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換婚病危世子,她一胎三寶赢麻了

第424章 鎮國侯大義

  南面的幾個州府都遇到大小不等的洪災。
其中有三個州災情嚴重。

  良田被洪水淹沒,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的家園被摧毀無數。

  早朝上,皇上在金銮殿上來回踱步。

  前兩年因為戰争,銀錢都緊着戰場上,結果河道的修整就懈怠了。

  結果一遇到洪災,就頂不住。

  “各位愛卿,現在三個州,同時受洪災,百姓無處可躲,隻能遷移到高處,但他們現在無米無房,天還在下雨。

  良田被淹,眼看着就要秋收,結果一場大水,莊稼全被沖入水中。
這是近五十年來遇到的最大洪災。
如今國庫空虛,災情緊急,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最關鍵是國庫無銀,皇上想救災,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殿内一片沉寂,衆臣面面相觑,無人敢輕易開口。

  誰都知道國庫無銀。

  皇上掃視着衆朝臣。
一個個都眼觀鼻,鼻觀心。

  “怎麼?
無人有良策?

  “皇上,國庫無銀,但其他州府還有存糧,先調糧救濟災民,至于銀錢的事,再商議吧。
”趙丞相作為百官之首,第一個站出來。

  有了他開口,接着就有好幾個官員開口。

  調哪些地方的糧,派誰做欽差,再安排太醫前去救治因洪災而染病的災民等。

  都是老套說詞。

  ”皇上,臣願捐資兩萬銀,資助災區。
“靖王等大家都各抒己見後,第一個站出來說要捐款。

  有了他帶頭,太子也站出來,也捐兩萬。

  其他一些勳貴見此,也不得不站出來認捐。

  上一次為戰事籌錢,就因大家沒主動,吃了一頓“美味的”面條,這次就得主動點。

  皇上看到朝臣們的主動,心裡是安慰的,但靠他們捐的那點錢,根本不能解決問題。

  隻是杯水車薪。

  一個早朝,除了商量出調糧和捐款外,再無其他。

  散朝後,太子和靖王以及幾個重臣被叫到禦書房,進一步商議。

  而今日王爺正好沒去上朝,但也被皇上派了人來叫去。

  而餘元筝上完課回到王府,就收到一封華香玲讓人送來的信。

  立刻拆開來看。

  驚得餘元筝雙手顫抖。

  “......

  此次洪災之慘烈,實非言語所能形容,若非親身經曆,我亦難以相信世間竟有如此劫難。

  自上月末起,連日暴雨,并伴有暴風,江水暴漲,堤壩不堪重負,終在深夜決堤。

  洪水如猛獸般席卷而來,頃刻間淹沒了大半縣城。

  良田盡毀,房屋倒塌,百姓哭喊奔逃,卻無處可避。

  夫君帶領縣衙屬官,雖盡力組織疏散,奈何水勢太急,多少百姓未能及時撤離,被洪水沖走,生死未蔔。

  如今,江清縣已成一片汪洋,高處雖暫可栖身,但災民們無衣無食,饑寒交迫。

  更令人憂心的是,洪水過後,疫病開始蔓延。

  每日皆有百姓因饑病而亡,哭聲不絕于耳。

  我與夫君雖竭盡全力,卻因物資匮乏,難以施救。

  眼見百姓受苦,心如刀絞,卻無能為力。

  元筝,此次洪災之慘,實為江清縣百年未遇。

  百姓流離失所,家園盡毀,秋收無望,來年生計更是無着。

  國庫無銀,此事我知。

  我更知你主意多,特寫此信來,請施以援手,救江清縣百姓于水火之中。

  ......”

  餘元筝匆匆看完信,心裡擔憂不已,香玲可是懷着身孕啊,遇到此難,她要是擔憂操勞過度,孩子還怎麼能安然無恙?

  一時之間,餘元筝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這時上官子棋從外面進來,看到夫人如此神情,心裡一緊。

  “怎麼了?

  餘元筝呆呆地看向他,把信遞給他看。

  上官子棋看後,也大吃一驚。

  “怎會如此嚴重?
”上官子棋也不可思議。

  他也沒去早朝,不知道有如此嚴重。

  “夫君,我擔心香玲嫂嫂會出事,我想幫幫她。
”餘元筝都不用多加考慮就做出決定。

  “你想怎麼幫?

  “派人去接她回來。

  “隻是如此?
”上官子棋挑眉。

  這事估計慧甯長公主就會安排人去接,根本用不着他們。

  “國庫無銀,而我有銀,我把錢都借給皇上,先解當前的燃眉之急。
反正我們那些錢,現在也用不上,對于我們來講,目前隻是個數據。
等以後國庫有錢了,再還我們就是。
”餘元筝此時很大方。

  “夫人,我們捐二十萬吧,借給國庫八十萬兩。
這些足夠皇上赈災。
”上官子棋說出自己的意見。
同時露出欣賞之色。

  夫人這麼大方,說明她大義,在國難面前,以救國為先。
也說明她已完全抛卻了前世,把大魏當自己生長的地方,心有家國的忠義女子。

  如此優秀的女子,是他的妻,他何其有幸。

  “也行,你說皇上會不會說我們是奸商?
”餘元筝有點不好意思。

  能拿得出這麼多錢的,估計全國也就他們夫妻了。

  而她就是靠藥鋪賺百姓的錢,雖然她的藥價格适中,但别人不知道。

  還有從南蜀得來的那一大筆。

  萬一讓人給她蓋這麼一大頂帽子下來,她就得不償失了。

  她還想繼續賺錢呢。

  她還有好多事還沒開始辦,第一家醫院都還沒開始營業。

  “不會,以你對大魏的貢獻,無人敢妄議你的是非。

  “走,我們現在進宮,父王到現在也沒回來,估計他們還在商量。

  夫妻倆換了身衣服,餘元筝着男裝,以鎮國侯的身份入宮。

  果然如他們所料,禦書房裡還在商議。

  “臣參見皇上。

  “免禮。
”一看到他們夫妻來,皇上收起剛才的愁容。

  “謝皇上。
皇上是不是在為救災的事發愁?
”餘元筝直接問道。

  女子本不可幹政,但現在她一身男裝,誰也不敢說她的不是。

  “哎,是啊。
因戰事,把錢都花在了前線,導緻這幾年無錢用于修繕河堤,又加上今年的洪水是幾十年來最大的一次,才引發洪災,還有暴風也吹毀不少房屋和莊稼。

  皇上知道他們夫妻來肯定也是為了此事。

  估計他們有好主意,所以說得更明白些。

  主要是說給餘元筝聽。

  他知道餘元筝的本事。

  “皇上,臣沒别的本事,就會些醫術。

  這些年,臣做了些藥丸賣,賺了些錢,所以當此大災面前,臣作為大魏的一份子,願替皇上分些憂。

  把臣賺的錢先給戶部用,解當前的燃眉之急。

  臣與世子商量了一下,給戶部一百萬兩,其中二十萬算我們為百姓捐資,八十萬算借的,等以後大魏緩過勁兒來,再還給臣。

  畢竟那錢是臣一點點賺來的,是要給孩子們準備聘禮和嫁妝的。
”餘元筝微笑着說明來意。

  皇上聽了,久久無法回神,以為自己聽錯了。

  而其他幾位大臣也愣住了,沒想到鎮國侯如此大義。

  “哈哈.....,好好好,真不愧是朕親封的鎮國侯,你不但是榮王府的福星,更是我大魏的福星。
戶部尚書,即刻安排人與鎮國侯接洽,簽訂借款協議。
”皇上高興地大笑出聲,對餘元筝大加贊賞。

  “臣領旨。
”戶部尚書應得格外響亮。

  沒想到鎮國侯這麼富有,以後是不是考慮考慮把家裡的小孫女好好培養培養,看能不能嫁進王府。

  “皇上,臣還有一個建議。
”餘元筝想了想說道。

  “哦?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