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起于飄萍之末
族長的權力很大,可以主持祭祖,代祖先立言,代祖先行事。
還可以制訂和修改各種家訓族規,操縱家族事務,規約族人行為,并充當族人糾紛案的裁判和法官。
同時控制着族田和其他共有财産的管理權和分配權,控制着宗族與外部的聯系。
對于觸犯族規的族人,族長有權決定各種處罰和懲治,甚至處死。
當然,族長在家族内也不是可以肆無忌憚行事。
族長之下還有族房長、士紳、學士、掌事的柱首等等,并且要處事公允,合情合理。
否則,秦浩明早就嗚呼哀哉,豈有今日。
女性是不允許進入祠堂祭祖的,她們一生活着的時候隻有新婚才能拜見老祖宗,其後就要等到死才有一個牌位在宗祠供奉。
所以秦浩明一眼望去全部是男丁,老老少少有三、四百号人。
正殿供奉的是秦家曆代先祖,并有秦家族訓銘刻上面。
“傳家兩字曰耕與讀,興家兩字曰儉與勤。
安家兩字曰讓與忍,防家兩字曰盜與賊。
亡家兩字曰嫖與賤,敗家兩字曰暴與兇。
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忿之事,休專公共之利。
”
族訓分為上下兩段,秦浩明越讀越是佩服老祖宗的精辟之言。
後世國學沒落,卻是很難有這樣讓人耳目一新的傳世名言。
“吃緊在盡本務實,切要在潛消未形。
子孫不患少而患不才,産業不患貧而患喜張,門戶不患衰而患無志,交遊不患寡而患從邪。
不肖子孫行卑如丐,敗祖宗之成業,辱父母之家聲,鄉黨為之羞,妻妾為之泣。
豈可入吾祠而祀吾茔乎,豈可立于世而名人類乎哉?
戒石具左,朝夕誦思切記切戒。
”
秦浩明将一段秦家族訓完完整整大聲朗讀出來,秦氏子弟無論老少都跟着朗誦,頗有後世唱國歌的感覺。
秦家族訓基本上将做人的道理闡述得非常透徹,沒有什麼可以修改。
秦浩明能做的隻是加一些内容,其中最關鍵最簡單的一條是:外族入侵,秦氏子孫唯有死戰,絕無投降!
民族的皿性一定要激發,自古艱難唯一死,死都不怕,這個民族就沒有什麼可怕的!
秦氏家族不過是大漢民族的個體,但整個大漢民族就是由無數個個體構建而成。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
大影響、大思潮總是從微細不易察覺之處開始萌芽。
秦浩明要做的就是從各種細節着手,最終席卷天下。
清理賬目,盤算族産,熟悉人員,安排工作……
這就是秦浩明近一周忙碌的事務。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秦家雖說沒落許久,但畢竟曾經是臨浦的大家族之一。
所剩的資産雖然不多,但是整合起來也是頗為可觀。
“現有族内公田1025畝,上好水田近500畝,山田300畝,其餘的是旱田,産量較少。
公銀尚餘850兩,公糧有200石,竹林500畝,山場800畝,山茶樹300畝……”
每一樣、每一項,柱首秦向東都彙報得很仔細。
曆任族長上位,首先便是清點族産。
畢竟族内公産增加與否,是評判族長是否合格的标準。
而對柱首來說,一本清楚的族産賬目,便是檢驗他是否合格的标志。
賬目不清,驅除秦家;若有貪墨,依照族規是死罪,所以秦向東絲毫不敢大意。
秦浩明坐在寬大的太師椅上,臉上面無表情,心裡盤算着如何合理使用這些資源。
“明哥兒,這幾年天氣一年不如一年,秦家又沒有其他進項,都是靠土裡刨食。
臨浦的兩間鋪子也隻是販賣些農作物,收益不多,尚要族産貼補方可維持。
秦家族産日漸減少,長久以往,必定坐吃山空無以為繼。
老夫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知如何是好?
”
五叔公輩分高,年紀卻不大,明年才花甲。
現在是秦家房長,行使族權,也隻有他可以叫秦浩明一聲明哥兒。
看見秦浩明一言不發,以為他對族産有些質疑,畢竟原來秦家是大戶,急忙開口解釋。
“旱田種稻谷産量不高,改種紅薯卻是剛剛好。
臨浦縣城的兩間鋪子既然不能盈利,暫時打掃幹淨,該做其他經營。
”
秦浩明沉吟片刻,朝負責記錄的甲長秦老三說道。
他并沒有咨詢五叔公和與會其他人的意見,這是原來和他們商議好的條件。
兩年之内,秦浩明所做的事情,明白執行,不明白也執行。
一句話,我的地盤我做主,否則另請高明。
當然也有一個承諾,秦浩明保證族産翻一倍。
其實這個條件對秦浩明來講輕而易舉,但是他沒有多做承諾,秦家不過是他的一個跳闆而已。
他看中的是人,畢竟以同姓皿親的關系為紐帶,在忠誠度上有一定的保證。
這對他前期階段的發展有莫大的好處。
“秦家族學必須馬上建立起來,夫子我來聘請,把祠堂整理清楚當做學堂,這可關系到秦家的将來,刻不容緩。
”
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對秦浩明來講又是最關鍵的一環。
大明的讀書人是很多,可是不好用,這是秦浩明的理解。
他現在是未雨綢缪,能用則用,不能用勞資自己培養總可以吧。
“大善!
如此甚好,秦家之福哇!”
其它安排五叔公有點雲裡霧裡,這一條卻是實實在在說到他的心坎。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秦家要崛起,沒有士子那都是空談。
有秀才公親自關心這件事情,他覺得甚為穩妥。
“另外麻煩三叔幫忙找一家牙行,把臨浦縣城秦家老宅盡快出手。
”
對于被秦向天霸占歸回的老宅,秦浩明沒有一點感情,還不如換成現金實用。
張雲那裡已經沒有現金,秦浩明準備再次招收流民,缺少阿堵物可不成。
秦氏家族和張雲那裡是平行的兩條線,從一開始,秦浩明便打算把他們分開,這樣方便今後的發展。
有些事情,他有自己的思慮。
“明哥兒,秦家主宅是老族長流傳下來的,傳出去也不太好聽,要不要再考慮考慮?
”
秦老三停下記錄,擡起頭問道。
“無妨,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秦家村山清水秀風景獨好,适合讀書習武。
乍然叫我去城裡,恐怕還不習慣呢?
”
涉及到先人之物,秦浩明隻有這樣說才不會引起别人的反感。
果然,大家見他這樣說,想想也是實情,皆默然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