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軍第一野戰師第一團所有部隊都到位了,按照預定的時間,黎明之前發起攻擊。
“發信号,總攻開始!
”
第一團團長一聲命令下達,一顆紅色的信号彈,打在了漆黑的天幕上面,顯得那麼的醒目,一瞬間,寂靜的夜色,被打破了,紅色的光輝,讓數十公裡之外的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美軍總指揮官薛佩爾大驚之下起身。
“怎麼回事?
到底怎麼回事?
”薛佩爾吓個半死,大喊大叫道。
雖然是很有經驗的指揮官,但是他現在是真的怕了,想不到為什麼會有這麼密集的槍聲,這明顯是有大軍攻城。
可是,這裡是下關城啊,華軍不是明明在幾百裡之外的長崎嗎?
怎麼忽然打到這裡來的?
薛佩爾是參加過南北戰争的悍将。
1861-1865年的南北戰争是美國曆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重大事件。
由于林肯政府在1862年實行了解放奴隸、推行宅地法等一系列革命性措施,使戰局自1862年下半年起發生了有利于北方工業資本主義的變化。
其最終結局是資産階級戰勝了南部種植園奴隸制,從而排除了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最大内部障礙。
從此,美國經濟走上了迅速發展的嶄新階段。
美國曆史上的重要時期是1865-1887年的南方重建時期。
這是南北雙方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争取資産階級經濟民主和政治民主鬥争的繼續。
它經曆了林肯、約翰遜兩任總統和國會激進派的三個重建方案階段,盡管南方重建是以南北兩種勢力的妥協而告終,但是,南方的社會經濟結構已經向着資本主義的農業緩慢地轉化,南北雙方的矛盾已經發生了相應的重要轉化,即代表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政治勢力矛盾轉為代表維護資本主義的生産關系的不同利益集團的内部派别争鬥。
整個說來,戰後的南方經濟制度和社會政治已經發生了有利于工業資産階級和資本主義發展的緩慢變化,但是這種妥協也使美國保持了美國南北兩地的巨大差距,南方依然保留了某些奴隸制的殘餘形式和勢力。
這是美國經濟發展史上的狂飙時期。
美國開始了電力革命和内燃機革命為标志的科學技術革命,在世界當時的最高水準上完成了近代工業化,趕上了德國和英國成為世界頭号工業大國。
與此同時,自由資本主義發展為典型的現代化企業組織、托拉斯國家,出現了普爾、托拉斯、控股公司等現代化組織,進入了現代資本主義即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
在政治領域,美國形成了主要代表壟斷資本主義利益的資産階級兩黨制,随着近代工業化和都市化的興起,以及工農運動的高漲,出現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在思想領域,這一時期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進步主義、民粹主義和擴張主義思潮流行。
在外交領域,美國開始結束了早期孤立主義外交,奉行積極的對外擴張政策的轉變。
整個說來,這是一個世紀之交的大轉折時代。
它開始了由自由競争為主的時期向以壟斷為主時期的轉變;由近代農業國為主到現代工業國的轉變;由以農村為主的社會向以城市為主的社會的轉變;由早期技術革命向近代新技術革命的轉變;由自由放任到局部時期和部門的國家幹預的轉變;以及由大陸擴張到開始海外擴張的轉變。
薛佩爾手中的美軍的戰鬥力,到底有沒有英國的軍隊強呢?
不單單是萌總裁,整個華軍,其實都很關心這個問題,因為當初美國人跟我們走的算是比較近的。
萌總裁最開始,還曾經打過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家鄉――夏威夷王國的旗号呢。
萌總裁之所以敢于直接對美國人動手,主要還是因為美國人有殖民傳統。
也不是什麼善茬,反正能跑到亞洲來的,萌總裁都不想放過。
而且,從現在的國際形勢看,華國最先警惕的,反而是美國,而不是英國人和法國人。
17世紀中葉,英國人遠渡大西洋殖民北美洲,一南一北建立了普利茅斯和詹姆斯敦兩個殖民地,後來分别發展成了今天的弗吉尼亞州和馬薩諸塞州。
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建立者是逃離英國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希望在北美建立人間天國。
在建立之初,他們一切都遵照《聖經》的教誨,經濟上施行人民公社式的平均主義政策。
可這種做法很快就出現了弊端,殖民者沒有從事勞動的積極性,甯可内耗等死也不願意開荒種地,甚至因為怕人蹭住連房子都懶得蓋。
加上新環境新氣候,荒地開發不易,以及大量的豺狼虎豹等嚴苛的自然環境,殖民地建立的頭幾年中新移民的死亡率極高。
南部的詹姆斯敦已經暫時被廢棄,而普利茅斯也處于消亡的邊緣。
而這時候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的正是當地的印第安人。
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殖民者逐漸熟悉了新世界的動植物,氣候環境和山川地貌,在廢除清教徒的經濟政策後迅速從聚集地發展成村落,再到市鎮,最後就成了如今的波士頓。
波士頓也成了當時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大港口,是當時比較大的木材交易中心,貿易的發展迅速讓城市經濟活躍起來。
可以說在北美殖民地的初期,殖民者和印第安人的關系還是比較融洽的。
雖然也出現荷蘭殖民者用玻璃珠子什麼的換了一個曼哈頓島這樣的事情,但大多數時候雙方的交易還是公平的,畢竟雖然人家沒見過玻璃,但牛羊牲畜木材糧食的價位還是清楚的。
那時候在歐洲殖民者眼中,印第安人雖然是不信上帝的野蠻人,但卻是非常聰明的人種。
這和他們對待非洲黑人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的,黑人可以用來做奴隸,但印第安人是不行的。
印第安人無法同化的特質也成為最後促成美國人對他們展開屠殺的原因之一。
那時候歐洲殖民者和印第安人最大的不同在于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模式上的差異。
經濟上,殖民者主要是務農,而印第安人是放牧,不僅如此,在印第安人看來耕地這樣的事情是女人做的,高傲的印第安男性生活主要是策馬揚鞭四處跑。
政治上,殖民者照搬本國的制度在新世界組織政府、議會、法院,而印第安人還是過着部落生活,大小事務主要由部落首領做主。
而最大的差異在于土地所有制上,歐洲殖民者都是私有制擁護者,從歐洲帶來了一整套土地劃分、測量、登記、歸屬的制度,并且逐漸形成了完整的“産權鍊”。
美國現在的地契都是可以在當地政府查閱曆史交易記錄的,而東部十三州的土地最早都可以上溯到王室的授予,然後一代代買賣兼并交易傳到現在。
而這種土地制度在印第安人中間是沒有的。
直到現在,印第安人對于土地的概念還是集體所有制,土地歸部落所有。
因為是集體所有,所以他們沒有個人擁有的土地大小的概念,而集體土地面積的大小更多時候依靠的是古老相傳的神話故事,也就是“這塊地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這種含糊表述,而非白紙黑字的地契和交易記錄。
印第安部落之間如果相鄰,可能還會因為矛盾沖突産生大緻的勢力範圍,而如果隔着遠,基本上彼此就不知道自己土地的外沿在哪了。
加上他們從事畜牧業,本來就不需要也不可能有固定面積的地域,也就是“逐水草而居”,因此他們完全不在乎一島一地的得失。
這可能也是他們覺得拿曼哈頓換玻璃珠子劃得來的原因。
首先這塊地也許祖上就不是他們的,而且這彈丸小島又不适合放牧,大家挪挪地方就是。
在他們看來,興許荷蘭人才二呢。
印第安這個中文詞本身就不準确,首先這是當初哥倫布的一個曆史錯誤,其次這個稱呼沒有區分南北美洲原住民文明進程上的巨大差異。
南美的印第安人是已經建立數個獨立文明的先進族群,形成了阿茲特克和瑪雅這樣的國家,有了相對完整的制度。
而北美印第安人則沒有國家的概念,成百上千個部落最初連個松散的聯盟都沒有,加上土地制度的欠缺,因此沒有辦法形成所謂的“疆界”,也就談不上有所謂的主權。
設想,如果全北美的草都吃完了,他們肯定還是會遷徙到别地方去,生存壓力大過對土地的感情。
對于一群處于前民族國家階段的遊牧人,北美不過是一塊呆的時間比較久的暫住地而已。
本質上,歐洲殖民者和北美原住民的關系類似我們中原漢族和北方遊牧民族的關系,還是西漢以前的那種,不像後來的五代十國或者遼金夏蒙古還有了國家概念。
因此按照當時西方的領土主權概念,整個北美洲就是一塊無主的地盤,印第安人有土地的使用權,但沒有所有權,因為他們對于土地的理解并沒有排他性。
所以本着“先占”原則,歐洲列國在北美劃分勢力範圍,比如說英國殖民者登陸新英格蘭地區,不僅僅是人搬過去了,他們還把英國的王權輻射到了他們踏上的土地,這塊地就成了英王所有,北美十三州基本上都是得到王室敕令或者特許成立的。
同樣,法國移民少得可以忽略不計,但他們還是對加拿大和北美中部的路易斯安那地區宣示了主權,哪怕這整塊地方住的都是原住民。
另一個原則就是“征服”,不是歐洲國家征服印第安人,而是他們之間的兵戎相見。
英國打敗荷蘭占領紐約,法國輸給英國割讓加拿大等等,美國獨立繼承英國過去的殖民地主權,本質上都是土地所有權的轉移。
一開始印第安人對于這些安排是一無所知的,也毫不在乎,因為北美地廣人稀,歐洲殖民者和印第安人是可以相安無事的生活的。
可随着北美殖民地人口日漸增多,一向不在乎地盤大小的印第安人也感受到了土地資源的緊張,過去放牧養馬的地方被一塊塊獨占排他的農地給圈了起來,而新移民對于印第安人這種浪費土地資源的做法也非常不滿,漸漸地雙方矛盾開始暴露。
不過總體而言,這時候矛盾都是私人之間的,而且新移民闖新大陸本來就是抱着冒險的念頭來的,雙方雖然偶有傷亡但矛盾并不尖銳。
如果說印第安人做錯了什麼,那就是他們每次在沖突雙方選邊站的時候總是站錯了。
因為印第安人沒有國隻有家的概念,所以他們各個部落在決策的時候不會考慮到其他部落,更多時候是出于自身利益行動。
他們的行為更像那時候出名的德國雇傭兵,為了錢物給參戰各方賣命,巧合的是那時候的德國也隻是地理意義上的概念,分裂成上百個獨立的王國和城邦。
作為剽悍善戰的民族,他們受到英法兩國的青睐,雙方各有相當數量的印第安人參戰。
因為法國在北美的殖民地都是加拿大這種荒涼的地方,移民人口少,所以相較英國來說,他們在北美更依賴印第安人的力量,因此在美國教科書中,七年之戰也被稱為“反法國和印第安人之戰”。
當時英屬北美殖民者,也就是後來的美國人,已經萌發了獨立的民族意識,作為英國的臣民他們積極投身戰場,而印第安人投靠敵人法國的行徑也讓過去私人之間的矛盾上升到了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層次。
而且相比被打退的法國人,留在北美的印第安人更是北美殖民者眼中的心腹大患。
更糟的是,這場戰争爆發于雙方有争議的俄亥俄地區,該地區和當時北美最大殖民地弗吉尼亞接壤。
巧合的是,引爆沖突的不是别人,正是日後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當時擔任少校的他接到弗吉尼亞總督的命令給法軍指揮官遞交抗議信,而在返回途中遭到法印聯軍的襲擊,華盛頓人少勢弱,戰敗被迫投降。
那天離美國宣布獨立還有整整22年。
在之後的戰争中,印第安人在法國人帶領下或慫恿下對弗吉尼亞的襲擾觸怒了整個弗吉尼亞上層社會,而這些人将是日後獨立戰争的骨幹力量,制憲會議的主導者,以及美國前三十年的“弗吉尼亞王朝”締造者們。
經過七年漫長的戰争,英國終于在攻克魁北克後打敗法國。
可因為國力被耗盡,英國無力繼續追究印第安人勾結法國的責任。
相反,為了避免争端繼續,英國頒布王室诏書,将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劃為印第安保留地,禁止北美殖民者西進和印第安人發生沖突,甚至駐紮軍隊遏制向西拓荒的勢頭并且禁止了從印第安人手上的合法購地行為。
這種在殖民地臣民看來背信棄義的做法在英美關系上制造了隔閡,殖民地人民認為自己為英國打江山最後卻得不到獎勵,更是沉重打擊了期望将種植園經濟拓展到西部的弗吉尼亞人。
蒙受最大損失的是那些投資組建的土地投機公司“俄亥俄公司”的弗州上流,原本他們打算以極低價囤積一批俄亥俄的土地,等新移民前來拓荒的時候高價轉讓賺取暴利,可英國的做法直接導緻不少投資人傾家蕩産。
英國這項“偏袒”印第安人的政策成為日後北美殖民地追求獨立的導火索之一。
可在獨立前,因為他們沒法把怒氣撒在“永遠不會犯錯”的英王身上,那就隻有記恨那些印第安人了。
華國現在的情況跟當時,美國人對印第安人的情況相似,因為,萌總裁曾經投靠過他們。
“一定是華軍!
讓所有人的趕緊集合,準備戰鬥!
”薛佩爾怒氣滔天,端着望遠鏡,聽了一會,看了一會,就全明白了,“聽見我說的話了嗎?
”
副官一邊緊急穿戴,一邊對着整個營房大喊話:“快點,快點,将軍命令,趕緊集合,準備戰鬥!
”
美國人的這支軍隊,多為參加過南北戰争的退伍老兵,作戰能力還是很強悍的。
雖然,年紀普遍有點大,這隻類似海盜的軍隊,其中年紀輕的,也有35歲了,甚至還有50歲的人。
華軍第一野戰師第一團團長,感覺有點不對。
因為日本人很快就逃光了,美國人卻完全沒有亂掉,雖然是發動了突然襲擊,但是貌似美國人一點都不慌?
“不用硬沖,要注意保持隊形,對了,把迫擊炮都架起來,先轟一輪,圍死他們。
”華軍第一野戰師第一團團長冷靜的下達命令。
“是,團長。
”身邊的勤務兵趕緊去傳令給傳令兵。
第一營已經圍上來了,到達了兩側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