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建安十二年秋中,平定烏丸的曹操回到邺城。
按照郭嘉臨終時給他的建議,曹操開始着手把自身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從許昌漸漸轉移到邺城,銅雀台也于此時開始修建。
同時曹操大量辟用青、冀、幽、并四州的知名士子,既得到了大量的人才助力,又間接的起到了穩定境内安定的作用。
河北即定,曹操的下一個目标就是荊州與江東,因此留下了數萬大軍在邺城引水修建玄武池訓練舟船水戰……
所有的所有,似乎與曆史原來的進程别無二緻。
但也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那就是在曹操回到邺城之後,當即上表朝庭诏告天下,宣布海外夷州正式并入大漢版圖且自成一州,同時任命陸仁為夷州牧,加撫夷将軍,再就是給了一個萌縣亭候的爵位……爵位就是扯淡了,因為萌縣在許昌南面,把這裡封為陸仁的食邑,難道是要陸仁去許昌那頭領食邑?
此诏一出,天下皆驚!
而各個諸候當中,最為吃驚的無疑就是江東孫權。
――――――――――――――――――――
吳郡,孫權府。
方面黃發、身材高大的孫權正緊皺着雙眉,在廳中不停的轉着圈,背在身後的手中拿着一份許都細作傳回來的密報。
“夷州,夷州……夷州在東海之濱,與我江東往來不足千裡的海路,但有事發則難以防範。
而且陸仁本是曹操帳下之臣,現在曹操封陸仁為夷州牧,是不是意味着曹操與陸仁暗中早有勾結?
如今曹操占據河北,天下坐擁其半,南下荊襄、江東是肯定的事,突然冒出這個麼夷州,難道說是在為今後的攻略作準備?
介時江東會在長江與沿海兩面受敵……”
正思索間門人來報:“啟禀吳候,周公瑾、魯子敬求見。
”
孫權的眉頭稍稍舒展開一些:“來得正好。
快快有請!
”
不多時這江東四英中的二英被門人引入廳中,禮罷就座周瑜便先告罪道:“瑜奉吳候之命駐守柴桑訓練水軍,本不當輕離。
實是天下局勢突變,瑜心中忐忑,欲與吳候共語議事,故此未曾應诏便即趕來吳郡。
望吳候恕罪。
”
周瑜在這些方面一向是很小心的。
他與孫策是兄弟之交,但與孫權卻不盡然,彼此之間的關系其實非常微妙。
論身份年齒,周瑜雖然是孫權的臣子,但孫策臨終時是要孫權對周瑜“以兄事之”,換言之就是有一層對孫權的監督、警視的意思在裡面;
另一方面,孫權在承襲孫策的官爵時,可以說完全是靠周瑜、張昭等幾個人給強行撐起來的,而周瑜更是直接帶兵趕回來彈劾住了許多蠢蠢欲動的豪族。
孫權能安然的“坐領”江東,周瑜無疑是功勞最大的一個。
正是因為如此,孫權甚至對周瑜都有幾分懼意,可反過來周瑜也怕。
身為一個臣子,能立下大功當然是好事,但如果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則是另外一回事。
周瑜與張昭不同,因為張昭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文官,不像周瑜手中掌握着兵權,江東目前的精銳水軍基本上都在周瑜的轄下。
朝堂議事,張昭可以進言直谏甚至開罵,别人不會認為有什麼不妥,因為那是張昭的本份事。
可周瑜呢?
他卻絕對不能這樣做,周瑜和孫權彼此間的關系如果一個處理不當,比如說周瑜對孫權稍微有些不敬,或是孫權對周瑜有那麼一點點的不放心,那麼江東必然大亂……其實到建安十二年為止,江東的山越動亂還沒完全擺平,各地持觀望态度的豪族也很多,要是孫權與周瑜之間有什麼不和鬧出點事來,後果可是不堪想像的。
因此,在為了江東的同時也為了自己,周瑜不管在任何場合對孫權都是必恭必敬,好不給旁人落下半分的口舌。
這邊孫權大度的擺了擺手道:“公瑾心憂國事,何罪之有?
況且就算公瑾不趕來吳郡,孤亦在籌措着差人去請公瑾來此相商。
如今公瑾已至,孤無憂矣!
”
客套過後侍者将茶點奉上,孫權示意從人全部退下,向周瑜問道:“公瑾來此,想必是為了夷州之事吧?
”
周瑜皺起了眉,默然的點了點頭。
柴桑離許昌要近一些,這個消息周瑜比孫權先收到也不是什麼怪事。
孫權把細作傳回來的信緩緩的放到桌上,複問道:“那對于此事,公瑾有何高見?
”
周瑜沉吟了許久,轉頭望了望魯肅,微微的點了點頭。
魯肅會意,接過話題道:“主公,且容肅先說幾句如何?
”
孫權點點頭,示意魯肅可以先說。
魯肅理了理思緒道:“主公可知曹操北征烏丸之時,其奇兵偏師走的是哪條道路?
”
孫權道:“這個孤尚未得知。
”
魯肅道:“曹操走的是……海路。
萬餘精兵偏師由南皮登船,繞至山海關後方登岸,然後兩面夾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山海關。
”
孫權驚道:“海路?
萬餘精兵登船繞道?
曹操軍兵盡出青徐,素以步騎聞名于天下,卻從未聽說過曹操有如此強大的海運實力……”
魯肅道:“曹操沒有,但有一個人有。
”
“誰?
”
魯肅苦筆道:“還能有誰?
當然是昔日許都城中的尚書仆射,人稱‘三年境内豐’的陸仁陸義浩。
”
孫權也反應了過來,搖頭道:“也隻能是他了。
不過他的海運之能竟然有這麼強?
萬餘精兵越海而襲,再算上辎重器械,這得要多少艦船?
他不是在老老實實的行商販貨嗎?
怎麼卻又做出這樣的事來?
到是子敬你又是從何處得知的這些?
”
魯肅道:“主公,肅舊日裡亦多有商販之事,自出仕後雖不再行商,但宗族中人仍有不少行商族人,每逢陸仁海外商隊去往徐州、吳郡之時,肅之族人便會有許多雲集至這兩地購置貨物,因此與現在的陸氏、糜氏也算是往來甚密。
月餘前肅一族弟來吳探肅,飲酒間向肅提及此事肅方得知。
”
孫權沉思了許久,把目光又投向了周瑜:“公瑾,夷州之主是陸仁,那對我東吳……”
周瑜應道:“恕臣愚味,夷州對我東吳是敵是友,臣亦看不出來。
這陸仁臣與他也有過數面之緣,算得上是點頭之交。
其人看似尋常,但心思見識遠在臣之上。
子敬探知之事固然不假,臣亦探知這數年間陸仁在夷州不但常與我江東多有互市往來,與河北與北境各處更是互市頗繁。
還有傳聞說曹操兵至南皮之時,陸仁曾送去了大批的精良衣甲器仗相助曹操。
若傳聞屬實,陸仁暗中相助曹操就不是什麼怪事。
”
孫權道:“陸仁當初自曹營中出逃,那他就不該如此才是。
”
周瑜道:“天下之勢,唯利而動。
想那陸仁棄官從商,凡事更會較之以利,且天下女子不少,陸仁當初雖因一女子之故而與曹操翻臉,但他的身邊從未缺過絕色美女,這等小小怨恨若是時日稍久,沖淡掉心中仇怨也在情理當中。
”
魯肅又接上了話道:“主公,還有一些事肅不知當講不當講。
”
周瑜楞了一下便望向魯肅,眼光顯得有些猶豫。
這個孫權并沒有留意到,隻是向魯肅示意但說無妨。
魯肅随即翻出了一本小冊子……順便說一下,陸仁早就有能力大規模的制作記事本和鉛筆,到了夷州之後這兩樣東西開始走上正規生産與銷售,另外陸仁還在制作鋼筆。
而這些東西販到各地之後,因為方便使用,為各地士子所追捧。
所以魯肅的手上有一份也正常。
指點着冊中道:“就商言商,肅在得知陸仁與我東吳互市後曾着人探查過,陸仁販來江東的器物以文具、衣物、精食、調料等雜物為主,多為民生之物,像珍珠、大貝、玳瑁、茶葉、上等琉琉這一類嗜好、奢侈也有一些。
另外他會從東吳收購走大批的生絲、原麻、礦石、草藥。
隻是除此之外,他數次販去河北的衣甲、器仗、糧草等軍需之物卻從未販與過我東吳。
”
孫權一下子沒聽明白,必竟孫權不像魯肅是商人出身,一時間搞不清楚這裡面的事物關系。
那邊的周瑜稍稍釋然,補充道:“早年間臣與陸仁也定下過契約,由他在柴桑的船塢為我東吳水軍建造戰船,此事吳候也早就知曉。
隻是柴桑船塢所能造出來的船多為中、小型戰船,隻适合江河水戰,稍大一些的船隻僅建造出過五隻,且利于運輸卻不利于作戰。
就在不久前,柴桑的陸氏船塢忽然向臣提及再也接不了訂造之事,具言乃是人丁、工匠缺乏,臣為此暗中查探過,陸氏船塢七成以上的熟練工匠都已不在,想必是陸仁已轉運去了夷州。
如今的陸氏船塢僅能建造一些尋常商船或是為水軍維修戰船而已。
”
孫權現在更是聽得雲裡霧裡,于是很幹脆的擺了擺手道:“二位,你們說的這些到底與夷州之事有何關系?
孤不才,實在是聽不明白。
”
周瑜與魯肅對望了一眼,周瑜示意由魯肅來說。
魯肅清清了喉嚨道:“主公,依肅之見,陸仁乃内政長才,如今又在軍需之物上對曹操盡力相助,對我東吳卻從未有過半分。
若是假以時日,以曹操青、徐、冀數州之精銳,再輔以陸仁的衣甲、器仗、戰船之助,實為我東吳心腹大患。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