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秀才的逆襲

第二百一十四章 罐頭

秀才的逆襲 任國成 2498 2024-01-31 01:11

  去呂宋的海船已經出發,任思齊便決定離開岑港,返回岱山。
畢竟離開岱山好些天,肯定有好些事情等着他去處理。

  岑港的事情已經完全理順,就剩下一個錢掌櫃還在蹦達,任思齊吩咐留在岑港的任興凡,隻要錢掌櫃敢尋事,對付他不用手軟。
現在害怕引起其他商人的恐慌,任思齊不願對錢掌櫃趕盡殺絕,可是要是他自己敢紮刺的話,就不能怪自己了。

  給任興凡留下兩艘船,任思齊便帶着艦隊回到了高亭港,從碼頭到高亭鎮的路上,就見道路兩邊的稻田裡秧苗綠油油的很是可愛。
很多的老人婦女在稻田裡除草,看到返回的任思齊等人,臉上都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過了年後,在沙福的帶領下,高亭北面的水庫大壩修建完成,并在高亭的四周修建了縱橫交錯的水渠。
一萬八千餘畝耕地被開墾出來,大部分都種了水稻。
在清明左右下了秧苗,不出意外的話,六月份第一次的水稻就會收獲。
這對岱山巡檢司來說有着重大的意義。

  岱山巡檢司現在有士兵六百多,加上家屬有近兩千人,所需的糧食全需購買,每個月都是一個很大的數量。
等到水稻成熟,整個岱山糧食就完全能自給自足。

  而岱山軍的規模肯定會越來越大,糧食是制約發展的最大因素。
所以任思齊才會積極的在岱山開荒。

  “大人,您去年從日本弄來的鳥糞可幫了大忙,我沒想到這秧苗長得如此好,這樣看來,今年的春稻産量肯定會在兩擔以上。
”沙福滿意的對任思齊說道。

  兩擔算得什麼?
要知道那些鳥糞不知道存在了幾千年,富含氮磷鉀和後世的化肥也查不了多少,後世施肥的水稻畝産可都在千斤以上。

  “老人家辛苦了!
”看着沙福被曬得黝黑的臉龐,任思齊從内心裡生出了感激。

  在岱山巡檢司,沙福雖然隻是被任命為書吏,可實際上他相當于高亭鎮的民政官,管理者整個高亭的屯田之事。

  岱山的耕地雖然都分配給了士兵們,可是士兵們平時忙于訓練剿匪,能耕種的時間有限。
所以田地主要靠家人,可是沒有壯勞力的話,種地很困難。
所以所有的田地其實是整體在一起耕種,所有人都出力,這樣收獲時按照家中田地的多少和參與的人工分配糧食。
當然這種辦法有很多缺點,不過目前看來卻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而沙福負責着整個種田之事,方方面面都要操心,他的辛苦顯而易見。

  “沙伯,您看能不能在這稻田裡養些魚或者是鴨子,這樣稻子收獲的時候,也能順便收獲魚鴨。
”看着眼前稻田裡蕩漾的水波,任思齊建議道。

  “養魚好說,魚苗好弄的很。
可養鴨就不好辦了,咱們上哪裡弄那麼多的鴨仔啊?
”沙福為難道。

  “鴨仔就去杭州買,第一批去買,以後就自己孵。
”任思齊揮揮手下了決定。

  “這麼多稻田要是養鴨子的話,足能養上好幾萬隻,到時大家可都有口福了。

  “魚還是不要養了吧,魚便宜的很,沒有什麼價值。
”沙福想了想提議道。

  在海島上,最不值錢的就是魚了,乘船出海撒上一網,就能網回很多魚來。
可是正因為魚多,也就賣不上價錢,漁民們勤苦出海幾日,打了一船魚,運到城市去賣時,卻賣不上什麼價錢,很大一條魚也就賣個幾文錢,交過稅後落不下幾個錢。

  人不能隻吃魚,還要吃蔬菜糧食,可是糧食的價格非常的高,一石一直在三兩銀子上下,漁民們買上一船魚還換不回一石糧食,所以在沿海,最貧窮的就要數漁民了。

  而且魚這東西,你打上來就得趕緊賣掉,否者放上幾天就會死去,那時再賣就沒人要了。
這也是沙福不願養魚的原因。

  可任思齊卻有不同的想法,既然海島最豐富的資源就是魚,他當然要在魚上打主意。
魚不是不能久放嗎,可若是做成罐頭的話,不久可以長久儲存。
而且魚罐頭還可以做成商品,用海船運往各處,這也是一筆不小的生意。

  後世的罐頭都是用鐵皮或者是玻璃包裝,現在鐵皮和玻璃都不好辦,不過可以用陶瓷啊。
隻要聘請些陶器匠人,在島上就可以燒制陶罐,然後用陶罐制作罐頭,這工藝并不複雜,岱山士兵的家屬平時都可以制作。

  任思齊年前的時候就已經拜托劉德福,讓他幫忙尋找會燒制陶瓷的匠人,過年後,劉德福真的找了兩個,送到了島上。
任思齊把自己的要求告訴了他們,要求燒制能容納一斤左右的陶罐,也不知道他們弄的怎麼樣了。

  在高亭鎮北面的磨心山山區,是岱山巡檢司的工匠區,在這裡有好幾個作坊。
陶瓷作坊位于山腳下,這裡有着豐富的黏土,最适合燒制陶器。
在山谷裡還分布着火藥作坊和鐵器作坊,目前岱山軍的火藥已經能夠自産,鐵器作坊負責制作武器,因為技術的原因,現在隻能制作火炮彈丸,以及簡單的長槍槍頭,至于火槍火炮則沒法制作。

  陶器作坊的負責人是老陶和他十五歲的兒子,他父子是江西人,祖輩都是燒制陶器的匠人,也不知怎麼的被劉德福請了過來。

  “大人,您要求的陶器已經燒好了。
”老陶拿起一個陶罐遞到任思齊手中。
老陶是燒制瓷器的匠人,雖然手藝算不得多精湛,對燒制這種最簡單的陶罐當然不再話下。

  這是一個闊口的圓柱形陶罐,樣式非常的簡單,就形狀而言并沒有什麼特色。
不過任思齊需要的不是精美的瓷器,而是一個一次性的能容納一斤左右食物的容器而已。

  有了瓷器後,任思齊便讓人實驗起魚罐頭來。
巡檢司的士兵都是漁民出身,他們的妻子都會做魚,任思齊找了手藝做好的婦女,把自己的想法給她們說了,便放手讓她們去做了。

  閃過天來,一罐子香噴噴的魚便送到任思齊面前。
任思齊用筷子夾了一塊,放在嘴裡嘗嘗,味道竟格外的鮮美。

  “不錯不錯,這要是放進罐子裡密封後,能放上多少天?
”任思齊問道。

  “這是熟食,裡面加了很多香料,要是不透氣的話應該能放個十天半月吧。
”做這道菜的是一個叫林立的妻子,顧大嫂。

  “這樣,你把這些罐子拿回去,把魚做好後裝進罐子裡,然後想法封住罐口,如是能放上一個月魚肉還不壞的話,我算你大功一件。
”任思齊吩咐道。
他不懂制作罐頭的流程,隻能放手讓下面的人去摸索。
要是做出的罐頭能放上一個多月不壞,那時就可以大批量的生産。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