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季漢再起

季漢再起 第一百零六章 曹操屠城糜竺獻計

季漢再起 汾江居士 2940 2024-02-11 01:17

  應劭手下軍士見到書信,心知事情重大,急忙報告曹操。

  曹操接到書信,展開一看,放聲大哭,昏倒在地。

  衆人急忙救醒。

  曹操切齒道:“陶謙縱兵殺我父親,此仇不共戴天!
我今起大軍,洗蕩徐州,方雪我心頭之恨!

  其實,曹操早就對陶謙不滿,徐州富裕之地更是眼紅耳熱,如今父親、家人被陶謙部下害死,如何不趁機起兵複仇呢?

  曹操令全軍戴孝,樹起“報仇雪恨”大旗,切齒道:“必用徐州之皿,洗盡喪父之下。
”留下荀彧、程昱、曹仁領軍三萬守兖州,盡起大軍,令夏侯淳、于禁、曹洪為先鋒,殺奔徐州,所過之處,城池盡毀,百姓戮盡。

  消息傳開,天下嘩然。

  賢人名士不忍見徐州百姓慘遭凃毒,紛紛前往勸阻,

  原九江太守邊讓,與陶謙、曹操相熟,聽到徐州有難,去信曹操,不要枉殺百姓,曹操不理。
邊讓又氣又怒,自組家奴、鄉勇五千來救徐州。

  曹操大怒,令夏侯淳半路截殺可憐邊讓,一腔仁義,化作袅袅炊煙,五千烏合怎是夏侯淳的對手?
一擊即潰,邊讓也被亂軍殺死。

  離開曹操的陳宮,此時擔任東郡從事,聽到此消息,驚怒交加,連夜來見操。

  曹操知是為陶謙作說客,本不想見,又卻不過舊恩,隻得請入帳中。

  陳宮說:“明公以大兵臨徐州,報尊父之仇,所到盡殺百姓,實在有傷天理。
陶謙乃仁人君子,并非好利忘義之輩,尊父遇害,實在令人悲痛。
這是張闿一人之惡,不是陶謙有意造成。
況且徐州之民,與明公有什麼仇呢?
殺之不祥。
望明公三思而行。

  曹操大怒:“公昔年棄我而去,現在有何面目又來相見?
陶謙殺我一家,誓當摘膽剜心,以雪吾恨!
公雖為陶謙遊說,不過我并不想聽!
”陳宮含怒退出,歎到:“我也沒有臉面去見陶謙了!
”于是策馬投陳留太守張邈去了。

  曹操大軍所到之處,殺盡百姓,發掘墳墓,搜盡陪葬财物。

  陶謙在徐州聽到曹操暴行,仰天痛哭:“我有罪于天,緻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難!
”聚集衆将謀士商議。

  徐州都尉曹豹道:“曹兵既至,豈可束手待死!
我願領兵破敵。

  陶謙撥三萬精兵給曹豹為前鋒,自帶五萬為後衛去迎曹操。

  遠遠望見曹軍如鋪霜湧雪,中軍豎起白旗二面,大書“報仇雪恨”四字。
軍馬列成陣勢,曹操縱馬出陣,身穿缟素,揚鞭大罵。
陶謙出馬陣前,欠身施禮道:“我本想結好明公,這才派張闿護送。
不想張闿賊心不改,導緻慘事發生,我深表悲痛。
我願揖拿元兇,為明公報仇,還請明公退兵,請不要傷害無辜百姓。
望明公明查。

  曹操大罵道:“老匹夫!
殺我父親、家人,還敢胡言亂語!
誰與我生擒老賊?
”夏侯淳應聲而出,陶謙退入陣中,夏侯淳趕來,曹豹挺槍躍馬,前來迎敵。

  兩馬相交,不過幾十回合,曹豹不敵退走,陶謙隻得棄彭城而退保郯城。

  陶謙入城後,再次招集衆人商議,淚流滿臉道:“曹賊兵多勢大,難以抵抗,我不忍曹賊屠殺無辜百姓,我願自縛前往曹營,任其處置,隻要能救徐州百姓之命。

  一人出言道:“陶公久鎮徐州,人民感恩。
現在曹兵雖然勢大,卻無法即刻打破郯城,隻要陶公與百姓堅守勿出,某雖不才,願施小策,教曹**無葬身之地!
”衆人大喜,急問有何妙計。

  原來獻計之人,東海朐縣人,姓糜,名竺,字子仲。
此人家世富豪,傳言:糜竺曾前往洛陽行商,乘車回家途中,路上遇到一位美婦。
美婦求糜竺車載一程,糜竺将馬車讓予婦人坐,自己下車步行。
婦人請糜竺同車,糜竺不能拒絕,上車後端坐不動,目不邪視。
走了幾裡裡,婦人告辭離去。
臨别前對糜竺道:“我乃南方火德星君,奉玉帝令,燒毀你家,感謝你對我以禮相待,故此告訴你。
你可速回,搬出财物,我今夜當來。
”說罷轉眼不見。

  糜竺大驚,飛奔到家,将家中所有盡數搬出。
這晚果然廚中火起,盡燒其屋。

  糜竺火德星君之恩,從此廣舍家财,濟苦救貧,後來被陶謙聘為别駕從事。

  糜竺獻計道:“某願親往北海郡,求孔融起兵救援;更得一人往青州田楷處求救。
若二處軍馬齊來,操必退兵。

  陶謙大喜,書信二封,問“帳下誰人敢去青州求救。
”一人應聲願往。

  衆人一看,此人姓陳,名登,字元龍,廣陵人。
陶謙大喜,将書信交給二人,囑其快去快回,自己率衆死守郯城。

  北海相孔融,字文舉,孔子第二十世孫,曾任虎贲中郎将。
孔融在董桌把持朝政,決意皇帝廢立之事上,處處事事,以大義規勸董桌,董桌極為不耐。
當時北海黃巾正盛,董桌收生一計,薦舉孔融為北海相,前來治理、教化北海。

  孔融為人急公好義,接到陶謙書信,對曹操所為極為憤慨。
整軍備武準備前往徐州馳援,

  正在此時,黃巾餘部管亥帶兵十萬前來借糧,大叫:“不借糧就攻破城池,皿洗北海。

  孔融大怒道:“我本朝庭重臣豈能與賊同流,不借。

  管亥大怒,帶十萬大軍日夜攻城。

  孔融命武安國守城,等待管亥自退,自己帶糜竺在太守府飲酒。

  這天,都尉武安國剛打敗了黃巾軍的二次進攻,正在城上巡視,突見遠處一騎突來,直奔城下,大叫開門,随後有黃巾軍趕來,返身再次沖殺,将黃巾軍殺退,再次來到城門下。

  武安國高聲問道:“來将何人?
”來人大叫:“東萊太史慈奉母親之命特來相助孔北海。

  武安國一聽大喜,開門請進。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自幼好學,在鄉中有勇名,精騎射,曾為東萊奏曹史,因東萊郡與青州刺史不和,刺史因一事向朝庭上表郡守之過。
郡守害怕受到朝庭處理不公,派太史慈前去洛陽申辯。

  太史慈接到郡守批令後,日夜兼程,在州中小吏之前趕到洛陽,借故欺騙小吏,将奏章損壞,自己則将郡中奏章遞上了朝庭,郡守的意見得到了重視,名聲大振,

  太史慈擔心刺史報複,逃往遼東避難。
孔融就任北海相後聽到太史慈之事,十分稱奇,對太史慈的行為頗為贊賞,知道太史慈老母一人在家,時常派人資助一些錢财。
北海被黃巾軍圍困,太史慈剛自遼東回來,母親讓太史慈前來相助北海。

  太史慈見過孔融,拜謝對其對母親的照顧之恩,請求帶兵退敵。

  孔融說:“孔壯士雖然勇武,奈何黃巾軍勢大,恐非其故,可惜無人能出城搬取救兵。

  太史慈道:“不知大人欲往何處求救?

  孔融道:“平原相劉備,世之英雄,為人仁慈、有信義。
如能求他,必來相救,可惜無人能突圍送信。

  太史慈高聲道:“草民願意前往!

  孔融道:“黃巾軍圍困嚴密,極難突圍。

  太史慈傲然道:“雖有千軍,草民也不懼,草民願往。

  孔融道:“即如此,路上小心!
”随後書信一封交給太史慈。

  太史慈收起書信,告辭出府,與都尉武安國商議突圍之事。

  一連兩天,太史慈,一人雙馬突出城門後,遇到黃巾軍攔截,就以弓箭相射,射完即回。
到第三天,黃巾軍以為太史慈仍與昨天一樣,射完即完,不在堅守。
太史慈趁此機會闖陣出營,黃巾軍慌忙阻截,被太史慈一連射倒多人,破營而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