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個多月的籌備,葉嘉穎執導的首部電影的前期準備工作全部完成。
六月二十号,葉嘉穎攜劇組的大部分主創人員在燕京召開了電影《127小時》的開機發布會。
很多電影都是從立項之初就開始宣傳炒作的,特别是籌備期間的選角階段,挑選演員就有很多新聞可做,但是葉嘉穎的這部電影卻并沒有按照那些電影的套路來。
無論是劇組的組建還是選角試鏡都沒有通過媒體發布過消息,一切前期準備工作都是在公衆視線之外進行的。
一直到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完成,要開機進行拍攝了,才開了這場新聞發布會。
盡管這些年演而優則導的演員不少,但其中女性還是相對比較少的。
影後葉嘉穎轉型當導演還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大新聞,這次發布會來的媒體記者數量不少。
在新聞發布會上,做為導演兼聯合制片人的葉嘉穎向媒體記者們大緻介紹了這部電影的類型、主體故事框架和從立項到籌備階段的一些工作,當然也少不了介紹一番電影的投資方和主創人員。
在葉嘉穎介紹自己的首部電影是一部傳記片時,下面的記者們就有了一些驚歎聲和小聲的議論聲。
傳記電影是比較難拍的類型,葉嘉穎的第一部電影就挑戰傳記片,還是很出乎記者們意料的。
當葉嘉穎介紹到這部電影擔任男主角的演員是肖遙時,下面記者們的議論聲又大了一些。
其實母親找兒子來做主角出演自己的電影應該算是人之常情,但得知肖遙是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時,現場的媒體記者心裡還是有很多想法的。
通過之前的故事介紹,大家知道這部講述詹有成地震期間經曆的電影是一部大男主的戲,甚至都可以算得上是男主角的獨角戲。
肖遙不過是個申戲表演系還沒畢業的大二學生,之前也隻演過一部電視劇的配角和一個電影短片,而且還分别是六年前和兩年前的事情了。
從來沒有演過電影長片的肖遙第一次出演電影長片就擔綱這麼一部獨角戲一般的戲,他能夠撐得起來嗎?
既然是新聞發布會,當然也安排了記者提問的環節。
在葉嘉穎發言完畢之後,主持人宣布發布會進入到記者提問環節,下面的記者們紛紛迫不及待的舉起了手。
“葉導,請問為什麼會選擇肖遙做男主角?
因為他是你兒子嗎?
”一位被主持人點到的記者站起來問葉嘉穎道。
其實他原本的問題是想問葉嘉穎為什麼會選擇拍傳記片的,但是聽到肖遙的名字後,還是決定先問跟肖遙有關的問題。
“我不能找我兒子來做主演自己的電影嗎?
”葉嘉穎微笑着反問了一句,才接着回答道,“當然,選他做男主角肯定不隻是因為他是我兒子,而是因為他合适。
”
“哪方面合适?
”提問的記者似乎對葉嘉穎的回答不太滿意,繼續問道,“肖遙以前隻演過一部電視劇的配角和一部電影短片,而且還是六年前和兩年前的事情了,從來沒有演過電影長片,更不要說男主角了,是什麼原因讓你覺得他合适這麼一部大男主的電影主角?
”
“當然是演技合适,能力合适。
”葉嘉穎道,“他的确是第一次出演電影長片,但也沒有誰規定演電影必須從龍套配角之類的演起吧?
既然你提到他以前演的電視劇和電影短片了,那你應該知道他參演《淩雲志》是第一次出演電視劇,拍《調音師》也是第一次出演電影短片,其中《調音師》還是自編自導自己做男主角,結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以前沒演過并不能成為判斷他演不了電影主角的理由。
”
葉嘉穎這次的回答似乎挑不出什麼毛病,那位記者有些不甘的坐了下來。
現場主持人又挑了一位記者站起提問。
“葉導,請問肖遙為什麼沒有出席今天的發布會?
”又一位被點到的記者站起提問道,“他似乎是今天唯一缺席的主創人員。
”
葉嘉穎剛才的回答挑不出什麼毛病,許多記者便想找肖遙本人提問。
可偏偏這部電影的主創團隊基本都出席了今天的這場新聞發布會,連故事原型的主人公詹有成都現身發布會現場了,唯獨就是這部電影中非常重要的男主角肖遙缺席了。
有些記者猜測葉嘉穎也許并不是像她說的那樣對肖遙信心十足,不讓肖遙出席是不想讓他現場面對記者的質疑,便問起了肖遙缺席的原因。
“這一周是華夏高校的期末考試周。
”葉嘉穎道,“肖遙不想缺席這一學期的期末考試,所以現在他人在申城,準備申戲的期末考試呢。
”
“期末考試所有的科目考完大概需要一周的時間吧?
可你們這是開機發布會?
連男主角都沒有,你們怎麼開機啊?
”那位記者繼續問道。
“今天的開機發布會之後,我們劇組會馬上前往川省進行拍攝。
”葉嘉穎回到道,“雖然肖遙是男主角,但并不是整部電影所有的場次都有他的,這一周我們會先拍攝沒有肖遙的場次。
肖遙期末考試結束後,會直接前往川省跟劇組彙合,等他到了之後,我們再拍有他的場次。
”
“哇~”葉嘉穎說了這種安排後,下面的記者們又出現了一些議論聲,一位記者站起問道,“葉導,你這是對兒子搞特殊照顧啊!
為了考試推遲一周進組,讓劇組先拍沒有他的戲份,不怕人說肖遙耍大牌嗎?
這麼安排,投資方和劇組的其他人沒意見嗎?
”
“這個我來回答吧,”做為投資方代表,也是電影出品人之一出席發布會的一位叫周天曉的中年男子主動回答道,“讓肖遙如期參加期末考試是我們很早之前就商量好的。
在最開始做拍攝計劃的時候,我們就是計劃開機的前一周不拍有他的戲,根本就不存在為了他臨時調整拍攝計劃浪費人力物力的情況。
”
“其實隻要不對拍攝進度造成太大影響,劇組為演員的個人事務行方便,臨時調整拍攝計劃都是常有的事。
”這位出品人接着道,“更何況肖遙是在我們劇組還在籌備階段就已經跟我們商量好了的,對劇組的拍攝進度完全沒有影響,所以我們對這樣的安排都完全沒有意見。
”
“男主角如果是其他演員的話,可能也不會有這個問題。
”那位記者又繼續問周天曉道,“周先生,我想請問一下,選肖遙做男主角,是葉導一個人決定的,還是你們共同決定的?
”
“決定演員當然是最後由導演拍闆,但我們投資方也非常認可由肖遙來出演男主角。
”周天曉回答道。
這位周天曉影視圈内一位資深出品人,老油條了,而且之前跟葉嘉穎合作過很多次,關系很好,肯定不會在記者面前拆葉嘉穎的台,不少記者便又将目光轉向了現場唯一一位不是影視圈人士的詹有成。
“詹先生,請問你對葉導這樣的安排滿意嗎?
”一位記者站起來問詹有成道。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詹有成的表情略有些緊張,但聲音還算是沉穩的回答道,“雖然葉導是第一次執導電影,但是她做為演員拍過許多電影,在專業性方面,我是非常相信葉導的,對她的安排當然沒什麼意見。
”
“請問詹先生在這部電影的參與度有多高?
隻是把你的故事授權給葉導嗎?
”那位記者繼續問道。
“不是,”詹有成道,“雖然我不是專業人士,但因為是我的故事,所以葉導非常看重我的意見。
前期籌備的時候,葉導邀請我參與了劇本的編寫。
挑選演員的時候,葉導邀請我參與了除了肖遙以外所有演員的試鏡,在最後決定演員的時候,也有詢問我的意見。
拍攝期間,我也會做為特别顧問出現在現場,為葉導提供意見。
”
“為什麼是除了肖遙之外的所有演員的試鏡?
”一位記者敏銳的抓住了詹有成話中的一個關鍵點。
“因為肖遙是唯一一位沒有通過試鏡就決定的演員。
”詹有成如實回答道。
“為什麼肖遙沒有參與試鏡?
因為他是葉導的兒子,被内定了嗎?
”那位記者有些興奮的問道。
其實電影拍攝的時候并不是每位演員都要通過試鏡,導演不通過試鏡就欽定某位演員的情況也有不少,但大多數都是導演對演員足夠熟悉,并且演員的演技屬于公認的紮實,不會有什麼人質疑。
但這裡一方面肖遙的年齡比較小,經驗也少,葉嘉穎又是他媽,這樣的欽定本來就會引來一些議論,另一方面就是做為詹有成的傳記電影,肖遙演的又是詹有成的角色,詹有成本來對這個人選是最有發言權的,結果偏偏這個角色沒有通過試鏡。
如果詹有成本人對肖遙出演自己有意見,對葉嘉穎欽定兒子做男主角流露出什麼不滿的話,這裡面可供記者們發揮的空間可就更大了。
“肖遙的确是被内定了,不過不是葉導定的,是我定的!
”詹有成笑道,“當初跟葉導談故事改編權的時候,我提的唯一條件就是必須由肖遙來演我。
如果她不能找來肖遙出演,那麼這個授權我就不會給她。
”
“啊?
”不少記者都傻眼了,紛紛問道,“為什麼?
”
“因為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我在地震期間的經曆,而肖遙是唯一一位在地震救援期間出現在災區現場參與實地救援的明星,不,演員!
”詹有成道,“我覺得肖遙親曆過地震後災區的慘狀,對地震的感受是所有演員中最深的,也是最能體會我當時心境的演員,所以我指定必須由他來演我。
”
“我靠,肖遙去救災現場還有這種好處,就這麼被認定了一個角色?
”不少記者在心裡吐槽道。
“雖然你的這個理由聽起來很合理,但是做為一個非影視制作專業的人士,你提出這麼一個要求,是不是有點兒太過想當然了?
”一位記者站起來問詹有成道,“你對肖遙就這麼有信心?
他可隻有二十歲,而且以前從來沒有拍過電影長片!
”
“當時的确是有點兒想當然。
”詹有成笑着點了點頭,“不過現在看來,我應該是做了一個非常正确的決定。
”
“非常正确的決定?
是指指定肖遙出演嗎?
”那位記者繼續問道。
“是的!
”詹有成繼續點頭。
“現在劇組都沒有開始拍攝,更别說上映了。
票房和口碑都無從談起,你憑什麼現在就認為選擇肖遙是一個非常正确的決定?
”那位記者好奇的問道。
“因為從三月份開始,肖遙就每個周末都到我家來,觀察我,了解我,甚至是學習模仿我,說是為了體驗角色。
他來體驗角色的第一個周末,那時候我還在用拐杖,他就也弄了一對拐杖,學我拄拐上樓梯,結果從樓梯上摔了下去。
”詹有成道,“雖然我不懂演戲,但是看他能夠做到這樣,我就覺得他一定能演好,這部電影也一定能成功。
”
“還有這事兒?
”葉嘉穎驚訝的看向詹有成道。
“葉導,你不知道肖遙體驗角色的事情?
”一位記者問葉嘉穎道。
“不是,”葉嘉穎搖頭道,“肖遙找有成體驗角色的事情我是知道的,他告訴過我,但他沒說過他拄拐上樓梯摔下來的事情。
”
“果然是做媽的,”詹有成笑了笑,“葉導放心,肖遙身手很好,從樓梯摔下去就隻是一點兒擦傷,沒什麼大事,肯定不會說出來讓你擔心。
實際上,那天肖遙前後摔了三次,最後還是成功的拄着拐杖上了三層樓梯,進了我家所在的四樓。
”
“京劇行當裡有句話叫不瘋魔不成活,我們這行其實也一樣。
”葉嘉穎轉頭對下面的記者們道,“當初肖遙拍《淩雲志》的時候,劇組裡的人都說他瘋了,其實他就是在體驗角色。
現在他為了體驗角色拄拐上樓梯,前後摔下來三次,是不是也夠瘋的?
大家現在對我們選肖遙做男主角還有疑問嗎?
”
一群記者想起了當年《淩雲志》曝出的各種幕後花絮和那年“飛天獎”上劇組幾位獲獎人領獎時的發言,不由得面面相觑。
當年肖遙年紀小,那麼做雖然的确是出乎大家的意料,并且也取得了非凡的效果,但也有不少人将其歸結為那是肖遙的第一部戲,有着少年人好玩的心性在裡面。
如果每次拍戲都那麼瘋的話,不說别人受不受得了,自己也受不了啊。
後來肖遙拍《調音師》就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新聞,不少人也由此斷定肖遙的确隻是“玩玩而已”。
如果肖遙每一部戲都這麼“發瘋”的話,誰還會懷疑他能不能演好所扮演的角色?
可問題是,肖遙真的每部戲每個角色都那麼做嗎?
詹有成雖然不是影視圈的,可也是跟這部電影有利益關系的,會不會是為了吹捧肖遙而故意那麼說的?
就在有些人懷疑詹有成說的那些是否屬實時,詹有成又開口了:“其實,就算這部電影沒有我預想中的那麼成功,我也不吃虧。
為了讓我帶他去爬山,讓他能夠更好的體驗角色,他還特意帶我去德國,幫我訂做了一個可以進行戶外運動的高科技假肢。
就沖這一點,我就絕對是賺到了。
所以我說,這是一個非常正确的決定。
”
“你的意思是說肖遙去德國幫你訂了一個可以進行戶外運動的高科技假肢?
”有記者驚訝問道。
發布會開始的時候,不少記者看到詹有成是自己走進來的,并沒有拄拐,已經猜到他裝了假肢,但沒想到他裝的是可以進行戶外運動的高科技假肢,更沒想到是肖遙幫他訂做的。
“不是他去德國幫我訂了一個,而是他帶我去德國訂做了一個。
”詹有成糾正道,“這種假肢是需要本人到假肢公司去做一系列測試之後才能做的。
那家假肢公司是肖遙幫我聯系預訂的,也是他帶我去的。
一路行程都是肖遙安排,他還給我做翻譯。
”
“對了,托他的福,我還有幸去安聯球場的貴賓包廂現場看了一次球。
”詹有成繼續道,“大家應該還記得三月份肖遙在安聯球場做直播還有沖上球場給楊俊彥送帽子的事情吧?
他那時候出現在德國就是帶我去德國訂做假肢的。
當時我也在,不過那時候我的假肢還沒做好,腿腳不是很方便,就留在包廂内,沒有出現在鏡頭裡。
”
“肖遙那次出現在德國的安聯球場看球,是為了帶你去德國訂做假肢?
”有記者驚訝的問道。
“是的!
”詹有成點頭道,“那次肖遙是因為我才去德國的!
”
“那肖遙為什麼會出現在安聯球場的貴賓包廂?
還有之前一天在寶馬博物館參觀和之後一天去拜仁的總部參觀?
他在德國有什麼特殊的關系嗎?
”有記者進一步問道。
“這個是肖遙的隐私,我不方便說,你們可以自己去問肖遙,還是說跟電影有關的事情吧。
”詹有成岔開話題道,“因為電影前期有我爬山攀岩等進行戶外運動的劇情,所以假肢做好之後,肖遙就要求我帶他去進行爬山等戶外運動。
這幾個月來,肖遙不是偶爾會在戶外直播嗎?
那個時不時出現在他直播鏡頭中的人就是我。
隻不過,好像大部分的網友都沒能認出來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