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6章 夏涼被上市,風靡津市
那幾個人出去後對着外面的村民不知說了什麼,過了一會兒外面村民漸漸散開了。
有幾個明顯能看出不大情願,但最後還是離開了。
半個小時後,考試結束。
所有應聘人員把考卷交了上來,蘇舸将卷子收攏在一起,拿去交給了盛啟晖。
“剛剛外面怎麼了?
是村民過來鬧事嗎?
”
蘇舸大概聽盛啟晖提起過,說是楊安村有一部分村民對這次招聘不滿,有人挑刺要鬧到廠裡來。
盛啟晖接過卷子,“那些人是來鬧事的,不過好在都勸走了,沒發生啥大事。
”
蘇舸好奇,“你是怎麼勸走的?
我看楊副廠長領着幾個村民進了車間。
”
盛啟晖微微一笑,“他們不是反對我們招聘卡學曆麼,我就讓他們出幾個人,跟着楊副廠長去車間看看新買的那條生産線,順便讀一讀說明書。
我告訴他們,隻要能按照說明書操作儀器,可以不看學曆,破格錄取。
”
“原來如此。
”
蘇舸總算明白了,難怪那些人從車間裡出來,一個個蔫頭耷腦的。
生産線的說明書,沒有高中以上學曆根本看不明白,自家老公這招可夠狠的,兵不皿刃就把事情解決了。
蘇舸拄着下巴,調侃道:“老奸巨猾。
”
盛啟晖好笑地看着她,“這就老奸巨猾了?
”
“怎麼?
莫不是你還有更狡猾的一面沒被我看到?
”
盛啟晖煞有介事地道:“是啊,以後一定讓我媳婦見識見識。
”
一看他就是在胡扯八道,蘇舸自然不上當。
笑着呸了一聲,蘇舸問:“來考試的這些人,有幾個底子挺好的,我都放在最上面了,你看看吧。
”
盛啟晖拿過卷子大緻浏覽一遍,确實最上面的那幾張答得最完整,能看出基礎很紮實。
考試卷是盛啟晖出的,也由他來批改。
報名的人很多,厚厚一沓試卷一時半會兒批改不完,盛啟晖帶上卷子打算回家批。
回去路上,蘇舸看着兩邊田間綠油油的麥田,心情不由大好。
時不時地來鄉下逛逛,挺不錯的。
盛啟晖在前面騎着自行車,居然還能留意到蘇舸的視線。
“喜歡這些農田?
”
“挺喜歡的,風吹過去麥浪蕩漾,看着心情好。
”
“要不,咱們也在農村買個房子,以後想過來,可以去住幾天。
”
“可以呀。
”
順着他的話答完,蘇舸突然覺得不對,“等會兒,農村的房子現在能買賣嗎?
”
“現在還不能,但也許以後能呢。
”
蘇舸忽地想到一件事。
包括楊安村、田家村在内的這些鄰近濱江市的農村,在九十年代末,都會慢慢劃歸濱江市管轄。
并且這一片還會被開發為工業園區,有很多大型企業都會在這裡建廠。
如果過兩年能有機會買下這邊的土地,等開發時直接就能大賺一筆。
不過就像盛啟晖說的,現在農村土地還不能買賣,隻能等着以後有機會了。
楊安農機廠最終按照考試成績,招進前二十名應聘者。
這二十個人得到消息,高興極了,可謂是舉家歡慶。
村裡先前鬧事的那些人,對這二十個人則是羨慕嫉妒恨。
但再羨慕也沒用,生産線說明書對他們來說跟天書一樣,不要說看懂了,那些字組在一起都不知道是啥意思。
畢竟鬧事村民裡大部分都是文盲,其他有文化的也不過高小畢業,能認識幾個大字而已。
他們一個個後悔不已,早知今日,當初組建廠子時他們就該加入的。
可惜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盛啟晖先安排二十個人培訓,之後分配到各個部門。
孫衛民手下分到兩個,周小康也分到兩個。
剩下的都進了車間,負責新生産線的操作。
楊今普對新招聘來的這些人滿意得不得了,果然學曆高就是好,學起新東西來特别快,有腦子靈的看一遍就會,其他人看個兩三遍,也都學會了。
時間飛逝而過,津市紡織廠上市了夏季新品——夏涼被。
這款夏涼被蘇舸着實下了不少功夫,親自跑了好幾趟津市,挑選面料,到生産線監督生産,對成品質量進行控制……
對她的到來,朱廠長是舉雙手歡迎,并安排了專人陪同,負責蘇舸在廠裡的一切活動。
夏涼被終于上市時,蘇舸對生産流程也差不多了解透了。
這些生産流程課本上學過,但紙上談兵和實際操作是完全不同的。
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
夏涼被作為新品,一經推上市場立刻受到廣大老百姓的歡迎,在津市刮起了一陣購買夏涼被的風潮。
受歡迎程度簡直令人咋舌,連百貨商場售貨員都說,好久沒看到這種購買盛況了。
夏涼被輕薄好用,款式新潮好看,價格适中,可以說性價比相當高。
津市紡織廠車間二十四小時開足馬力,全力生産夏涼被。
同時他安排人給蘇舸寄了幾條樣被過去,讓她留着做紀念。
夏涼被拿到手,蘇舸自己都喜歡的不行。
她給朱廠長打電話,又自己花錢買了幾條夏涼被,收到被子後,給大院裡關系比較好的幾個,如樊雪勤、宋盼娣、一大媽、方慧文還有許蘭芳各送了一條。
每個人拿到夏涼被,反應出奇地一緻,都是愛不釋手。
蘇舸還送了一條給董傲雪。
董傲雪驚喜極了,“蘇舸,這是你自己設計的?
”
蘇舸點頭。
董傲雪震驚地看着她,“我從來沒在市面上見到過這種被子,又好看又好用,天哪,蘇舸,我要是把這條被子拿回去給我媽看,她估計要把手裡的設計稿都撕了重來。
”
蘇舸道:“哪有那麼誇張,我和阿姨的設計各有自己的特色。
”
“行了,你就别幫我媽說話了,她什麼樣我太清楚。
之前給紡織廠設計的那幾款産品,我看到設計稿的時候就不看好,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後來成品出來送去百貨商場,顧客都反應說不中不洋的,看着别扭。
結果那幾款産品銷量都不好,跟你之前給紡織廠設計的完全沒法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