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剛剛登基沒有幾天,這位大明新皇就沉溺于女色荒廢早朝甚至荒廢早膳。
直到臨近中午的時候才似乎聽聞一些醒來的動靜,可着實讓張嫣有些大跌眼鏡。
她實在想不明白,前些天那個自備幹糧深入險地臨危受命的少年哪兒去了?
朱由檢的性格她是有所了解的,隻不過把握并未有王承恩那樣自信罷了。
“太後放心,奴婢自信王幼年時跟随信王,也見證了信王這些年來的成長。
其人年紀雖然還不大,但應該是心性已定的人了。
或許是那魏賊使了什麼強迫手段也說不定。
”王承恩聽到信王竟然出了那樣的事,心中除了有些擔憂信王的人身安危,并不擔心朱由檢會突然轉性成為一個懶散昏聩的人。
“你還是去看看吧,如果他真的沉溺于宮中女色,還需要王公公多提點才是。
。
。
”張嫣還是有些不放心的鄭重說道。
“奴婢這就去。
。
。
”
王承恩來到乾清宮内的時候發現朱由檢仍然沒有出寝宮,隐隐打鬧的歡聲笑語從寝宮中傳出,并不似是作僞,這讓王承恩有些頗為疑惑。
他最終還是決定要動用一些權力了,至少在這乾清宮寝宮附近,似乎還算是自己的地盤:“劉監丞,午膳的時候早到了吧!
還不快去通禀一聲?
”
宮廷十二監總管和最高頭目稱太監,下面是少監和監承。
即便是個監承,在絕大多數沒有太高名分的宮女面前當然也有着極高的地位。
有人直接闖入的情況下,彩月等四名宮女就知道肯定是乾清宮内有些權勢的人過來了,就算自己背後有九千歲撐腰,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得先行回避才是。
于是立刻就安靜下來,有些惶恐的望着此時的朱由檢。
“你們先下去吧,王公公來了,我也有些事想要好好聊聊。
。
。
”經過一夜外加半個白天,就算是有一些春藥加成。
此時的“朱由檢”心緒也早就平靜了下來,雖然有些乏味困倦,可還是思考了許多事情。
反思自己初來乍到的一些想法還是有些想當然了。
自己怎麼能安心當個傀儡皇帝呢?
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挂掉了。
那四名女子一些無拘無束的放縱姿态也讓此時的朱由檢調整了一些心态,改變了之前沉醉的時候徹底依靠魏忠賢的想法。
畢竟,身為對曆史并非完全無知的人,蕭軒還是聽說過明朝有個差點兒被女人勒死的皇帝叫做嘉靖的。
“陛下!
”
“王公公請起。
。
。
”
就是見面後這一句問候,讓王承恩瞬間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嗯?
四周已經沒有人,怎麼信王此時竟然對自己用這麼見外的稱呼?
于禮也不合啊?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王承恩用眼睛的餘光望向朱由檢的時候,才忽然發現這個年輕人雖然面相沒有什麼問題,同以前的信王并無二緻,可是神态氣色都大不一樣,甚至沒有一點兒王公貴族家的自信與鄭重之氣,眼睛中的目光似乎像個尋常的普通百姓到了鄭重場合一般不自然。
一種十分不好的猜想讓王承恩心中感覺到頓時一陣恐慌:信王。
。
。
信王是否已經被那魏閹加害了?
如今這個信王,難不成是個冒牌貨?
這種可能性按理說不高,可是絕對有可能!
“陛下,可還記得那日離開太後居出臨行前,太後曾叮囑陛下什麼?
”王承恩此時突然發問道。
“這。
。
。
太後叮囑說:飲食起居一切要小心,防止那魏閹行謀害之舉,所以就帶了不少幹糧過來。
。
。
”蕭軒此時盡全力回憶有關這段曆史的細節才說道。
聽到這樣的話,王承恩的心就更為震動了:真的是個冒牌貨?
“呵呵。
宮中兇險,陛下可還記得奴婢擁有的一點兒占蔔兇吉的本事?
再看看陛下的手相如何?
”一邊這樣說的時候,王承恩就做好了攤牌的打算了。
卻沒有想到此時的朱由檢大方而毫不猶豫的伸出了左手:“男左女右,左手嗎?
”
“呵呵,左手亦可。
。
。
”王承恩全身做好戰鬥準備的逼近過來,可看到左手手相之後卻突然間感覺到有些奇怪:此人的手相怎麼這麼眼熟,難道還能僞裝不成?
“這。
。
。
請陛下伸右手。
。
。
”王承恩又說道。
易學上左手不是手相最主要的标準,多少還算有心的王承恩對崇祯右手的手相印象明顯要比左手更為清晰的多。
蕭軒雖然是個沒有多少社會與宮廷經驗的人,但此時也看的出王承恩是在懷疑自己了,在伸出右手的同時也沉默不語,心道自己似乎對這朱由檢個人意識記憶并沒有完整的繼承?
以前的附體流不應該都是繼承宿主的一切嗎?
當然:幸好上天還是沒給自己開太大玩笑,不然張嘴一口遼東漢人式的普通話那可就樂子大了,得想個妥當辦法才行。
當發現朱由檢的手相無異的時候王承恩慚愧而鄭重的退下身,鄭重的扣頭在地上賠罪道:“奴婢誤會了陛下,最該萬死。
。
。
”
此時的朱由檢沉默了許久才開口說道:“這其實也不怪你。
此時朕也無需隐瞞太多了。
昨天晚上的時候朕受到天帝召喚,了解到了很多天機,看到了朕本人乃至大明王朝的未來,你想不想知道,在原本的情況下,大明王朝亡于何時?
知不知道我信任東林,革除閹黨,勵精圖治十七年最終還是亡于。
。
。
亡于東虜後金之手?”蕭軒本想說亡于李自成之手,不過思來想去還是别給現在的李自成找麻煩的好,這人最好留為己用。
自己當然知道大明王朝走到了現在這個年紀和當口,招安了一個李自成,還會有千千萬萬個李自成。
但脫穎而出的農民軍優秀領袖們能收一個是一個,延緩延緩也好。
同時,說大明王朝亡于此時已經勢大的東虜之手,遠遠比什麼亡于農民軍之手更能取信于人,或者說更有忽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