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六百章 啥年頭都少不了奸商(今晚有事,就一章)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8407 2025-04-19 15:37

  李娟在中學,家長會開的早,李強在小學,家長會開的晚。
接到梁月梅和李娟後,李龍開着吉普車再去了小學,然後讓梁月梅參加小學的家長會。

  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李強竟然也得了張獎狀,優秀少先隊員。

  不過梁月梅和李強一起出來的時候,李強不是很高興。

  李龍把事先買好的糖葫蘆遞給他,問他為啥不好高興,李強不說。

  “他沒得三好學生,所以才不高興。
”梁月梅給解釋了一句,“這優秀少先隊員也好啊,有個獎狀就不錯了。
你們班裡能拿獎狀的一共就那兩三個。

  “那三好學生獎狀多好……”李強啃着糖葫蘆,心情明顯好了一些,解釋着。

  “那也得看你能不能得上啊。
”梁月梅坐在車裡,說道,“你老師說你期末考試粗心了,不然的話,說不定就得上了。

  這時候說是“三好學生”,其實主要還是學習,一旦學習拔尖,那三好學生獎狀基本上是妥妥的。

  李龍知道李強在學習上有個毛病,考試的時候,題越難越能拿高分,因為題難了,他就重視了。

  題越簡單他錯的越多,簡單了就大意了。
所以梁月梅說,隻要考試,回來李強說題太簡單了,那就麻煩了,妥妥的拿不了第一。

  “沒事,這才幾年級?
還有好幾年哩。
你後面記得不要粗心,紮實的學,後面争取每學期都拿三好學生!

  這時候三好學生是有獎勵的,一個筆記本,或者一個鉛筆盒。

  李娟得的獎勵是一隻鋼筆,剛才她給李龍看了,是一隻紅色的英雄鋼筆,上面還有字“特細會計專用筆”,也不知道哪個采購買的,拿這種筆給學生用。

  不過說實話,有獎勵,就足夠其他學生羨慕了。
這時候各家都不富裕,每個學生能有一支便宜的英雄鋼筆已經非常不錯。

  這種特制筆要好幾塊錢,普通家庭是不舍得買的。

  李強的獎品是一個硬皮筆記本。
這年頭硬皮筆記本也不便宜,軟皮的便宜,但通常沒啥人買。
學生用作業本,有窮人家的孩子,還會把作業本上的字迹擦掉重複利用。

  當然,大部分人家還是會照顧孩子的自尊,一毛錢的作業本還是要買的。

  九年義務教育,免的是學費,但幾塊錢的學雜費和書費還是要交的。
作業本、鉛筆要自己買,這個咬咬牙也就出來了。

  農村每年正常産出的錢基本上就在夏收和秋收,平時沒啥進項,有人去借,有人就去想其他辦法。

  上一世李建國種地會有許多雜項,各種種子,養豬養羊,為的就是應付這樣的日常支出。

  應急的時候賣一頭羊也能頂過去。
三四月份算青黃不接,養的山羊把羊絨刮下來,綿羊把羊毛剪下來也是一筆進項。

  地裡雜種起來收的各種種子,應急的時候賣一口袋也可以。

  總之這時候除非特别老實,否則的話,大家都會想各種辦法來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弄點錢。
學生娃上學的錢是不能耽誤的。

  把人接上,李龍開着吉普車往回走,李強還扒着窗戶在往外喊着同學的名字。

  孩子們并不知道低調,家裡有好車了自然是要炫耀一下的。

  梁月梅就低聲把李強給訓了一頓,讓他别那麼顯眼。

  對媽媽的訓斥李強也不在意,坐好吃着糖葫蘆。
平時身上有錢,但不好直接買這樣的東西。
因為一個是吃的麻煩,一個課間十分鐘吃不完,又舍不得丢掉。

  第二個是不好和同學分。
李強有錢了并不小氣,課間有時候會買一小紙杯瓜子,和同學們分着吃。
但糖葫蘆就不好分吃着了。

  再小一兩年的時候,你咬一口我咬一口的還好,但眼下,家裡生活好了,對衛生習慣也講究了,李強也知道這樣吃不好,便幹脆不買。

  雖然饞。

  雖然有人慫恿過讓他買,但李強還是挺有主見的。

  所以今天吃着是格外的香甜,他也知道這是小叔對他拿獎狀的獎勵,吃着就很開心。

  開着吉普車回到李家院子,李建國沒去小海子,在家裡做飯。

  通常家長會都是父親去,粱月梅這樣的母親去的少。

  但李建國就願意讓妻子過去。
在村裡,在家裡他挑大梁,有啥事别人也都是找他。
展光露風采的也是他。

  這種孩子的家長會,李娟和李強學習成績好,也是家長露臉的時候,李建國就讓梁月梅去。

  這時候的家長會不像後世,還要保護孩子的隐私啥的。
這年頭家長會,那老師就是大明大放的告訴家長,誰的學習成績好,誰拿了獎,誰學習認真,以後有好的前途等等。

  本意就是讓家長重視起來。

  梁月梅也樂意去。
受表揚的機會不多,這時候算是高光時刻。

  孩子争氣,父母臉上自然有光。

  因為兩個家長會持續時間比較長,所以李建國做飯。
李青俠覺得呆在家裡沒意思,還是去了小海子。

  李龍看看時間,再過半個小時老爹差不多該回來了,他便說着要去接人。

  “接啥?
他自己一會兒就回來了。
”杜春芳覺得李龍開吉普車接人肯定累了,讓他休息一下。

  “沒啥,我就過去蹓跶一下,也免得有人覺得我不出現,心裡不踏實。

  “誰能不踏實?
”杜春芳不知道其中的彎彎繞,疑惑的問道。

  “小海子那些逮魚的。
”李建國插了一句,他正在擀面,中午吃拉條子。
依然是羊肉滾辣皮子,炒洋芋絲,炒鹹菜。

  “他們急啥?

  “小龍不出現,他們就擔心不收魚了。
”李建國笑着說,“看到小龍才算吃定心丸。

  “嘿,真是……”杜春芳明白過來了,還有些不能理解。

  李娟和李強兩個把獎狀貼在了牆上,這時候過來要跟着李龍一起去小海子,李龍答應了,讓他們穿厚點兒。

  李建國也沒阻止,杜春芳看着小兒子和孫子孫女關系很好,也笑着,等他們離開後,才嘟囔一句,小龍也太寵他們了。

  “那是,從前年開始,小龍就一直寵他們。
”梁月梅聽見了,笑着說,“給零花錢比我們給的都大方。
我都怕把他們給慣壞了。

  “那不可能。
”杜春芳才不願意聽李龍的不是,直接否認。

  “還真是,倆孩子的學習還一直比較好,也粘他們小叔。
”梁月梅笑着說。

  樂見其成。

  李龍帶着穿着棉衣的兩個孩子去往小海子。

  陽光明媚的有點過分,天特别的藍,一點雲也沒有,略有些空曠的野外,也沒有風。
這時候的陽光略帶着一些暖意,還挺舒服。

  兩個孩子蹦蹦跳跳的跟着李龍,有時候故意不走趟出來的路,非要跳到雪裡去撲一下。

  棉膠鞋裡都灌上了雪也不管不顧。
好在穿的毛襪子很厚,這時候也不感覺到冷。

  毛襪子是梁月梅秋天忙完,用積存的羊毛給織出來的。
家裡人都有,雖然不好看,但穿着是真心的保暖。

  這時候農村婦女掌握的技能真不少,若說穿越的話,她們的生存能力絕對比四十年後許多年輕人強。

  等來到小海子,李龍看到這個約有一平方公裡大的半水庫,已經有七八個“小組”在冰窟窿裡掏魚了。

  得益于他初冬的時候大規模的收葦把子,現在小海子冰面上已經沒有成片樹立的葦子了,所以打冰窟窿掏魚的人才能一眼全都看到。

  之所以說小海子是半水庫,是因為在李建國他們建村之前,這裡本身就是一個天然水窪,介于湖和沼澤之間。

  李建國他們這批人在水窪的北面築起了堤壩,把水存了下來,而原本水利工程中的一項,一條由西向東通往另外一個村莊的大渠也被包含在水窪之中,這裡面的水會先彙集在水窪之中,久而久之,小海子就形成了。

  眼下看小海子,還有點荒涼,但到了夏天,這裡蘆葦郁郁蔥蔥,加上成群的水鳥,和偶爾冒出來的水老鼠,就是生機勃勃了。

  比大海子強多了。

  李娟和李強兩個看到有人掏魚,立刻就跑了過去。
梁大成、陶大強這樣比較熟悉的,他們就跑過去好好看看,不熟的就路過一下,最後就到了李青俠那裡。

  李龍也是邊走邊打招呼,等到了李青俠那裡,已經過去十幾分鐘了。

  “喲,老爹,今天收獲不少啊!
”李龍看着老爺子兩堆魚,有些驚訝。

  “嘿,那是!
”李青俠語氣不無得意,“今天你大哥沒來,我這倆冰窟窿輪流掏魚,這魚還就一直在上。

  李龍能感覺出來,老爺子也累的夠嗆,他便接過抄網,在那裡掏了起來。

  不過也沒掏一會兒,看時間差不多,便收拾工具和魚,往回走。

  李青俠收獲不小,不住的說着。
在聽說李娟和李強兩個都拿了獎狀後,很幹脆的從兜裡掏出兩塊五塊錢來,一人給一張:

  “給,這是獎勵!
錢你們自己拿着,隻要不亂花,想買啥就買啥!

  李龍聽了想笑,這不亂花,和想買啥買啥,有點矛盾吧?

  不過無所謂了,老爹疼孫子孫女,這是好事。

  回到居民點,李龍有些意外的看到有一輛馬車在自己院子門口,大哥李建國,對門的陸英明都在。

  牽馬車的是一個不認識的中年人,個子不高,看着有點憨厚,看李龍他們過來,咧嘴笑着。

  “鐵頭他爸說這人在你院子那裡看着,就過來給我說了。
”李建國解釋一句,“他說找你賣魚,你看……”

  李龍看着馬車上蓋着的塑料布,有點明白了。

  大約是自己收魚的事情傳開了,便問道:

  “你是哪裡的?

  “北面新湖的。

  “這魚是哪的?

  “白土坑水庫的,我們也是砸冰窟窿逮的魚,都是好魚啊。
”那人笑着掀開了塑料布。

  “好大的魚啊!
”李青俠驚歎着。

  這馬車上,映入眼簾的是好幾條長一米多的大魚。

  大都是白鲢花鲢,夾雜着兩三條草魚。

  小的三五公斤的,一兩公斤的也很多。

  “咋樣,咱這魚不錯吧?
我聽說你收魚,我這魚賣的便宜,八毛一公斤,你看要不要?

  “八毛,可以啊。
”李青俠動心了,看了看李龍。

  李龍看了一眼,呵呵笑了一下。

  真要不是重活一世,還真就被這人這憨厚的表情給騙了!

  “老鄉,你這魚,不是白土坑出來的吧?
”李龍搖了搖頭,“騙人呢。

  白土坑是一個水庫名。
從大海子往下,一直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深處,一連串的有好幾個水庫,白土坑是其中的一個,也是比較出名的。

  後世那裡不光有魚,還有蝦,還出田螺,而且和後世的大海子一樣,養螃蟹。

  隻不過現在那裡隻有漁場,而且是公用漁場。
就是水庫有人管理,但不怎麼放魚苗,每年都有人逮魚。

  這種公用水庫是不缺魚的,夏天天熱,野魚自身繁殖就夠了。

  這些水庫的水域面積可比小海子大多了,至少都在三五平方公裡以上。

  不過魚沒小海子的好吃,因為水庫裡沒草,那些魚完全就吃水裡的浮遊生物。

  李龍上一世當了幾十年的“漁民”,野生魚、養殖魚,各水庫的魚他清楚的很。

  “咋能不是呢?
”那個小個子辯解着,“我不是白土坑水庫漁場的,這魚是從白土坑往下遊的渠裡逮的,真真的,一點都不假!

  “不假?
我看是假的沒邊了!
”李龍見這個人還這麼嘴硬,便也不客氣,不留情面了,這人明擺着過來坑自己的,他指了指魚說道:

  “你這魚,别說不是白土坑的,這根本就不是從水庫裡撈出來的。

  “那你說我這魚哪裡來的?
不是水庫裡,哪裡能養這麼大的魚?
”那小個子不服氣了,仰着臉直着脖子倔着說道。

  “你真當我不知道啊?
你這魚是從污水坑裡出來了!
能養這麼大,隻有縣皮革廠往下遊沙窩子裡放的污水坑裡能養出來吧?
也虧得你能跑那麼遠去坑裡逮魚!

  “啥?
污水坑裡的魚?
”李青俠有些意外,“那裡能養魚?

  “當然了,”李龍冷笑着說道,“不信你到跟前聞一下,這魚雖然洗過好多遍,鱗都洗掉一些了,但污水坑裡的臭味兒,是洗不幹淨的!

  無論是李建國還是陸英明,都變了臉色。

  先前他們也覺得這魚能收,但要是李龍說的沒錯,那要把這魚收下,真就虧大人了!

  這拿魚過來的,真特麼的喪良心!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