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見到的。
在俾斯麥演講的1862年,德國人對鐵和皿的需求迅速顯現了出來。
藉由泛日耳曼主義的和平精神建立德意志國家的思想發生了轉變,已經從1848年表現出的自由和民主特質,逐漸适應了俾斯麥的現實政治主義。
崇尚現實主義的俾斯麥不僅知道統一國家可以帶來的益處,也預想到了統一之後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可能會遇到的障礙。
同時他也深知霍亨索倫王朝對國家的重要性,這一點被部分曆史學家認為是俾斯麥對1871年的德意志帝國成立作出的主要貢獻之一。
由于德意志各邦之間均簽署了相互協防的合約協定,使得普魯士不敢發起單邊行動。
按照俾斯麥所期望的,要讓德意志各邦團結起來對一個單一敵人宣戰,那麼就必須挑逗他的那些外交對手們,引誘其先對德意志其中的一個邦國開戰。
俾斯麥是德意志統一幕後唯一的策劃者。
俾斯麥既不是惡徒,也絕非聖人;不得不承認的是,他通過自己高超的政治外交手腕,不僅得到了威廉的垂青,更是将1866至70年間的事态成功地一步步操控手中。
”華皇握着潔格格的小手。
“德國以前是不是一直歸奧地利帝國統治?
我記得之前在維也納,看見過這樣的内容的油畫。
”潔格格問道。
“是的。
德意志的統一按時間順序可分為三部曲:首先,沒有子嗣的丹麥國王弗雷德裡克七世病故,緊接着1864年爆發普丹戰争;接着,意大利統一運動提供了出兵的借口,1866年普意聯手攻打奧地利,史稱普奧戰争;最後,西班牙欲引入德意志的霍亨索倫家族,封為西班牙國王。
此舉緻使法國為擺脫被霍亨索倫勢力的包圍,遂向普魯士宣戰,于1870-71年爆發普法戰争。
普魯士赢下了所有三場戰争,意味着1815年在巴黎和約簽字方中已無任何一方支持奧地利在中歐的利益,整個德意志隻接受普魯士的君主統治。
自此,奧地利不再也無力幹預德意志事務。
”萌總裁道。
“真是可惜啊,如果奧地利繼續統治德國的話,那麼版圖将多麼的廣大,實力将多麼的強大啊?
”潔格格道。
華皇被潔格格逗得噗嗤一笑,“不同民族知道嗎?
如果按照你這麼想的話,整個歐洲都能合在一起,如果不融合的兩部分硬是要合在一起,那不但不能使得國家變強大,還會因為内讧而削弱,要占領一個地方很容易,要掌握一個地方,才是最難的。
這也是為什麼俾斯麥當初在普奧戰争勝利之後,為什麼不把奧匈帝國納入德國版圖的原因。
”
“啊,是這樣?
可惜,他們沒有像華國這樣,擁有絕對人口比例的漢族,陛下,再給我講講德國怎麼擺脫周邊強敵的,簡單講講。
”潔格格見華皇有點提不起興趣了,知道自己不如卡特麗娜卡芙公主和陛下之間有共同語言,于是撒嬌道。
萌總裁喝了一口飲料,“荷爾斯坦三部曲的首個機會來自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問題。
1863年11月15日,克裡斯蒂安九世成為丹麥國王,兼任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公國的公爵。
3天後的11月18日,丹麥國王簽署十一月憲法,宣布石勒蘇益格并入丹麥。
德意志邦聯視此為違反了1852年《倫敦議定書》中所強調的對丹麥不得合并此兩處獨立公國的規定。
此外,兩公國的人口也有不屬于丹麥的特質:荷爾斯泰因的大部分人口為德裔并在日常生活中說德語;而石勒蘇益格的人口則更加複雜,有很可觀的一部分丹麥裔少數民族。
德意志邦聯曾作過多次外交努力以促使丹麥廢棄十一月憲法,但均告失敗,遂于1864年2月1日普奧聯軍越境進入石勒蘇益格,與丹麥交戰。
起初,丹麥試圖倚仗在維京時代修築起的地面防禦工事,但事後證明這些工事毫無作用。
丹麥完全抵抗不了普奧聯軍,同時又指望不上弱小的納維亞國家的任何支援(由于此次丹麥屬明顯違反國際條約)。
普魯士在此戰和兩年後的普奧戰争中全軍配備了史上首款旋轉後拉式手動槍機的來福槍。
這款來福槍使得普魯士士兵可以在卧倒匍匐時射擊和填裝子彈,且一次就能填裝五發,與普軍相比,丹麥士兵使用的依然是老式火槍,填裝子彈時人必須站立起來,豎直槍管後子彈由槍口塞入,且隻能填一發打一槍。
普丹戰争最終以普奧聯軍的勝利而告終,于1864年10月30日簽署的維也納和約中,将石勒蘇益格交由普魯士管轄,由奧地利管轄荷爾斯泰因。
”
“那我們為什麼不訪問丹麥?
”潔格格問道。
“時間來不及了,而且連年戰亂使丹麥經濟受到很大破壞,農業尤烈。
丹麥政府不得不進行改革,限制地主貴族的特權。
丹麥本土在1799年、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在1804年先後将農民的義務勞役制改變為佃賦制,從而結束了中世紀以來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
為了緩解财政困難,丹麥将西印度和幾内亞的殖民地出售。
直到19世紀中葉,财政狀況才有所好轉。
由于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影響和普魯士的直接幹涉,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局勢動蕩不安,1848年爆發起義,要求脫離丹麥并入德意志聯邦。
丹麥與這兩個公國進行了近3年的戰争,最後在普魯士停止向石勒蘇益格進軍情況下勉強取得勝利,保住了這兩個公國。
1864年丹麥宣布将石勒蘇益格并入丹麥并使它和荷爾斯泰因分離,普魯士便聯合奧地利出兵幹涉。
丹麥失敗後簽署了《維也納和約》,将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割讓給普魯士和奧地利。
在1848年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民主運動的影響下,丹麥立憲會議頒布了憲法,廢除君主專制政體,改行君主立憲制,并實行有财産限制的普選制。
1870年代表富農階級利益的左翼黨成立。
1871年丹麥社會民主黨成立,并在全國各地建立起工會組織。
19世紀末葉,丹麥工業化迅速發展,造船、電信和制造工業開始具有一定規模。
農村村社制為合作社制所取代,農業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成為世界主要農業國之一。
”萌總裁解釋道:“我們在歐洲購買糧食,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從丹麥購買的。
”
“原來是這樣,那我們現在的武器裝備,要比德國先進吧?
為什麼陛下還要向他們購買軍備?
”潔格格問道。
“我們的步槍和火炮的技術,都比他們先進,火炮旗鼓相當,主要是我們的工業基礎薄弱,無法支撐長期的,大規模的生産,所以必須外購,我們要對即将到來的戰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華皇解釋道,“必要的時候,你可能也要提前回國。
”
潔格格哦了一聲,輕聲道:“可以,陛下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不過,我還是想和陛下在一起。
”
“傻瓜,我們一輩子都會在一起的,關鍵是華國要富強!
”萌總裁的雙目炯炯有神。
潔格格看着華皇,甜蜜的想起了當初在紫禁城和華皇初見面時候的景象,笑着點點頭,“華國已經富強了,以後會更加富強。
”
1866年,在新成立的意大利的策應下,俾斯麥制造外交局勢,聲稱夾在石勒蘇益格與普魯士之間的荷爾斯泰因理應歸屬普魯士,激怒奧地利先行向普魯士宣戰。
1866年4月,普魯士派代表前往佛羅倫薩,與意大利達成密約――雙方将相互策應,協同攻打奧地利。
翌日,普魯士駐法蘭克福代表向議會提交一份計劃,呼籲通過直選和普選組建一個全國議會和一部全國憲法。
不少德意志自由派人士對此項計劃的正當性持懷疑态度,認為此計劃純粹就是為了提升普魯士的實力。
1866年4月21日,新組建起的意大利軍隊進犯奧地利的蒂羅爾和威内托邊境。
消息傳至維也納,使得法蘭克福那邊僵持着的有關全國憲法的争吵暫且擱置。
盡管呼籲各方保持克制和冷靜,但意普奧三方都在籌備接下來的武裝沖突。
5月1日,威廉一世授予毛奇全權指揮軍隊,第二天施行全國總動員。
邦聯議會中,中等面積的邦國反對出兵參與沖突,如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黑森、薩克森-魏瑪、薩克森-邁甯根、薩克森-科堡和拿騷公國。
俾斯麥為尋求這些邦支持普魯士,向它們作出了一系列頗具誘惑力的承諾,但卻遭緻各邦政府的回絕。
這樣一來,普魯士隻争取到梅克倫堡-什未林大公國和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大公國(兩者毗鄰勃蘭登堡,軍事與政治實力非常弱),還有國外的意大利。
而與此同時,社會和政治界中開始出現了反對普魯士強權手段的聲音。
反對方遍及德意志各邦的城市委員會、支持統一的自由派議員、以及那些看重統一能帶來豐厚利益的大小商會,它們反對普奧之間發生戰事:雙方的任何沖突不會帶來利益,隻會讓各邦王室漁翁得利。
民意觀點也趨向于反對由普魯士主導的體制。
萊茵河沿岸信奉天主教的民衆,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科隆等大城市和人口密集的魯爾河谷地帶的居民,仍繼續支持奧地利。
到1866年春末,絕大多數重要邦國都開始反對普魯士以武力重組邦聯的努力。
普魯士内閣始終認為隻有靠以軍事為首的硬實力才能使德意志統一。
而與此相反的是,法蘭克福議會中的自由派卻笃信統一仍可由各方坐下來商議來實現。
雖然不少德意志邦國最初偏向奧地利,但在面對普軍時它們卻都采取守勢,沒能對普軍作多少有效抵抗。
實際援助奧地利的隻有薩克森。
法國曾對奧地利承諾會适時給予某種形式的幫助,但事實上,法國的幫助不僅太晚,且力度也非常有限。
使局勢對奧地利更為不利的,是奧南部邊境上意大利的進犯,奧地利不得不抽調兵力趕往威内托至亞得裡亞海,與意大利爆發第三次意大利獨立戰争。
在普魯士方面,通過克尼格雷茨戰役,普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要阻止俄國介入沖突去支援奧地利,能否快速停戰就顯得非常關鍵。
普魯士通過戰争,相繼吞并了漢諾威、黑森-卡塞爾市、拿騷公國和法蘭克福。
黑森大公國失去了部分領地,但尚未喪失主權。
美因河以南的三邦(巴登、符騰堡和巴伐利亞)各自與普魯士簽訂條約,支付賠款,同時被納入普魯士的勢力範圍。
普魯士将勢力範圍組建北德意志邦聯,并将奧地利及其盟邦排除在外。
從此,奧地利再也無法繼續影響德意志諸邦,轉而将注意力投向巴爾幹。
1867年,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與匈牙利達成一緻,給予匈牙利王室同等地位與一定自治權之後,建立起共主邦聯形式的奧匈帝國。
奧地利與普魯士簽訂《布拉格條約》,象征普奧戰争結束。
條約中對奧地利算是給予寬大處理,奧地利也大幅度調整其與新生的意大利之間的關系。
雖然奧軍在戰場上大勝意軍,但基于普意戰前達成的承諾,條約規定奧地利将威内托割讓予意大利。
實際操作中,奧地利先将威内托讓給法國,然後由法國轉交給意大利。
法國對奧地利的遭遇表示同情,加上普魯士全盤否認戰前作出的承諾(1865年9月在比亞裡茨的一次會議上,俾斯麥曾經向拿破侖三世明言,法國若能在普奧戰争期間保持中立,那作為回報,普魯士會默許法國吞并普法兩國之間比利時和盧森堡的部分領土),導緻了對普魯士的反感态度在法國蔓延。
奧地利戰敗後,北德意志邦聯擁有自己的憲法、國旗和政府行政機構。
普魯士通過軍事打擊制服了奧地利,盡管如此,雖說這樣一來奧地利對諸邦的影響是去除了,但同時也無可挽回地造成了泛德意志統一勢力的分裂。
大多數德意志邦國對普魯士的強權政治開始持反感态度。
截至1870年,歐洲政界普遍從普奧戰争中得出了三點教訓:首先,舊有的聯盟和1815年劃分的勢力範圍很脆弱,一個強大的邦國憑借自身的軍事實力就能發起挑戰;其次,通過巧妙地運用外交手段,制造出使對方倍感不利的氛圍,引誘對方率先宣戰,然後便以外部侵略的受害者身份,謀求聯盟其他諸邦的幫助,合力對付對手;最後,普魯士的軍事實力已經遠超奧地利,各邦普遍承認隻有普魯士才能保護它們免受外部勢力的幹涉或威脅。
在1866年,絕大部分的中等規模邦國都還抵制普魯士;可到了1870年,這些邦國不是被強迫,就是被哄騙着加入普魯士主導的協防聯盟。
一旦歐洲外部勢力對聯盟中某邦宣戰,所有其他成員都将協助組織防禦。
經這一手對歐洲事務的巧妙操縱之後,俾斯麥制造出了對法國十分不利的局面,接下來法國成了德意志眼中的侵略者,而普魯士俨然扮演德意志權利與自由的捍衛者角色。
“俾斯麥的手段真的很厲害。
”潔格格由衷的贊歎道,并且有些擔心,“那陛下能應對這麼強大的政治家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