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第13章 來自楊家父母的謝意

   楊大妮拖着沉重的腳步,一步一挪的跟着許笛去了苞米地。

   昨天的經曆還曆曆在目,楊大妮真的不想再踏進苞米地了。

   “大妮,快點,一會大隊長該批評了。

   “知道了。

   楊大妮像個不願幹活的懶驢,許笛時不時的拿着小鞭子在後面抽兩下。

   “嗚嗚……許笛咱們什麼時候回家,我想回家了,我想我媽了。

   晚上,楊大妮真的崩潰了,她幹不來農活,真的幹不來。

   “行了,别哭了,明天就回去。

   許笛沒提下鄉的事情,好像從頭到尾,她隻是帶着楊大妮來認識農村,沒有其他的目的。

   許笛也累了,她兩輩子加起來,幾十年沒幹農活了,也是一口氣撐着呢。

   “真的,呵呵……許笛,你真好。

   許笛能說什麼,啥也沒說。

   “你先睡覺,我去和我奶說一聲去。

   許笛還有重要的事情沒辦呢,她的種蛋還沒影呢。

   “奶,我同學要回去了,我也回去了,等再放假了,我再來看你們。

   “行,那孩子性子挺直的,看着就是家裡嬌養着長大的。
她父母拿了不少糧食,這兩天,都沒機會吃,就配合你了。

   許奶奶過意不去,讓人家孩子吃苦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指不定在家怎麼擔心呢。

   “沒事,這回她不會想着下鄉了,她爸媽也就安心了。
糧食你留着,我帶些蔬菜回去,城裡頭缺這些。

   “行,菜園子裡還有最後一茬菜,明早給你多摘一點。

   許奶奶看着自己養大的孫女,怎麼看怎麼順眼。

   “奶,你知道誰家有種蛋嗎,我想買一些。

   “你要種蛋幹什麼?

   “幫家屬院的嬸子找的,說是一個什麼偏方,她也沒細說。
城裡雞蛋本來就緊張,種蛋根本找不到。

   許笛為了孵小雞,也是沒辦法,編了一個小謊話。

   “我想想,村頭的老李家應該有,她家有一隻大公雞,打鳴可響亮了。

   村裡的事情,許奶奶了如指掌。

   “奶奶,咱去問問?

   “走吧,拿着手電筒,外面都黑了。

   許笛一手拿着手電筒,一手扶着她奶奶,去了村頭的老李家。

   “他李嬸子,睡了嗎?

   “沒睡呢,進來吧。

   院子裡,一個中年婦女在洗腳呢。

   “許嬸子,啥事啊,大晚上的還過來?

   “沒啥大事,問問你家還有雞蛋嗎,換點?

   許奶奶小聲的說了孫女編的故事,現在都是以物易物,給錢,都不能說在明面上。

   “那行,家裡還真有二十個雞蛋。

   李嬸子起身進屋,拿出一個小筐,裡面放着二十個雞蛋。

   “都在這呢,我家有大公雞,這都是種蛋。

   許笛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先試試。

   二十個雞蛋,四分錢一個,許笛給了八毛錢。

   “那我們回去了,你也歇着吧,明天還要上工呢。

   許笛拎着雞蛋,娘倆打着手電筒回去了。

   李嬸子也高興,雞蛋拿去收購站,有時候還賣不上四分錢一個呢,還不好拎,容易碎。

   第二天,許奶奶摘了不少蔬菜,單獨給楊大妮準備了一份。

   許笛趁亂,把雞蛋偷渡到空間了,拎着菜,帶着兩人去坐車了。

   “二姐,咱們這就回去了,我還沒待夠呢。

   許軍這幾天跟着下地,雖然累了點,但是有意思啊。

   地裡有沒長好的苞米,他們拿去燒苞米吃。
堂哥還給他找了很甜的苞米杆,跟甘蔗似的。

   “玩兩天得了,後天就開學了,你作業寫完了嗎?

   一提作業,許軍蔫了。

   下了汽車,楊大妮這回沒吐,車上人沒那麼多,都忙着秋收呢。

   “許笛,我回家了。

   “等會,這菜是我奶給你摘的,你能拎動嗎?

   楊大妮試了一下,拎不動。

   “行了,我送你回去。
許軍,你在這等着我,别瞎跑,知道不?

   “知道了,姐,你一會給我買一根冰棍呗?

   “行,你在這等着。

   許笛拎着菜籃子,送楊大妮回家。

   他們住的地方離得不遠,楊大妮父母在紅星機械廠不遠處的服裝廠上班,兩個廠子的子弟上的是一個學校。

   這個時間點家裡人都上班了,楊大妮自己開門進屋,許笛把菜拎進去,沒多待就走了,許軍還等着她呢。

   路過供銷社,買了兩根冰棍,五分錢一根。

   “姐,你真好。

   許軍吃着冰棍,好話說個不停。

   許笛她們到家,把袋子裡的菜拿出來,茄子,豆角,土豆,大蔥,辣椒……真不少呢。

   這天氣,蔬菜也放不了太長時間。
許笛把豆角切絲,拿到外面曬上,留着冬天吃。

   中午家裡人都不回來,許笛簡單的做點吃的,姐弟兩人填飽肚子,各忙各的。

   許笛找了一個舊的鴨毛口袋,那是許軍小時候,她奶給做的,時間長了,都鑽毛了。

   許笛把二十個雞蛋放在鴨毛口袋裡,溫度上來了,小雞就容易孵出來了。

   空間裡的溫度不知道行不行,作物能生長,雞蛋應該也能孵化,那可是和雞媽媽很像的鴨毛口袋。

   許笛想着,要是不行,她再想辦法。

   晚上,許家衆人回來的時候,許笛已經做好了飯菜。

   楊家呢,楊母一進門,楊大妮就哭着抱住她媽。

   “媽媽,我想你了,手疼,臉疼,肩膀疼,腿也疼,哪哪都疼。

   農村我真的待不了,茅坑可吓人了,裡面還有蟲子。

   苞米葉砬臉,又悶又熱,苞米棒子怎麼那麼難掰啊,我看許笛掰得可輕松了。

   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才能回家,幹的慢了還挨罵,我做夢都在掰苞米棒子,嗚嗚……”

   楊大妮說的語無倫次,楊母雖然心疼,但是想到這孩子能認清現實,以後不嚷嚷着去下鄉了,她就謝天謝地了。

   楊父回來以後,看見哭的眼睛通紅的閨女,也心疼。

   “你看看,你這小體格子,根本沒法建設農村,那是去給農民兄弟添亂的。

   “嗯,我知道了,爸爸,我不去了,我幫不上忙。

   楊大妮是真的怕了,太吓人了,她真的幹不來。

   因為楊大妮改變主意了,楊母心裡高興,想着要好好謝謝許笛。
何況,人家奶奶還給拿了不少蔬菜呢。

   這事還不能讓大妮知道,就怕她又起了逆反心理,以為她們故意讓她知難而退。

   楊母想了半天,太貴重的禮物怕人家有負擔,就從廠裡的瑕疵品裡,買了一些稍微好點的瑕疵布。
有碎花的,有軍綠色的,卡其布,還有半卷純棉布,能做内衣的。
加一起,也能做不少衣服。

   許笛被叫出來的時候還挺納悶,一看是楊母,心裡就明白了。

   “阿姨,你怎麼來了,是大妮有什麼事嗎?

   “沒有,阿姨是來感謝你的。
要不是你,大妮一畢業,就得鬧着去下鄉。

   楊母小聲的說着,這樣的話不能随便說,影響政策的。

   “阿姨,我也沒做什麼,就是帶着大妮去體會了真正的農村生活而已。

   “阿姨明白,這些布是我們廠子的瑕疵布。
你不要嫌棄,留着做點什麼。

   許笛知道這些她得收下,楊家父母的一片心意。

   這些瑕疵布不貴重但是很實用,許笛謝過楊阿姨,抱着布回家了。

   在樓道裡拐角處,許笛收起來一些,剩下的拿回了家。

   許母知道怎麼回事,布就讓許笛自己收着。

   到時候還要給奶奶拿去一些,先放着吧,暫時用不到。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