數久寒冬,大業二年(公元606年)的長安特别寒冷,冬至過後,大雪一場接着一場,巍峨皇麗的長安城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仿若變成了一座冰雪之城,平日熙攘的街道顯得分外安靜,這般寒冷的天氣,不管世家子弟還是平民百姓,亦或居無定所的遊乞,沒什麼大事,皆無人願頂着這刺骨的寒意在外亂竄。
街道上人流不旺,一些規矩的世家大族子弟,到了時辰該起床習文修武的仍要起床,這不,你瞧瞧那右骁衛将軍的将軍府,約莫卯時中左右(早上六點),天色才剛剛蒙亮,将軍府的大門就打開了,家仆們有條不絮的開始清掃門前的積雪,府裡的郎君亦逐一起床,該讀書的讀書,該習武的練武。
将軍府西邊一個不大的宅院中,大門打開不到一刻鐘,這個院子的人也逐漸跟着起來了,幾個粗使的婆子手裡拿着雪鏟出來掃清除院内積雪,院内一間陳設簡潔卻不失雅緻的廂房内,一個年約十三四歲的青衣丫環正在為一個五六的小姑娘着裝。
此時天色剛開始蒙亮,屋子又沒開窗,房内的光線很暗,床上的小姑娘起身的時候,丫環已點燃了房中的燭台,給小姑娘穿好中衣後,青衣丫環又為她套上了件鵝黃色的錦襖和青色棉褲,着好之後,小姑娘推開了丫環給她穿鞋的手,自己從床榻上溜了下來,一邊自己穿鞋,一邊開口:“青岚姐姐,去忙你的吧,我這裡已沒什麼事,等小舞把水端進來,我洗完手臉,就去習字,早膳可在一個時辰之後端過來。
”
“二娘子,其實今個兒你用不着起這麼早的,外在這麼冷,娘子和郎君昨個兒已經發話,今個兒你和府裡的小郎君們都休假一天,早飯前也不必過去請安,等食過早飯,随娘子一同出去走親戚。
”青岚瞧着正在低頭忙碌的小人兒,笑着開口道了一句。
“那可不成,青岚姊姊,阿娘阿父和先生都說過,學不可一日懈怠,我年紀尚幼,正是熬性子的時候,識文習字皆處于起步階段,稍有松懈,就有可能慢慢養成懶散拖延的壞毛病,家裡雖允了我一日假,我卻不能因此随意放縱自己。
”剛穿好鞋的小女童聞聲擡起頭來,一臉認真的看着青衣丫環開口。
她不過五六歲的年紀,聲音軟糯清脆,一張白裡透紅的圓潤小臉上嵌着一雙黑葡萄般的靈動大眼,小瑤鼻嬌俏挺直,臉頰邊還有個小酒窩,未語先笑,襯着拽的燭光,看上美麗可愛而無害,可她說這些話的時候偏偏臉上有一股與這個年紀不符的端肅,讓她身上無端多了一絲沉靜與威嚴的氣息。
青岚瞧着眼前神色認真的小主子,先是一怔,随後面容一整,退後兩步,恭恭敬敬的朝着小姑娘拜禮認錯:“二娘子說得是,是青岚僭越了。
”青岚是小姑娘的貼身大丫環,伺候小姑娘已有二年多,她其實早知自家姑娘的性格,隻是瞧她年紀這般小,天氣又這般寒冷,平日裡讀書習字本就十分勤勉努力,難得有一日沐假,這才沒忍住勸了一句。
“不打緊,我知青岚姐姐是心疼我,不過咱們屋子裡有地龍,不出去根本察覺不到寒意,較之外面那些簡房陋瓦,連風都擋不住的貧寒百姓之家,實在幸運太多,若在這般好的環境中還荒廢光陰和學業,實是大大不該,好了,青岚姐姐,你去忙你的,屋裡剩的事交給舞兒就可以了,一個時辰之後再端早膳過來。
”女童擺了擺手,她說話的當口,一個七八歲的小丫環已端着一盆熱水走了進來。
青岚跟随小娘子的時間不短了,深知自家姑娘的性格,聞聲沒再說什麼,隻應了一聲就出去了,那名叫舞兒的小丫環将水盆擺在盆架上,女童走了過去,自己動手洗了手臉,随後走出卧房,朝外行去,跟在她身旁的舞兒見狀忍不住道了一句:“二娘子,外面寒冷,你披件披風再出去。
”
“無妨,我隻在外廳走動兩圈、活動一下睡得有些僵的身子就回來習字,并不到院中去。
”女童應道,這個小姑娘便是右骁衛将軍長孫晟的幼女-長孫二姑娘,小字觀音婢,現年已滿五周歲,長孫晟共育有五子二女,其中四子無忌和幼女為繼妻高氏所出。
長孫姑娘在外廳走動了幾圈,待睡得有些僵硬的身子緩和了些後就回到了卧室,走進與卧室隻隔了一道簾門的小書房,點燃燭台,坐到小書桌前,先溫了一會書,随後拿起筆和描紅本,規規矩矩的埋首習字,轉眼間一個時辰就過去了,直到大丫環青岚敲門進來喚她出去用早膳,她才擡起頭來,放下筆,輕輕捏了捏了有些酸疼的稚嫩手腕,起身随青岚一同走了出去……
她的早飯放在卧室外的偏廳,膳食并不算豐盛,一共隻有一小碗粟米粥,兩張小溥餅外加一小碟醬菜,長孫姑娘對此并無絲毫意外,顯然這樣的早飯是常例,她安安靜靜的坐在矮桌前喝粥,不時拿起溥餅,沾點醬菜,就着米粥吃上一口,她吃飯的速度不快也不慢,咀嚼吞食旁人幾乎聽不到什麼聲音,不過五六歲的年紀,言行舉止,已是一等一的好。
(高氏雖是慈母,卻不溺愛兒女,更不主持鋪張浪費,為此,她親生兩個兒女房中的擺設和膳食皆無半點奢靡。
)
吃過早飯,長孫姑娘在院内略略走動活動了片刻,便取了件披風,帶着青岚一同朝父母的主院行去,昨日父母已然告知,今個兒辰時後,要帶他們出門走親戚。
(這個時代的仕族,一般無須見禮請安的時候,兒女都各自在自己的房間用早膳。
)
長孫二姑娘的院子離主院約有十分鐘左右的路程,府内路面上的積雪已被清理出來,路并不難走,長孫姑娘來到主院的時候,時間約莫是辰時七刻(約莫八點四十五分,古人一個時辰為八刻),她到達的時候,父親長孫晟和母親高氏用完早膳不久,正在聊些什麼,高氏聽到丫環禀報,立即招手:“快讓她進來。
”
“小二見過阿娘,阿父。
”長孫姑娘進屋之後,規規矩矩的朝着父母行了一禮。
“自己家裡,不必拘禮,起身吧。
”長孫晟擺了擺手,開口淡淡道了一句,他是軍旅之人,性格肅穆剛毅,對子女教育甚嚴,眼前這個聰慧懂事的小閨女雖極得他的喜愛,卻也甚少在其面前表達出來。
高氏是慈母,顯然沒有這麼多的顧及,她瞧着裹在鑲着白毛邊的紫紅披風下、粉妝玉琢般的小閨女,一顆心已軟成一灘春水,忙朝她招了招手:“觀音婢,過來,到阿娘這邊來,用過早膳了罷。
”
“回阿娘的話,已經用過。
”長孫姑娘走到母親身邊,解開披風,将其遞給身邊的丫環,規規矩矩的盤膝坐到母親身邊,開口答道。
“這孩子,在阿娘面前何須如此拘謹,你呀,被你阿父教導得越來越古闆了,一個女孩子家,要這般端肅方正幹什麼。
”高氏瞧着目不斜視,端端正正坐在自己身旁的小閨女,忍不住有些好笑的伸手捏了捏她白臉透紅的面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