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漢侯

第193章

漢侯 瀟騰 4696 2024-08-29 11:20

  家人子入宮後,由長樂宮遣人教導,王太後根本插不進手。
因劉徹和窦太後早有默契,王娡心有不甘,仍無計可施。

  唯一值得高興的是,田蚡送來消息,尋到的美人已盡數入宮。
待家人子學成規矩,以王娡太後的身份,設法讓其見到天子,算不上難事。

  可惜王娡并不曉得,這幾個美人是田蚡尋到不假,背後卻有淮南王女劉陵的影子。
擇選的宦者早得旨意,訓導的宮人也奉密令,時刻對其嚴加“看顧”。

  在劉徹對淮南王動手之前,人會留在永巷,造成蒙混過關的假象。
然而,打上“探子”标簽,注定囿在冷僻處,無法送出消息,更不會送到天子面前。

  無需刻意尋找錯處,宮内美人何其多,沒有傾國傾城之姿,又不小心得罪教導宮人,明裡暗裡被打壓,老死在永巷都不稀奇。

  “卯時正起身,不得延誤。

  入宮的良家子中,上家人子和中家人子皆視鬥食,雖不在妃嫔之列,地位卻高于尋常宮人。
發下絹衣,賞賜佳肴,均先于下家人子。

  宮人教導規矩,對上、中、下三等家人子有所區分,态度存在明顯不同。
對容貌嬌豔、身段妖娆,或是父兄有爵的上家人子,總留有幾分客氣。

  這一切,下家人子們看在眼裡,卻是敢怒不敢言。

  她們常會因學得不夠快被宮人喝斥,犯錯甚至會被責罰。
衛子夫再是恭順,因身份被人看低,即使宮人不找茬,同處一室的家人子也會對她撒氣。

  一夕之間,她仿佛又回到平陽侯府,母為家僮,自己被人呼來喝去的日子。

  夜裡躺在榻上,揉揉發腫的腳踝和膝蓋,想到入宮來遭受的種種,衛子夫未嘗不感到後悔。
但事已至此,後悔也于事無補。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向上爬,不惜一切代價。

  可她忽略了一點,入宮的家人子,哪個不想得到天子寵幸,富貴加身?

  家世不顯,無傾城之貌,身後亦無背景,唯一能依靠的親弟,如今業已離心。
如苦守永巷數十載,青絲熬成白頭的宮人一般,衛子夫的期盼,或許終将是大夢一場。

  風卷過永巷,飒飒作響。

  冷月高懸天際,銀輝灑落漢宮。

  漫漫長夜,不知多少佳人輾轉難眠,夢中垂淚。

  長樂宮内,此刻卻是燈火通明。

  因匈奴來使,劉徹召臣子議于宣室,膳食皆由宮人奉上。

  華燈初上,宣室的門依舊未開。
宮門将閉,方見衛绾、窦嬰、直不疑和王恢聯袂走出。
趙嘉、魏悅和韓嫣幾人仍留宮内,想必是要和天子徹夜長談。

  劉徹不至椒房殿,陳嬌索性也不回去,留在長樂宮陪伴窦太後。

  哺食之後,倡家奏出新樂,讴者唱新曲,俳優侏儒使盡渾身解數,隻為博窦太後展顔。

  漢時的倡家專指樂人,和唐以後的含義截然不同。
非是如此,館陶也不敢選倡家女進獻,更不可能給她們改籍。

  俳優手舞足蹈,伴着歡快的樂聲,講出諷喻的趣事,并模拟各種鳥鳴獸吼,終将窦太後逗笑。

  “賞!

  宮人捧來銅錢絹帛,樂人、讴者和俳優一同伏身領賞,其後随宦者退出殿外。
和表演時不同,行動間未發出半點聲響,腳步聲都輕不可聞。

  待衆人退下,宮人重燃熏香。

  窦太後靠在榻上,以蜜水滋潤喉嚨,道:“嬌嬌,再有半月,永巷那邊該教完規矩。
你是如何打算?

  “我聽大母的。
”陳嬌笑道。
神态和語氣均無半點勉強,好似在說稀松平常的小事。

  “不能太上心,容易和天子離心。
也不能不上心,難保被人鑽空子,出慎姬之輩。

  窦太後所言的慎姬,是文帝寵妃,貌美能歌舞,被封為夫人。
最得寵時,甚至能和窦太後同席而坐。

  “慎姬貌美恭順,太宗皇帝甚愛。
封夫人後,對我十分恭敬,對薄太後更是孝順。
”窦太後微合雙眸,臉上依舊帶笑,卻令人脊背發冷,“恭順敬服,溫厚孝順,挑不出半點錯。
隻可惜無子無女,不能再進一步。

  陳嬌沒出聲,細品窦太後所言,神情漸漸變了。

  “嬌嬌,記住我今天的話,漢宮中的女人,多有兩張面孔,表面再溫順,也不會缺少野心。

  “貌美驕縱如栗姬,得寵也不足為慮。
稍微動一動手腳,就會令其死無葬身之地。
你母被權利迷眼,看錯王娡,好在沒蠢得徹底,這次送進來的大多如此。

  “最難掌控的是表面溫順恭良,讓人挑不出半點錯,背後卻不缺算計。
如王娡一般,總能抓住機會,讓自己再進一步。

  “大母,永巷内也會如此?
”陳嬌道。

  “會。
”窦太後斬釘截鐵,“嬌嬌,你為皇後,身後有窦、陳兩家,這是你的利,也是不利。
天子現下需要窦氏和陳氏,為的是打壓諸侯王,收回鹽鐵和鑄币之利。
等到這一切結束,你要面對的艱難甚于我當年,更甚于薄氏。

  “請大母教我。
”陳嬌靠向窦太後,柔聲道。

  “看過鬥獸嗎?
”窦太後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話鋒一轉。

  “鬥獸?

  “犬、雉皆能鬥。
囚于籠,以命相搏,勝方能得食水,敗則命喪,更會落入人腹。
”窦太後撫過陳嬌發頂,沉聲道,“你要做的不是親身參與,而是做觀鬥之人,手持荊條,掌控局勢,讓其生,其便生,讓其死,其便死。

  說到這裡,窦太後頓了頓,道:“隻要窦、陳兩家俱在,你母不犯糊塗,縱我不在,看在親緣的份上,天子仍會善待于你。

  “大母,若我無子該如何?

  “無妨。
”窦太後輕聲笑道,“薄氏無子,照樣穩坐後位。
不是薄家倒了,先帝有意,王娡未必能如願。
天子年少,早晚會有孩子。
挑一個合眼緣的養在身邊就是。

  另有一點,窦太後沒有立即告訴陳嬌。

  劉徹年不到二十,依父祖年齡推測,若是不出意外,春秋至少還有三、四十載。
最先誕下皇子的宮妃,未必真能笑到最後。
生下天子長女,反倒更能安享富貴。

  殿内燭火通明,焰心搖曳,僅有淡淡餘香,始終無半絲煙氣。

  陳嬌靠在窦太後榻邊,嬌顔帶笑,輕聲細語,眉心漸漸舒展。

  建元二年,八月

  苦候将近一月,匈奴使臣終得漢天子召見,遞送國書,言明和親之意。

  劉徹沒有馬上做出回答,表現出幾分猶豫,貌似要詢問臣子意見。

  看到漢家天子這番表現,匈奴使臣愈發笃定,長安不會拒絕和親,美人、絹帛和糧食唾手可得。

  回到下榻處,正使命随員寫成書信,放飛帶來的黑鷹。

  黑鷹飛出長安不久,即被一隻金雕攔截。
使臣的書信轉眼送到天子案頭,宣室内傳出一陣大笑。

  翌日朝會,群臣再議和親之策。

  大行令王恢率先起身,奏禀道:“臣聞先秦之時,代國狹小,然國人皆兵,得養老、長幼,倉廪常實,國庫豐腴,匈奴不輕侵也。
今以陛下之威,海内統一,然匈奴侵盜不已,臣竊以為無二策,擊之為上!

  王恢話落,韓安國起身禀奏,出擊匈奴實為必要,但不能操之過急。
需仔細謀劃,做到計出萬全,謀無遺谞,方能予敵重擊。

  繼兩人之後,郎中令石建、太仆公孫賀、内史鄭當時先後奏禀,附議出擊之策,僅在出兵時間上存在分歧。

  “縱然心細如發,難保百密一疏。
戰機當前,握有精兵強将,不能披堅執銳,金鼓齊進,要等到戰機逝去,匈奴退回草原再扼腕頓足?

  王恢出身燕地,在邊郡為官數年,沒少同匈奴打交道。

  在他看來,同匈奴交鋒最需要把握戰機,盡速出擊。
運籌帷幄固然不錯,但過于謹慎,不能在匈奴察覺前發兵,九成連敵人都找不到,遑論縱橫馳騁,斬兵挾将。

  “匈奴使臣明求和親,至長安一月,繼續拖延,難免出現疏漏。
若不然,莫非要準其所請,送女入草原?

  王恢火力全開,誰上來怼誰,戰鬥力着實驚人。

  見鋪墊得差不多,衛绾、窦嬰和直不疑先後發聲,為大行令王恢站場,當殿道出匈奴大軍南下,這一戰不是想不想打,而是必須打。
為将主動權抓在手裡,動作必須快,快到讓匈奴無暇反應,直接踏入圈套。

  知曉匈奴大軍距邊郡漸近,韓安國等再無異議。

  歸根結底,對于草原上的惡鄰,漢朝從上到下都是主戰派,僅是在戰機的把握和兵略上稍有分歧。
要和匈奴真刀真槍開戰,有一個算一個,都會撸起袖子抄刀子上,連丞相衛绾都不例外。

  戰略定下,飛騎馳出長安,邊郡抓緊調兵。
正卒之外,數萬材官受到征召,發下堅甲、弓箭和長刀,分批奔赴馬邑。

  為免匈奴發現,歸降的胡部仍留在原地,做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樣子。

  事實上,除須蔔力這般死心塌地抱漢朝大腿,回到草原就要被宰的胡人之外,各部對漢軍張開的口袋一無所知。

  羌部和鮮卑部發現邊地征調青壯,以為是要防備匈奴秋後來劫掠,并沒往深處想。
甚者,擔憂匈奴搶不到漢人就會來搶自己,各部有志一同幫漢軍瞞下消息。

  原因很簡單,漢軍增多,戰鬥力增強,作為背靠漢軍的自己,自然也會更加安全。

  與此同時,一個名為聶壹的商人帶着大批貨物進入草原,遇上親率大軍南下的軍臣單于,獻上貨物之後,盡述自己被邊郡官員欺壓。

  “仆仰慕大單于威嚴,願為間。
”聶壹聲淚俱下,表演得十分投入,更僞稱身上有胡人皿統,在邊地受盡為難。
哭訴之間,将一個得罪邊郡官吏,備受欺壓的苦主演繹得活靈活現。

  “仆出身馬邑,知縣内馬場、畜場和谷倉,手下有二三勇壯,如大單于肯收留,願潛回縣内,殺縣令,開城門,迎大軍!

  對于聶壹的投誠,軍臣單于很是心動。

  中行說留在茏城,為軍臣單于守住老巢,随他南下的謀士性情貪婪,立功心切,聽聶壹提到馬邑縣内種種,都勸大單于接受這份投誠。

  在他們看來,十萬匈奴大軍,又是軍臣單于親自率領,王庭四角拱衛在側,足以橫掃強敵,碾壓漢軍。

  唯有伊稚斜提出異議,奈何胳膊擰不過大腿,帳中衆人皆被利益迷眼,一緻同意壓向雁門郡,他的聲音很快被淹沒,提出再多疑慮也無濟于事。

  建元二年八月底,匈奴大軍逼近雁門郡

  雁門太守郅都調集大軍,在要塞和城下層層設伏,做出決死的姿态。

  遊騎探回情報,於單當面譏諷伊稚斜:“漢人的圈套?
如果真是圈套,沿途不該布重兵,當引我等去馬邑!

  伊稚斜面沉似水。

  越接近目的地,他的預感越是強烈。
等在前方的不會是牛羊絹帛,很可能是漢軍張開的口袋。
無奈大單于不肯聽取他的意見,一味向前進發。

  明知會死還要往前,伊稚斜掰斷箭矢,恨不能違背大單于的命令,直接率麾下調頭。

  長安之地,趙嘉等人整裝待發,即将奔赴邊郡。

  四營将兵均一人三馬,出長安之後,将日夜不停。

  役夫隊伍中,除朝廷征召的商賈、贅婿,不少是主動從軍,其中就有衛青的長兄衛長子,以及祖上曾為侯爵家将,想要戰場立功的青壯。

  為節省時間,在出發之前,趙嘉一肩扛起四營後勤,帶着文吏和書佐準備物資,并調集營内工匠對大車進行改裝。

  一切準備就緒,大軍出發之日,天子親至城外相送。

  金雕乘風而起,直擊長空。

  漢旗被風撕扯,獵獵作響。

  萬名漢軍身披黑甲,以長兵頓地,刀鞘敲擊臂上圓盾。

  劉徹舉盞飨軍,四營齊喝,千秋萬歲之聲不絕于耳。

  “朕期大軍旗開得勝!

  “敬諾!

  漢軍躍上馬背,組成黑色長龍。
在蒼涼的号角聲中,在飄揚的漢旗之下,如滔滔洪流,洶湧向北。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