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漢祚高門

漢祚高門 1126梁公抵都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3398 2024-03-06 00:56

  早數日前,城北覆舟山便開始了防務的調整,來自廣陵的徐州府兵們接手了覆舟山此處營防,而原本的宿衛守軍則轉移到青溪附近駐紮下來,等待整編。

  自此建康城東西兩大堅堡便俱為江北王師所掌握,雖然兩部相加統共隻有五千多人,但給都内人心帶來的穩定卻是數量為其十倍的宿衛都不能帶來的。

  對建康城進行直接的軍事控制,這是沈大都督南來的一個基本條件。
做不到這一點,不要說沈哲子自己,都督府内一衆屬官們大概也不願讓大都督南來。

  整個都督府構架幾經擴充,許多官員甚至連建康城都沒有去過,雖然仍奉晉祚名号,但對許多人而言沈大都督便是他們唯一事之的主上,甚至于對江東的局勢都興趣不大。

  具體歸期确定下來之後,等到了沈大都督過江的這一天,黎明伊始便不乏時流至此等待。
隻是徐州府兵在設防方面要比原本的宿衛嚴謹得多,絕大部分到場的時人都被隔絕在外,得準放入者寥寥無幾,不過隻有區區十幾人而已,而這十幾人便是經過動蕩之後都内時局裡碩果僅存的精華。

  宗親方面,除了剛剛歸都的武陵王司馬晞之外,東海王司馬沖也扶病前來迎接。
勳親則以溫峤的小兒子、驸馬溫式之為代表。
台臣方面,包括新晉中書令何充,其他又有受沈大都督舉薦而升任九卿之一光祿勳的陳郡謝裒等等諸人。

  至于尚書令諸葛恢則并沒有到場,因為江北樁樁種種态度迹象表明就是針對他而來,此時到場等候迎接,多多少少有幾分乞憐的味道,于事無補不說,顔面也會大損。

  時下雖然已經入春,但江邊仍是多有潮寒,這些到場的權貴台臣們也隻能各擁皮裘大氅以禦寒風,滋味雖然不算好受,但也不敢怨形于色。

  一直到了日上三竿将近正午,梁公座船才總算出現在開闊的江面上,向着覆舟山方向緩緩而來。

  待到大船靠上了碼頭,首先上岸的便是毛寶等将士,待到他們于碼頭上将陣勢擺開,沈哲子這才動身下船。

  碼頭上将士刀甲嚴陳,平添了幾分肅殺。
一股頗為強勁的江風此時迎面撲來,吹得人有些睜不開眼,何充被衆人推舉站在了隊伍的中央,這會兒眼睛更覺有幾分酸澀。

  就在不久之前,江東各方最大共識就是不能容許江北勢力過江,尤其不能給沈哲子以正色立朝的機會,可是現在時局崩壞、滿地殘渣,再無制衡之力。
甚至于江北勢力尤其是沈維周的過江,更是由何充自己親手促成!

  很快,沈哲子在前後甲士的簇擁中扶欄而下,出現在衆人視線中。
他身着一襲素白長袍,配以脂玉小冠,腰間犀帶緊束袍服顯得身形更加挺拔,除此之外便無更多佩飾,江風撩動鬓發并衣袂,那種隐有出塵遁世的俊雅姿态,實在讓人難以将之與一個将要執掌王朝命脈的少年權臣聯系起來。

  何充站在隊伍最當中,視野也最直接,眼見着沈維周向自己行來,心内都不免生出幾分自慚形穢的感覺,尤其腦海中偶然泛起一個念頭,當年肅祖擇婿敲定吳鄉門戶所出的沈維周,時流其實也是不乏譏諷,但如今後事陳前,也讓人不得不感懷肅祖對人物識鑒之通透。

  當然也有更大可能,就連當年的肅祖,大概也想不到他所挑選的這個婿子僅僅在數年之後便達于此種身位地步。

  何充之所以有此感念,其實也是偶發一想,他與沈充年齡仿佛,膝下卻唯有一女親生,若是當年他能先于肅祖這個連襟與沈氏結好,不知又會給自身與世道帶來怎樣變數?

  當然這也隻是幻想,就連如今的何充自己雖然名為執政,但實際上也需要仰于沈氏鼻息了。
雙方距離還有幾丈,何充便側首邀請兩位宗王先行迎上,擡臂拱手道:“我等江東士庶,俱都苦待維周久矣。

  沈哲子頓足立住,神色則頗有幾分沉重,面向衆人環施一禮,沉聲說道:“諸公殷望待我,實在令我愧不能當。
雖然職任内外有别,但禍出于中,我每思及也要深作扼腕自慚不能盡于匡扶之用!

  衆人聽到這話,神态多多少少都有幾分不自然,尤其何充這個居中在位者,神情則更加尴尬,實在不知該要如何回應。

  “大都督目下業已歸都,諸方縱有騷亂也必将頃刻勢定,良臣輔國,長安在望,也是一樁幸事。

  武陵王在另一側開口說道,他久在江北之地,對于江北種種也都了解頗深,對梁公的欽佩也是發乎肺腑,并不因時流調侃譏笑而自作疏遠。

  沈哲子聽到這話,卻負手長歎一聲:“外用邊事,唯以盡力讨伐兇逆、以求達于社稷複興,然則邊事雖有振奮,于中卻陡遭橫斬,世道如此多艱,區區一二人用又何敢稱幸!

  他語調雖然仍是平淡,但在場衆人卻都聽得出言辭之間那種呼之欲出的憤慨,一時間也隻能尴尬着略作回應。

  沈哲子這一次是以奔喪為理由南來,上岸之後也并沒有久作停留,一應護從儀駕被安排在了通苑,他便将公主并小兒阿秀一同送入苑中,自己也換了一身哀服,入拜吊唁皇太後靈柩所在。

  此時皇太後的喪禮已經進行半程,完成了大殓,停柩殿上朝夕殿哭,以等待各地親衆并官員們或親自或派遣使者歸國緻哀。
一整套喪事禮節極盡繁瑣周全,較之肅祖當年甚至還要鋪張得多,除了前後國勢有不同之外,其實也是給時局步入下一步留下一個緩沖期。

  興男公主入苑之後,自有其他兩位公主并宗王王妃等親戚女眷迎接入内。
沈哲子便直接轉向治喪的殿堂,那些前往迎接的台臣勳貴們此時也已經換裝返回,包括老爹沈充、此前不見的諸葛恢等人這會兒也都在殿上。

  沈充雖是一身哀服,臉上卻無多少悲戚,隻作掩面幹嚎,殿中旁人倒也心知沈家當下勢态,心知若讓他哭出來反而是一種為難,因此也都不作抨議苛求。

  待見兒子行入殿中,沈充兩眼已是閃閃發亮,嘴角更是頻頻顫抖,要靠撚須的動作才能将那按捺不住的笑意掩飾于唇齒之間,不至于笑出聲來。

  沈哲子先向老爹颔首示意,然後才跪下來膝行至皇太後靈柩前,掏出此前便撰寫好的祭文,悲恸念誦,掩面而哭,幾做禮拜。
待到做完這些,才又在内侍的帶領下内入小殿叩拜君王。

  小殿中除了皇帝之外,尚有淮南王并其他一些宗親勳貴子弟,包括他們沈家幾名子弟。
眼見梁公行入,淮南王等衆人俱都起身離席退到殿側稍作施禮。

  皇帝身在席中,看到本來該是極為親昵的自家姊夫行入,下意識也要起席,隻是很快又坐了回去,神态糾結且複雜。

  沈哲子看到皇帝大為消瘦的樣子,憔悴之處并不遜于自家娘子,心内也是頗為感懷,在正常禮見之後,并沒有急于退出,隻是望着皇帝低語一聲:“臣既歸都,萬事不必再作憂懷。
請陛下善念社稷黎庶,忍痛自惜。

  皇帝聽到這話,雙肩不受控制的微微一顫,鼻腔裡泛起強烈酸意,很快淚水便模糊了視野,唇角翕動着澀聲道:“我、朕自是信足沈卿……”

  拜過皇帝之後,沈哲子便又退回殿中,直接坐在了老爹身畔的位置上。
他雖然辭任大将軍職号,但當下的勢位已是方伯之首,自然足夠資格與三公并席。

  此時夕哭将至,此前尚在台城任事的官員們也都陸續換了哀服趕來這裡,大殿中人多眼雜,父子倆雖然并坐席中,但也不方便做太多的小動作。

  沈充忍了再忍,終究還是沒忍住,示意兒子湊過來低語問道:“長途艱行,我孫兒阿秀能否熬得住?

  “父親請放心,這小兒南來,糟蹋我幾近半曲重騎,能吃能睡,鬧騰得讓人生厭。
眼下已經随母入苑,待到國喪事畢,即刻讓那小兒來拜大人。

  沈哲子低聲回答道。

  沈充聽到這話,臉上便流露出滿意的笑容。
阿秀小兒是他嫡孫,但因出生在淮南,兼之此前沈充被羁留在都中,到現在都不曾見上一面,心裡自然牽挂得很。

  聽到沈哲子不乏心疼這小兒一路南來花費頗巨,沈充便忍不住哼了一聲:“我孫兒福澤深厚,此世無能出右,但能得于舒适,千金又何足惜。
祖、父積勢積用,正為後輩安享而勞,怎麼能說糟蹋!

  講到這裡,他又抿抿嘴巴,繼續低聲道:“我也知你更願将孩兒養在天中,鄉中雖好,終究狹促,不及中原宏大。
但你父母也日漸年高,難免思念骨皿所傳。
近日我都在籌措物用,準備整修一條馳道直通壽春,坦途若成,來日南北轉望也少于颠簸之苦,也不必再限于時令苦行。

  沈哲子聽到這話,險些被自己的回氣噎住,他這裡還因小兒趕路花費心疼不已,卻沒想到老爹這裡為了方便見孫子,已經在籌劃修建一條高速公路了!
跟這對祖孫相比,自己簡直不配自稱土豪。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