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空間嬌女

第1118章 新糧宴

空間嬌女 花柒遲遲 2532 2025-04-25 14:09

   第1118章 新糧宴

   明德帝早起上朝,然後就來了糧囤村,肚子早就空了,聽得這話就從善如流,随着老爺子去了旁邊的西廂房。

   昨日雖然村裡宣揚的熱鬧,但小學堂裡的婆子和丫鬟一直都是吃住在這裡的,又有侍衛防備壞人鑽空子,所以,小學堂這裡根本沒人知道今日聖駕光臨。

   這會兒,婆子和丫鬟們正忙得厲害。
大鍋裡是雪白的米飯,一人合抱的陶盆裡是炒好的菜色,大蔥炒雞蛋,白菜木耳炒五花肉。
另外還有一個香油拌芥菜絲,加幾木桶的海帶豆腐湯。

   無論盆裡還是桶裡都冒着熱氣,香味撲鼻。
長條木桌上,一個個木頭打制的餐盤,被洗刷的幹幹淨淨,放了勺子和筷子,還有一個木碗。

   婆子們正擡了盆桶,丫鬟們則拿了大勺子,挨個往盤子裡分發飯菜,盛湯。
一起都是那麼忙碌又有序,顯見是平日做的太熟了。

   眼見衆人進來,婆子和丫鬟們吓了一跳,還要行禮的時候,明德帝卻揮手道,“你們繼續忙,上兩份飯菜給我們嘗嘗味道。

   領頭的婆子望向老爺子,見他點頭,就趕緊張羅起來。

   兩份飯菜當然不能用木盤子端上去,都是盛到瓷盤和陶碗裡。

   明德帝和幾個閣老外加林老爺子一桌兒,其餘人由林大海和林大山兄弟陪着坐了另一桌兒。

   衆人也沒客氣,無論是存心挑毛病的,還是真心好奇的,都擡起了筷子。

   結果,這一吃,味道倒是出乎意料的好。

   有個閣老甚至吃的歎氣,哭笑不得問向林老爺子,“國公爺,這可是你們家裡産的冷水米?
平日我們府上的管事采買都說極難排到,每次買回來的,也隻夠家裡老人孩子吃用。
不想,這學堂的幾百學童居然頓頓都能吃到。

   老爺子笑的憨厚,應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學堂。
無論是在北茅還是在這裡,我們家裡的學堂一向都是這麼吃。
畢竟孩子們都在長身體,讀書也是累,吃食跟不上,可就耽誤孩子們了。

   這話說得實是厚道,所有人都是點頭,在看看旁邊桌子上那些冒着熱氣的盤子,又忍不住替這些孩童們歡喜。
若是大越的孩子都有這樣的學堂,過個七八年,整個大越的百姓絕對會是另一番面貌。

   很快,不等桌子上的碗盤收下去,院子裡的鐘聲又響了。
孩子們從各個教室跑出來,迅速站成了隊伍,然後一隊挨着一隊走去院角的水池洗手,然後再進了食堂,坐進固定的桌子邊,等待先生發話,這才開始吃了起來。

   筷子夾菜,勺子舀米飯和喝湯。
雖然足足一百多孩子,但卻沒人喧嘩,都是吃的安靜又認真,就是掉了飯粒,也是趕緊撿起來塞到嘴裡。
顯見,人人都知道珍惜糧食。

   待得全部吃完,照舊是先生發了話,孩子們才魚貫出去。
結果出了門,就像撒歡的小獸,各個都是瘋跑起來。

   東廂房裡取了一些羊皮縫成的球,有大有小,小的就扔在院子中央,孩子們大呼小叫的踢來踢去。

   稍稍大一些的,也被争搶着扔進牆上鑲嵌的幾個無底圓筐兒。

   這個熱鬧的樣子,幾乎是瞬間就能把學堂掀翻。

   衆人忍不住都是笑起來,“這才是孩子的樣子,先前也是太守規矩了。

   正說這話的功夫,嬌嬌就帶人送食盒過來了。

   嬌嬌同衆人行禮,除了明德帝,是人人都要還禮的。
她雖然隻是郡主,但卻是未來的親王妃,戰王又出征在外,自然沒人敢托大。

   敬着她就是敬着戰王,敬着為國出征的戰神。

   嬌嬌也沒多話,笑着把飯菜擺上桌兒,然後退去了一邊。

   原本馮氏是要下廚的,但沒想到皇上會帶幾個閣老來。
嬌嬌索性親自張羅了,而且主料還都是玉米和地瓜、土豆,當然也有些小心思。
林家獻了新糧食,是為了大越百姓盡早脫離餓肚子的痛苦。
結果朝堂上鬥來鬥去,快兩年過去了,京都附近都沒能推廣開。
這實在讓人失望又氣憤,趁機會紮一下這些君臣的心,也算額外收獲。

   所以,今日的菜色是小玉米碴子粥,香甜玉米餅,外加松仁玉米。
還有炸地瓜丸子,拔絲地瓜,土豆燒牛肉,蒜蓉粉絲開背蝦,清炒紅薯葉子,醋溜土豆絲…

   林林總總湊了個八個菜,一個粥,兩個主食。

   衆人都聽說過林家飲食精緻美味,本以為今日會是山珍海味,沒想到如此簡單。

   倒是老爺子猜到孫女心思,笑着招呼衆人,“皇上,各位大人,這些菜色都是用金米,地瓜和土豆做成。
先前獻了新糧,皇上和大人們想必是珍惜良種,都不曾好好品嘗一番新糧的滋味。
今日就趁着這個機會,吃個新鮮吧。

   說着話兒,他就當先把每道菜都吃了一口,以示無毒。

   明德帝掃了一眼神色沒有什麼變化的老臣們,心裡暗罵一聲老狐狸。
然後就舉起了筷子,笑道,“朕早有此意,今日終于得償所願,又是清甯的手藝,想必味道極好。

   說這話,他就舀了一勺子松仁玉米。
嬌嬌空間裡的半畝玉米,正是鮮嫩的時候,煮熟剝了玉米粒下來,香甜粘糯,甚至隐約帶了幾分清香,吃的明德帝驚喜之極,連連點頭。

   衆人見此,也是趕緊動了筷子。

   小玉米碴子粥,其實就是比玉米粉稍微粗了一些的顆粒,熬成粥不像玉米粉那般誰一樣稀,而且更香濃。
不同于稻米粥的微微酸澀,粟米的輕薄,别有一番香濃。

   玉米餅也比粟米餅要适口,不割嗓子。
拔絲地瓜香甜之極,醋溜土豆絲開胃,土豆炖牛肉厚重…

   幾乎每個菜,都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驚喜。

   于是,互相對視間,有人就神色尴尬了。
林老爺子,好似沒有看到一般,熱情招呼衆人吃喝,不時還要介紹兩句。

   “這個粉絲就是土豆粉做成的,秋日時候家裡可能要開個粉坊給村裡人尋個财路。
等到明年,若是附近鄉親們種土豆的多了,再把這制粉的法子就傳出去。
不過,還要勸大夥兒不能一窩蜂種了土豆,也要留一半土地種糧食,畢竟糧食才是根本。

   林大山就道,“爹,不如把這粉坊開在我們福來縣吧,來往商賈走動,也能給路邊的百姓添些進項。
而且福來坡地多,種莊稼不容易,種土豆卻是合适。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