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鐵血鑄新明

第九十九節淺議和談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 2488 2024-01-31 01:13

  第一卷風起于飄萍之末

  崇祯蹙着眉頭不解的看了秦浩明一眼,默然無語。

  意思很明顯,你不是盧象升一手提拔起來的嗎,鞑虜也殺了萬餘,難道反而不贊成他主戰的觀點不成?

  秦浩明坐在椅子上微微前傾行禮,沉思片刻便緩緩開口說道:“皇上,其實和談也罷,主戰也罷,并無絕對的錯與對。

  隻不過是戰略的需要,必須結合自身的實力和當時的具體局勢分析。

  崇祯眼前一亮,若有所思,擡手示意秦浩明繼續說下去,他還是第一次聽到如此新穎的觀點。

  其他朝臣要不是和,要不就是戰,講起理由來,千篇一律,沒有絲毫新意。

  “若是我大明兵精将廣,國内安穩,則誰敢對鞑虜言和,那就是不思進取,甚至可謂之奸臣或者賣國賊。

  可楊學士談議和之時,我大明士卒羸弱,守有餘而攻不足。
況且國内叛賊四起,百姓困苦不堪,故提攘外必先安内。

  在鞑虜條件合适情況下,微臣覺得也不失為一條好計策。

  說到這裡,秦浩明的心裡不禁深深的歎了口氣!

  若是按照原來的曆史,其實和談對大明來講,是利大于弊的明智之舉,并且鞑虜的條件可以說并不苛刻。

  老野豬皮努爾哈赤起兵之初,并沒有抱有頃覆大明問鼎中原的志向。

  隻是希望明朝封其為王,以稱雄于女真各部,進而稱霸東北,号令東北各少數民族而已。

  新野豬皮皇太極的志向亦未超過其父,雖然他鞏固和發展了後金政權的大好形勢,實力大為增強。

  但也一直希望同明朝保持友好,發展貿易,也未想淩駕大明王朝之上。

  既使在攻明次次得手滿載而歸,但和大明議和的心思始終未變。

  在議和條款中也表示可以做到行文中他可以低崇祯一字,甚至接受遵明為正朔。

  在尚未達成議和協議之時,不書天聰年号隻寫幹支。
當其羽翼已豐,多次攻入内地,大明已無法招架之時,他仍然拒絕攻打北京城。

  就包括這次鞑虜的議和條件,秦浩明從盧象升那裡了解到,也隻是承認後清存在,劃出現在鞑虜占有的地區為其統治,封其為王。

  當然這對大明來說确實聲譽上有所損失,但問題是你們有辦法嗎?

  除了聲譽受損外,在秦浩明看來,議和不僅對大明說來有利于備戰,還具有以和制叛、安定遼東之利。

  要知道,鞑虜内部的矛盾同樣不少。

  皇太極繼位之初,後金政權遵從努爾哈赤遺訓,實行四大貝勒“共議國政”,這種體制必然導緻政出多門的矛盾。

  阿敏、代善、莽古爾泰豈是易于之輩,矛盾很快表面化、尖銳化。

  甚至莽古爾泰還公開報怨皇太極,曾有舉佩刀的動作。
包括多爾衮、多铎、阿濟格三兄弟,可謂跟皇太極仇深似海不共戴天。

  還有那些投降的漢人,秦浩明不相信他們心裡就一點想法都沒有,忠心耿耿,難道就不能利用一下?

  隻不過是皇太極手段高明,再加上戰争屢屢取勝,強行壓制而已。

  若是沒有跟大明的戰争轉嫁矛盾,讓他們松懈下來,秦浩明覺得鞑虜内部應該相當熱鬧。

  總之,在鞑虜内部,大明是有機可乘的。
關鍵是要将議和運用得好,說不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即使退一萬步來說,最不濟,總不會像曆史那樣吧!

  “朕也是如此想,所以才會支持楊愛卿,讓他着手此事,奈何朝臣嘩然诋毀,群情洶洶。
唉!
大事幾成,黃口小兒誤國至此!

  秦浩明的話引起了崇祯的感慨,忍不住開口幽幽說道。

  跟在内閣重臣面前不同,崇祯有些話不方便說。
反而是秦浩明,崇祯沒有什麼顧忌。

  一則他覺得秦浩明官職小,對朝局沒有影響力。
二則,他覺得好控制,對付起來也容易,因此沒有什麼顧慮。

  什麼?
支持?

  又把事情推脫到其他大臣身上,真當我是這時代的人啊?

  操!

  聽見崇祯說這話,秦浩明忍不住想爆粗口,可面上還要一副點頭贊同的樣子,真是讓人窩心。

  委實挂不得秦浩明如此,不同于其他時期,在大明議和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若要議和成功,必須要有堅定明确的主張,并拿出有說服力的理論、創造一種良好的輿論範圍。

  同時更需要一個敢于負責的領導人,以制定出全盤的方針及實施計劃。

  恰恰相反,這些基本條件,大明一個都不具備。

  不具備也就算了,最重要的還是崇祯皇帝暖味遲疑、出爾反爾的态度。

  秦浩明雖然對曆史上楊嗣昌害死盧象升一事耿耿于懷,但事情一分為二,在議和的事情和制定策略的長遠目光上,他還是相當敬佩!

  楊嗣昌明知議和将背上千古罵名,但他曾言:“人不肯居其名而臣居之,人不肯擔其責而臣擔之”。

  更有“千見萬見歸于體國之見,千言萬言盡其體國之言”。

  包括陳新甲,當議和之事暴露後,舉朝群起而攻之,皇帝下嚴旨之時,卻“不引罪,反自诩其功”。

  可以說,在對待大明國體的事情上,他們無愧于大明。

  至少比那些對議和多以局外人自居,“事成則分其功,事敗則委之”,抱明哲保身的投機者強上百倍。

  “其實此事有賴于陛下聖心獨斷,和主戰之臣分析透徹。

  若還有不明白事理之人,不妨令其暫時退出朝局,等待局勢平穩再起複也不遲。

  而我大明一手迅速和建奴簽訂和談協議,一手調集大軍争取盡快撲滅李自成、張獻忠等反賊。

  同時發展民生民計,穩定民心方為正理。

  秦浩明違背不了自己的良心,目光清澈平和迎上崇祯詫異的眼神,替楊嗣昌辯解。

  有些事情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無關乎個人感情。

  “那你又為何鼓動盧愛卿殲滅萬餘鞑虜,跟你現在所說的豈不自相矛盾?

  崇祯雙手架在龍椅椅肩,有些玩味的緊緊盯着秦浩明,嘴裡不疾不徐朝他問道。

  PS:感謝書友起點1榮譽會員打賞,不勝感激!
今天還有一更,敬請賞鑒!
故土難離敬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