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好比在瞌睡的時候,突然有人送來了一方軟榻,一個枕頭,倒頭就能入夢,舒坦得一批。
李世民現在就是這種感覺,程懷弼的這封奏疏來得太是時候,在他正在憂心該如何為廢太子脫罪讓他免于朝廷律法與皇室宗族的問诘時,這份承德茶的制茶之方簡直就是一方藥到病除的靈劑。
明天就讓戶部開始以此方為據,大肆制茶,同時也要将李豐李承乾的獻茶之功大肆宣揚,弄得人盡皆知才是最好不過,最好能讓西北的數百萬災民全都知道有這麼一個人為了能讓他們在大災之年不被餓死,犧牲小我,成全大家。
有了這麼一樁天大的功德打底,隻要李承德不再作死造反謀逆,至少在朝廷這邊,他這輩子都算是穩了。
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故意找這樣一個曾經救活過數百萬災民善人的麻煩,就算是皇帝,也要注意影響,否則難擋天下幽幽之衆口。
李世民的心情大好,臉上也不自覺地露出了笑意。
有了這份承德茶制方,廢太子基本上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他這前的所有算計,也終于再次走上了正軌。
程咬金看到李世民的神色變得和緩,心情也一下放松了許多,他故意将承德茶制方放在程懷弼的奏報上面,就是想要讓李世民先開心一下,之後再看到程懷弼的奏報,哪怕有什麼纰漏之處,也能不了了之。
雖然程懷弼的奏報程咬金已然事先審查過一遍,并沒有太多犯忌諱的東西,但是聖心難測,誰知道哪句話會挑撥起皇帝的怒火,還是小心為上。
“皇上,中山郡王還是比較懂事的,為了為聖上分憂,哪怕是一座能下崽的金山,也是說送就送,一片孝心,連老臣都被感動得想要掉眼淚了。
”
程咬金直接拿孝心說事,聽得李世民心中又是一片開懷。
雖然在場的二人心裡都明白,廢太子此刻交出承德茶制方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活命的原因更多一些,但此舉也确實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确實讓李世民的心懷寬慰了不少,說是一片孝心,也說得過去。
李世民動聲感歎道:“承乾這孩子,雖然失憶了,但是孝心未改,還是如之前那般恭孝。
若非半年前他被迷了心竅,斷然不會做出那般大逆之舉。
可是即使當初謀逆之時,他也從未想過要傷了朕了性命,可見在他的心底,這份恭孝之心一直都不曾泯滅,總得來說,他還是個好孩子。
”
這是自當年太子逼宮之後,李世民第一次在朝臣的面前如此吐露心聲,李承乾的謀逆之舉,他雖生氣,卻并沒有相像中的那麼憤怒。
“聖上所言甚是!
”程咬金恭聲道:“中山郡王亦是老臣看着長大,對其品性,老臣亦知之甚深,他雖一時糊塗,但對聖上卻始終恭敬有加,孝心不泯。
”
李承乾确實是個好孩子,但卻絕對不是一個好太子。
當年的逼宮之舉,程咬金在一旁看得很明白,李承乾确實是自己在作死,但是李世民又何嘗不是在暗中推波助瀾?
李承乾雖心存仁孝,但性子軟弱,行事毫無主見,做一個守成之君都多有不如,李世民又怎會把自己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李唐江山交由他的手中?
逼宮之舉,是李承乾自己昏了頭,同時也正合了李世民心中之意願,借此一舉廢掉太子,讓滿朝支持嫡子為儲的臣子都無話可說。
這也是為何事後李世民堅持不取李承乾性命的另外一個原因,對于李承乾,李世民心懷愧疚。
“皇上,”程咬金輕聲提醒道:“之前的聖谕老臣還沒來得及送走,不知……”
“不急不急!
”李世民擺手道:“現在既有承德茶制方,之前的安排就需重新考慮,待朕将這些奏報閱完,再做打算。
”
李世民沒有着急着再拟新的旨意,手中有了承德茶的炒制方法,他們基本上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接下來隻需稍作籌謀,一切就可再度納入他的算計。
程咬金躬身而立,不再多言。
李世民快速掃過程懷弼的奏報,知曉晉陽公主與李豐滿已将秘旨的事情告于程懷弼知曉,不由微微點頭,沒有了劉英的幫襯,他們人單勢孤,确實需要再重新找一個可信又有一定實力的人來幫襯,整個涪川,也隻有程懷弼這位右金吾将軍最為合适。
程懷弼是盧國公三子,平素隻管軍務,不參朝政,斷然不會是幕後謀害廢太子的主謀,自無須懷疑。
晉陽公主與李豐滿能夠直接找上程懷弼,确實是明智之舉。
事實上,李世民之前交給程咬金的那份聖谕之中也有這個意思,現在正是不謀而合,李世民當然不會怪罪。
兩封奏報,中間隻隔了兩三個時辰,李世民自然能夠分辨得出,程懷弼定是在劉英身死之後才從晉陽公主或是廢太子的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否則也就不會有第一道奏報了。
這很好,說明兩個孩子在事前并沒有違背他的旨意。
也說明程懷弼忠心耿耿,在事發的第一時間就向他這裡發送了奏報,是個值得信任的好同志。
很快,将程懷弼的奏報看完,李世民将之放到一邊,目光轉向了剩下的那兩封家書之上。
一封是晉陽公主所書,一封是皇長孫女李輕寒所書,要先看哪一個呢?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李輕寒的書信上,雙手卻将晉陽公主的書信先取了過來。
這是他的皇長孫女第一次給他這個皇爺爺寫的信,李世民不想太早打開,決定将之放到最後再慢慢觀看。
這多少有點兒近鄉情怯的意思,明明心裡着急挂念得要死,可是真要見了,卻又有些退縮緊張。
“父皇萬安:兒臣在涪川一切都好,父皇萬勿挂念……”
“……劉英包藏禍心,現已身亡,兒臣懷疑他是受人指使,想要借父皇的旨意置大兄于死地,實在是罪大惡極,不可原諒,望父皇能夠明察秋毫,萬勿被劉英誤導,兒臣可以證實,大兄身份無誤,不存在冒充一說,之所以在人前承認,也隻是遵從父皇的旨意而已……”
“……”
揚揚灑灑數千言,晉陽公主将這段時間在涪川所發生的一切做了詳細叙述,期間自少不了為李豐滿狠說了一頓好話。
李世民輕輕點頭,對于自己的女兒他還是較為信任,有了晉陽公主的佐證,心中對于李豐滿的最後一點兒懷疑也慢慢地開始消散。
在看到晉陽公主的書信之前,李世民也曾起過疑心,劉英之所以要執意斬殺李豐滿,有沒有可能并不是他人指使,而是他确實發現了李豐滿的真實身份,發現李豐滿确實是在假冒廢太子,所以才一時公憤而要取了李豐滿的性命?
這種可能性雖然不大,但卻也不是完全沒有,皇室皿脈不容有錯,哪怕是再小的一種可能,也不能完全忽略。
所以,李世民心中已然有了讓王朝暗中再排查一遍的打算。
現在,晉陽公主的書信來得正是時候,直接就打消掉了李世民心中的疑慮。
小兕子自幼便與廢太子親近,是屬一母同胞,對于廢太子較為他人更為熟悉,自是不可能會認錯。
既然連她都已确定了李豐滿的身份,李世民自然不會再過多懷疑。
另則,劉英再牛逼,他還能牛逼得過王朝那個暗衛副統領?
連一直呆在李豐滿身邊負責監視護衛的王朝都沒有對李豐滿的身份提出異議,劉英才去幾天,就能确認自己查明了真相?
相比于劉英這個幾乎沒有出過皇宮的内侍總管,李世民顯然還是更相信王朝多一些。
現在又多了晉陽公主的佐證,劉英完敗。
心中沒了疑慮,李世民的心情變得愈發地輕松起來,收起晉陽公主的書信,目光不由又落到了李清寒的書信上來。
“皇爺爺萬安:孫女兒清寒在這裡給皇爺爺磕頭了,一别半載,孫女兒甚是想念皇爺爺,皇爺爺,您也想清寒了嗎?
”
一開頭,就直戳李世民的淚點,李二的眼眶一下就紅潤了起來。
好孩子,皇爺爺也很想你啊!
笑中含淚,既喜且悲。
這是李世民現在心情的真實寫照。
“……一路跋涉,終到涪川,阿爹整日酗酒,一喝醉就胡言亂語,說自己有愧皇恩,對不起皇爺爺,對不起皇奶奶,哭得一塌糊塗,孫女兒們也跟着一起哭……”
“……從長安帶來的财物逐漸消耗了個幹淨,家中少有餘糧,整日都隻能以窩頭度日,幾月都不聞葷腥,不隻阿爹變得瘦骨嶙峋,孫女兒們也一個個都瘦得皮包骨,每天肚子餓得咕咕叫,隻能多喝些水才能好受一些,皇爺爺,那段日子是府裡最難熬的日子,清寒好餓,思語思琪豆豆還有小弈都好餓……”
“……阿爹失足落水,記憶全失,之後便性情突變,不再酗酒,不再自卑自棄,而是開始想着怎麼養家糊口,怎麼讓孫女兒們不再餓着肚子,清寒很高興阿爹這樣的轉變,清寒喜歡這樣的阿爹,請皇爺爺不要再怪阿爹了好不好?
您以前就常常教導清寒,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現在阿爹已經知錯了,您能不能原諒他……”
“……刺客,皿,好多的皿,後院裡的雨水全都染成了一片紅色,皇爺爺,輕寒害怕極了,那些刺客全都拿着刀劍沖向阿爹,實在是太可怕了。
”
“阿爹如何死了,輕寒該怎麼辦,弟弟妹妹該怎麼辦?
現在好不容易才吃了上幾頓飽飯,過了幾天安穩日子,為何會有人要來破壞?
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皇爺爺,你能來救救我們嗎?
您是皇帝,是天下共主,隻要您一句話,應該就沒有敢再來找我們的麻煩了吧?
”
李世民的眼圈越發紅潤,有悲憤,有憐憫,有自責,雖然之前晉陽公主已經對廢太子在涪川的處境有過一些描述,但是卻遠沒有小清寒所述這般詳盡。
小清寒以一個孩子的眼光與筆觸來描述他們在涪川的日子,不加修飾,簡單直白,這樣反而顯得更加真實,更能打動人心。
李世民仿佛看到了一個幾個身形消瘦的小丫頭被餓得面黃饑瘦,看到别人家煮的肉湯而不停地吞咽着口水。
又仿佛看到,小輕寒一個人躲地牆角,親眼目睹着一聲刺客們對她阿爹的行刺,鮮皿淋漓,皿肉紛飛,小丫頭被吓得瑟瑟發抖,無依無靠。
原來,這半年以來,他們在涪川的日子竟過得如此凄苦!
李世民的耳邊仿佛聽到了一個稚嫩的童聲在顫聲向他呼喚:“皇爺爺,我好慘!
快來救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