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念和尚道:“生、老、病、死、愛别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人生在世八苦難避,已是必然之事,何怨造化,若是糾結于此,才是真的造化弄人吧。
”
陳長生閉上雙眸,點頭道:“大師所言甚是,隻可惜,陳某并非為仙,脫離世俗,亦非為佛,無緣無恨,陳某隻是一介俗人,愛恨嗔癡皆留于心,既認世間人,何求天上仙?
”
無念和尚聽後愣了一愣,他也恍惚了刹那。
若真是一介常人面對于他,或許他也不會這般反應,可面前之人卻大不相同。
無念和尚開口道:“貧僧也看不清施主究竟是明白了,還是不明白。
”
“明白又何妨?
不明白又怎樣?
”
陳長生長舒一口氣,說道:“諸多事情,怎麼都躲不過的。
”
無念和尚點頭道:“這因果,施主認或不認,他都存在。
”
陳長生道:“似乎說岔了。
”
無念和尚搖頭道:“沒說岔,施主應當想得到,這片天地,無論好與壞,皆是由施主而起,一切的起因,都來自于施主你自己。
”
陳長生問道:“是因為《往生經》嗎?
”
無念和尚微微點頭,說道:“正是。
”
“果真與我所料一般。
”
陳長生自嘲一笑,說道:“可若是以這般手段成那《往生經》,陳某甯願不要。
”
無念和尚道:“如今這般,施主應是不得不要了。
”
“不。
”
陳長生看着無念和尚,說道:“陳某可以不要。
”
無念和尚低下頭來,呢喃一聲:“阿彌陀佛,許多事都不見得能如願的。
”
“大師有自己的看法,陳某亦是如此,這片天地應有太平之日,既可重歸往日歲月,何不試上一試。
”
陳長生道:“既是因陳某而起,那這般因果,便理應由陳某斷絕,大師想說的因果,難道不就在此處嗎?
”
無念和尚頓了一下,他搖了搖頭道:“施主還是不明白……”
“唉。
”
伴随着一聲歎息,無念和尚的身影化作那佛光回到的狗兒的眉心之中。
陳長生眉頭微皺,“不在這……”
他一時有些不解,可想來想去,卻找不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陳長生輕歎一聲,便也不再多想。
總歸這片天地間的諸多事情,要他來親自結束的。
可是,這些話卻也隻是陳長生自己安慰自己的話罷了,如今正在緊要關頭,可他實際上卻有些舉棋不定了。
.
.
神域,天地墓冢。
眨眼歲月變遷,神域之中卻依舊是那幾張老面孔。
城牆之上喝醉酒的麻子,酒肆裡破口大罵的杜阿娘,還有那個人狠心絕的宋孤刀,數百張面孔,許久都沒變過了。
這一日的神域尤為安靜。
當杜阿娘見到宋孤刀的時候也不罵了,見他進來之後便上了酒。
她釀的,最好的酒。
宋孤刀有些意外,他幹笑了一聲,說道:“謝了。
”
杜阿娘看着他,不知不覺濕潤了眼眸,她伸手抹去,道了一句:“不謝。
”
宋孤刀坐在酒肆裡,一杯接着一杯,便不曾停下。
杜阿娘坐在那裡,就這麼看着宋孤刀一杯接着一杯的喝,這一定是宋孤刀喝酒最為斯文的一次了。
杜阿娘忽的開口道:“你攏共欠了我九十一兩二錢,要記得還。
”
宋孤刀聽後頓了一下,他笑着點了點頭,說道:“一言還。
”
杜阿娘知道他認得的事便沒辦法再勸,于是便再也不多說什麼。
那一壺酒很快就見了底。
宋孤刀拿起了桌上的劍,看了一眼那櫃裡的老寡婦後道了一句:“走了。
”
杜阿娘看着他,沉默良久。
最後道了一句:“記得還。
”
“好。
”
宋孤刀握着劍走出了酒肆。
杜阿娘起身來到了酒肆門口,她望着宋孤刀的身影,喊了一聲。
“喂!
!
”
宋孤刀回頭道:“怎麼了?
”
杜阿娘道:“我從來沒說過我是寡婦!
”
宋孤刀聽後愣了一愣。
杜阿娘的聲音忽然小了下來,說:“你要是死了,我就是真成了寡婦了。
”
宋孤刀嘴唇微張,他手中的劍顫了一下。
二人的目光遙遙相望。
宋孤刀最後看了一眼那酒肆門口的女子,随即便握緊了劍,往那城外走去。
杜阿娘到頭來也沒等到那句答複。
她坐在了那酒肆門口,那片刻時間,好似外界種種都沒有了聲響,她注視着宋孤刀的背影,直至消失在了她的目光之中。
……
宋孤刀伸手推開了城門。
那城牆上數十餘人皆是察覺到了動靜,往那城下看去。
“姓宋的!
”
麻子面龐微紅,問道:“出城作何?
”
宋孤刀握劍道:“殺妖!
”
此言一出,那城牆上的數十餘人皆是皺起了眉頭。
麻子看了一眼周遭數人的目光,随即開口問道:“哪裡有妖殺?
”
“三十六洞。
”
宋孤刀道了一句,随即對麻子說道:“我若一去不回,你為魁首!
”
麻子聽到這話臉色一下就變了。
“入你娘!
”
麻子大罵了一句,“你最好給老子回來!
”
宋孤刀笑了一下,他的目光看向了遠處的青山。
手中長劍落出,他擡腳踏上,随即禦劍乘風而去,去那青山之中,斬那洞中之妖。
宋孤刀走後,城牆上數十道目光皆是看向了麻子。
麻子眉頭一皺,随即拔出刀來。
此一刻,他無比的清醒。
“次吟……”
刀吟聲傳至每個人耳邊。
麻子冷聲道:“他還沒死呢,你們就迫不及待了?
”
衆人皆是皺起了眉頭,互相張望,沉默無言。
麻子冷哼一聲,随即收起了長刀。
他的目光望向遠處的青山。
他知道宋孤刀定是有把握的,論起行事,這數百人裡沒有任何人能夠比得過他宋孤刀。
“入你娘!
”
麻子又大罵了一句,一拳砸在城牆上。
.
.
一柄仙劍入三十六洞。
那位稱之為魁首之人,手握一柄古樸之劍,叩響山門。
“姜守義之徒宋孤刀,前來領死!
”
那一日,數十尊大妖盡出。
宋孤刀共出九劍。
斬六境大妖十五,七境大妖其四。
九劍過後,力竭而死。
妖域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