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萬歲約阿希姆

第232章 毒棘刺心

萬歲約阿希姆 天空之承 3695 2024-01-31 01:11

  20世紀初的倫敦,是一座從空中眺望幾乎看不到綠色的城市,蜿蜒的泰晤士河兩岸擁塞着無數的白色、灰色和褐色的建築,蛛網般的道路和鐵路密布其間,大量的馬車、汽車形成了一條條緩緩淌動的車流,而在中心城區之外,一座座工廠煙囪林立、機器轟鳴,極緻繁榮的工業給這座城市帶來了世界都會的夢幻地位,也讓它像夢境一般缭繞在水霧煙氣之中……

  淺灰色的雲幕下,兩架機身輕薄、結構簡單的雙翼飛機由東向西飛過倫敦橋――它是倫敦泰晤士河最下遊的一座橋,造型宏偉、氣勢巍峨,被英國人稱為“倫敦的正門”。
倫敦橋兩側已是繁華城區,而從這裡徑直往西不到5公裡,便是白金漢宮和唐甯街――大英帝國王室成員及内閣首相的官邸所在。

  這兩架淺灰色塗裝的飛機,機翼根部和機身尾部下方各有一個浮筒。
由于英*隊前一日多次出動水上和陸基飛機,當這兩架容克3-c型水上偵察機以千米高度飛越倫敦中心城區時,并沒有立即在英國民衆當中引起恐慌。
事實上,許多人都把它們看成了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勤務隊的肖特式水上飛機,甚至停住腳步仰望它們在天空中翺翔的英姿。

  在未受任何阻截的情況下,兩架德國飛機開始抛灑傳單,等它們分别在市中心和西區丢下了數以千計的紙片,駐紮在倫敦軍用機場的英國皇家飛行隊才起飛了兩架索普維斯式飛機。

  拾起空中飄落的傳單,倫敦市民仿佛變成了一個個雕塑,表情僵硬地呆在原地。
前一天哈裡奇艦隊在荷蘭北部海域遭到了覆滅性的打擊,英國官方的戰報将這場海戰渲染為“一次英勇的反擊”,宣稱以數艘驅逐艦的代價重創了兩艘德國主力艦,民衆因為希望而得到寬慰,同時又被那些關于哈裡奇艦隊無力為戰、德國艦隊即将進抵泰晤士河口的傳聞困擾,整個倫敦彌漫着一種表面故作鎮定、内心惶恐不安的怪異氣氛。
如今德國飛機赫然出現在倫敦上空,投下這些心理作用不亞于炸彈的紙片,暗合了德國艦隊強勢來襲的消息,而這種擔心一旦成為現實,無論德國艦隊的任務是封鎖還是炮擊,對霸海洋、橫行世界的日不落帝國都是極大的諷刺和羞辱。

  随着兩架英國飛機的到來,天空中很快傳來清脆槍聲,那些呆若木雞的倫敦人終于有了反應,他們一個個擡起頭,望着灰蒙蒙的天穹,看着跟玩具一樣小巧簡陋的飛行器在空中相互追逐,這才意識到戰争距離自己已經近在咫尺。

  5年前,當法國人布萊裡奧成為第一個駕機飛越英吉利海峽的人時,英國報紙上就出現了“警惕空中入侵”的論調,一些觀察家向英國政府建議,在保持海軍優勢的同時,務必建立起一支不遜于任何國家的航空力量,以抵擋未來可能從空中發起的進攻,但耗費巨大的海軍競賽讓英國政府無暇顧及其他。
戰争爆發時,英*隊裝備的航空器材是英法德三國中最少的,技術水平也是最弱的。

  在地面上觀戰的倫敦軍民并不知道,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次正式空戰,而且率先開火的一方是英國皇家飛行隊――兩架飛機上的英國飛行員用左輪手槍和騎兵短槍朝敵機射擊,盡管這類武器的實際效果不比梭镖、馬刀強多少,可這裡畢竟是英國首都。
隻要子彈擊中德國飛機并使之發生故障,德國飛行員就算能夠平安落地,恐怕也沒命撐到英國的警察和士兵趕到。

  英國飛機上傳出的槍聲固然刺耳,德國飛行員卻沒有慌了手腳。
遵照出擊前所獲得的指令,在敵方飛機率先發動攻擊的情況下,兩架德國偵察機的後座觀察員搬出了自衛武器――經過改裝的麥德森輕機槍,并用不算熟練的動作将它們安在活動支架上,裝好彈匣,瞄準,開火。

  随着哒哒哒的清脆槍聲傳出,人類空戰史頓時又朝前邁進了一步。

  麥德森輕機槍又稱丹麥1902式輕機槍,是第一種大規模生産的實用型輕機槍。
它射擊精度高,性能可靠,而且重量隻有水冷重機槍的四分之一、氣冷重機槍的五分之二,實際射速能夠達到250發每分鐘。
在20世紀初,這種自動武器最大的缺點是生産成本太高,而這與它的公差要求小、結構複雜、制造精良有關。
一戰爆發之前,許多歐洲國家都向丹麥訂購了本國标準口徑的麥德森機槍,德*隊雖然确定以德制馬克沁即mg-08水冷重機槍為制式武器,仍從丹麥進口了3000支7。
92毫米口徑的輕機槍,并為之配備了彈容量為30發的弧形彈匣,用以裝備近衛步兵、騎兵、山地部隊以及海軍陸部隊。

  德*隊訂購的麥德森機槍,空槍重9。
6公斤,有效射程800米,而為了将它搬上飛機,槍械工程師将它的槍管改短,将相對笨重的槍托換成了雙手握柄,從而将重量降低到了9公斤,實際射速調整為200發每分鐘,有效射程500米,戰鬥指标雖低于陸軍的标準型号,但應付雛形階段的空戰已是綽綽有餘。

  在倫敦上空,這種經過簡化改裝的麥德森空用機槍初次登場就讓英國人大吃一驚。
連串的子彈很快就射中了一架索普維斯式飛機,彈孔距離發動機位置隻差了幾公分,受傷的英國飛行員連忙退出戰鬥,他勉強駕駛飛機在倫敦東區的一塊開闊地帶降落,而見同伴吃了虧,另一架英國飛機便不敢過分靠近,而是等着後續增援部隊。

  在絕對的飛行速度上,容克3-c不占優勢,隻見這兩架從輕巡洋艦“羅斯托克”号和“科隆”号彈射起飛的德國偵察機它們雙雙側身轉向,以輕巧的橫向機動甩開了對手。
平飛了一段距離,它們開始降低高度,并在這座色調深沉的城市找到了位于泰晤士河西岸的一抹綠色,在盤旋中不斷降低高度,最後低空掠過白金漢宮的灰色屋頂――在此過程中,後座觀察員再度抱出傳單往外抛灑,紙片紛揚而下,相當一部分落在的英國王宮。

  連夜趕回倫敦的英王喬治五世,此刻正站在辦公室窗前靜靜看着外面的另類雪景。
因為飛得很低,德國飛機的發動機轟鳴聲格外吵雜,但除了忍耐,喬治五世沒有任何辦法。

  過了十來分鐘,德國飛機終于飛走了。
面帶倦意的英王推開陽台的玻璃門,彎下腰,從地上拾起一張傳單。
傳單的内容與之前在泰恩河畔以及哈裡奇等地出現的别無二樣,格式簡單,甚至有些呆闆,英文詞語拼寫準确,語法無可挑剔,這些都非常符合德國人的性格特點。
可是,整張傳單給人的感覺不是傲慢自大、咄咄逼人,而是非常聰明地抓住了普通英國人心理上的軟肋,在英國為何要卷入這場戰争上大做文章。
眼看德國有在歐洲大陸一家獨大的趨勢,英國聯合法俄壓制德國并無不妥,關鍵在于它的直接參戰――如果英國海軍能對德國保持封鎖壓制,參戰是理所應當的,而如今德國海軍一舉扭轉局勢,反過來将英國逼到了本土危機的深度困境,參戰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個追讨責任的大問題!

  在兩架德國偵察機自行飛離倫敦,進而結束這場令人尴尬的鬧劇之前,首相阿斯奎斯、陸軍大臣基欽納勳爵、海軍大臣丘吉爾以及帝國總參謀長查爾斯-道格拉斯爵士不約而同地來到白金漢宮。

  喬治五世立即召見了這四位在英國戰時體制中扮演着舉足輕重角色的人物。

  “我們能否抵擋住德國海軍的進攻?
”喬治五世語氣深沉地問道。

  海峽艦隊正與德國艦隊交火,丘吉爾也是剛剛才獲得消息,眼下尚不知戰鬥的進展情況如何,又不好妄言,結果,能言善辯的他居然語塞了。

  喬治五世不明内情,他在窗前看着王宮侍從們在草坪上撿拾德國傳單,滿腔悲戚地感慨道:“大約兩個星期之前,就在這間辦公室裡,我們還在讨論是否要對德國采取近海封鎖,現在卻要面對德國艦隊前來封鎖泰晤士河口的可能,這是多麼的諷刺啊!

  “德國人已經攻占了列日。
”道格拉斯爵士抵着頭說道,“德國人在比利時就像是南美叢林中的食人蟻群,所到之處隻有死亡。
據法國飛行員報告,上百萬德*隊直穿田野、公路、村莊和城鎮,不為河川或其他障礙物所阻,浩浩蕩蕩地沿着馬斯河流域向那慕爾推進,而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喊着複仇口号的法*隊卻成片倒在德國人的炮火和機槍面前……在俄國集結軍隊發動進攻之前,形勢對我們這一方很不利。

  阿斯奎斯苦笑道:“原先隻有法國人将希望寄托在俄國人身上,現在看來,唯有數量龐大的俄*隊有擊敗德國人的能力。
隻要他們從東面攻占東普魯士、進逼柏林,德國海軍再勇武也是無濟于事的。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是喬治五世的姨表兄弟,兩人私交不錯,但這并不能改變喬治五世對俄*隊的看法――腐朽、落後、僵化、渙散等等弊端在日俄戰争中表現得淋漓盡緻,而且在日俄戰争之後的十年時間裡,沒有任何迹象表明這支軍隊已經脫胎換骨。

  “要是法*隊頂不住德國人的進攻,那麼我們……”

  喬治五世話說到這裡,陸軍大臣基欽納突然插話道:“以我的看法,法*隊近期的表現差強人意,主要是因為他們已經有四十多年沒打過仗了,軍官和士兵們複仇心切,卻又對德*隊的強大心懷敬畏。
從法*隊的人事調整來看,他們正在努力适應這場戰争的節奏和模式,戰鬥的轉折将在不久出現……也許就在夏天結束、秋天到來的時候,也許是在巴黎,也許是在馬恩河……就算我們不能将更多的遠征軍派往法國,至少再耐心地等上一陣子。

  衆人無語,直到首相阿斯奎斯打破沉默:“不得不說,在煎熬中等待的滋味非常不好受――對我們,對軍隊官兵,對普通民衆,都是如此。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