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吐谷渾之危
ps
公元四世紀初,慕容吐谷渾率部入據青海,建立了強盛一時的吐谷渾汗國。
吐谷渾王國在今海西地區有伏羅川(今諾木洪)、屈真川(今莫河)和白蘭城(今諾木洪)、伏俟城(今布哈河下遊),成為其發展壯大的主要舞台。
吐谷渾部落長期以白蘭王城為中心,南通蜀漢,北達河西,東交中原,西聯西域,開創了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存國最長記錄,前後共享國三百五十多年。
白蘭王城在吐谷渾曆史上享有特殊地位,翻開史冊一觀,會發現每當吐谷渾遭遇重大危機時,屢屢出現“速保白蘭”、“驚奔白蘭”等軍事行動。
史書記載,吐谷渾人曾五次退保白蘭,并依靠白蘭山天險屢屢化險為夷。
這一次也不例外,驚聞西秦、南涼、後涼聯合進犯,大汗視罴立即在白蘭王城内召集屬僚商議對策。
夜色已深,王城内人影幢幢,全城人都沉浸在憤怒與恐懼當中。
原本整個吐谷渾王國,從東部草原,到西部雪山,從南部昂城,到北部祁連山,處處在為新大汗繼位而慶賀。
誰知憑空響起一聲驚雷,有敵人正從東邊大舉入侵。
敵人趁先大汗視連故去、視罴立足未穩之際,派大軍前來侵犯,固然激怒了吐谷渾人。
可面對西秦、南涼、後涼三國數萬聯軍氣勢洶洶而來,如昆侖山巨石,沉甸甸地壓在每個吐谷渾人心頭。
從獲悉消息開始,周邊部落酋長豪帥已接到命令,紛紛集合起本部落青壯,相繼開進白蘭王城邊,隻等王廷一聲令下,就将開赴前線。
一個月來,白蘭城外圍,已經連營數十裡,集合了數萬部落青壯。
篝火照亮了夜空,羌笛吹醒了甜夢。
白蘭宮大殿内,相關軍事會議仍在召開當中。
面對吐谷渾立國以來最大之危機,如何化解,部落上下,意見不一。
會議已連續開了兩天兩夜,卻還沒有統一思想,形成一個明确的戰略指導方針。
更可怕的是,吐谷渾已有數年未打大仗、勝仗,面對強敵入侵,無數人心裡打鼓。
對于同出鮮卑的西秦,吐谷渾人感觀複雜,既羨慕乞伏氏強大,又憤恨被其勒索強逼。
經過幾年發展,乞伏西秦愈發強大,不但奪走吐谷渾大片土地,還敢跟名将呂光較勁。
幸好烏亭之戰中,被大都護衛朔狠狠教訓了一頓。
而乞伏乾歸還差一點兒丢了老命,最終隻身狼狽逃回金城。
這件事足足讓吐谷渾人笑話了許久,也促使他們萌生了依靠河西擺脫西秦控制的念頭。
可沒想到的是,視罴才要将西秦封賞的白蘭王頭銜丢掉,乞伏乾歸便氣勢洶洶率軍殺奔而來。
顯然乞伏乾歸已看出吐谷渾有意脫離西秦控制,這才聯合南涼、後涼有備而來。
形勢對吐谷渾十分不利,不但敵軍數量衆多,關鍵是吐谷渾本身實力太弱。
按照吐谷渾兵制,常備軍隊數量極少,大多鎮守各王城及邊塞戰略要地。
吐谷渾所有士卒平時都是牧民,隻有戰争來臨了,他們才丢下牧羊的鞭子,拿起殺人的兵器,騎着自己家的戰馬,集合起來,出征殺敵。
戰争一結束,他們又放下兵器,回到草原上繼續放牧。
大量青壯、兵員始終掌握在各部落酋長與豪帥手中,哪怕視罴想出兵打仗,也得先經過他們同意。
不然,恐怕連兵都征不齊。
而這也是視罴沒有急于發兵出征,反而在王城内與衆酋長扯皮的原因。
自會議開始後,大汗視罴始終一言不發,隻是靜靜地聽。
王國長史鐘惡地曾幾次試圖讓視罴發言,結果都被一一拒絕。
會議一直扯皮、讨論到第三天淩晨,才基本上形成了陣勢鮮明的兩派意見,即主和派與主戰派。
主和派基本上是以王國中元老大臣和酋長豪帥,以及衆多部落王公貴族為主。
他們認為數十年來,吐谷渾對外戰争幾乎沒有勝利過,實不宜輕易開啟戰端。
以前吐谷渾也曾被前秦與東晉奪去了東部與南部城池與土地,但最終還是靠着稱臣納貢渡過了危機。
這一次三國聯軍來勢兇猛,不可硬碰硬,而是要以和為貴,以柔克剛。
當務之急,是馬上派出使者,帶上朝貢的厚禮,去金城稱臣求和,以免戰争給王國部落帶來巨大犧牲。
然而弟弟烏纥提為首的少壯派則堅決反對求和,他們認為如今吐谷渾,經過數十年休養生息後,國勢漸盛,背後又有河西支持,無需再向西秦稱臣。
對于兩派意見視罴都不怎麼滿意,他既不願像主和派說得那樣,向西秦卑躬屈膝,又不像主戰派那般狂妄的以為吐谷渾可以傲視四方。
視罴認為以目前吐谷渾實力尚不足以獨立,肯定是要依附強者而存。
但稱臣對象,卻不是發展潛力有限的西秦,而是日益強大起來的河西。
他曾經去高昌觐見過衛朔,領略過對方的風采,也見識了河西的強大與富饒。
尤其當衛朔斬殺呂光、獨霸河西後,視罴日夜想着與河西結盟,以抗西秦。
跟貪婪兇殘的乞伏乾歸相比,視罴還是對漢家出身的衛朔更有好感。
在他印象中,中原人一向對‘偏遠’之地毫無興趣,更不會提出土地要求。
隻要吐谷渾向河西稱臣納貢,不騷擾河西邊境,就可相安無事。
而乞伏乾歸卻不同,他與視罴一樣,都是遊牧民族出身,曉得弱肉強食的道理。
隻要吐谷渾稍稍露出軟弱,他們就會像餓狼一般兇狠撲上來,将吐谷渾撕成碎片。
因此,隻有打,才是唯一的選擇。
但是僅靠吐谷渾肯定不是三國聯軍對手,視罴最大的仰仗還是河西援軍。
他擡頭往往外面黑乎乎夜色,不由暗道:“也不知使者求來援軍沒?
”
正在此時,原本争吵了數日的兩派人,忽然不吵了,紛紛請大汗視罴決斷。
視罴沉思半晌,才開口說:“我聽了幾天,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但我覺得還是要打。
”
“大汗,你要慎重。
”主和派紛紛出言勸谏。
“諸位,聽我把話說完。
”視罴擺擺手,示意衆人不要急。
這時整個大殿内一片寂靜,衆人全都默默看着視罴。
視罴掃了群臣一眼,朗聲道:“如今敵軍大兵壓境,光靠屈膝投降換不來出路。
”
“十數年前,面對前秦大軍,前燕慕容暐倒是屈膝投降了,結果怎麼樣呢?
”
“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宗室豪強被迫遷移他鄉,所有财物化為烏有。
”
“難道你們也想像前燕宗室一樣被乞伏乾歸強遷金城嗎?
”
視罴這話一出,大殿上登時一片寂靜,主和派面面相觑。
“如果大家還不清楚該怎麼選擇,我再給大家講一件事。
”
“數年前,前秦天王苻堅以百萬雄師南征東晉,來勢何止洶洶,簡直就是泰山壓頂啊。
”
“而東晉兵馬全部加起來才八萬人,怎麼看都是以卵擊石。
”
“如果向秦稱臣,會是什麼結果呢?
結果就是晉帝北擄。
”
“我聽說,苻堅連給晉帝住的房子都蓋好了。
”
“晉帝去了長安,他的結局會好的了嗎?
”
“可見投降是沒出路的,隻有以戰才能求和。
”
“況且我們不是孤軍奮戰,我已派使者向河西求援。
”
“有了河西軍幫忙,還怕什麼西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