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第214章 翻地種菜

   開學一個月了,許笛已經平衡好學校和家的時間了。

   一周六天的課,并不是每天都是滿課,偶爾也有一上午一節課或是下午沒課的時候。

   許笛盡量把學習的事情在課堂上消化完,實在弄不完的,也盡可能的在孩子睡着以後,她再繼續學習。

   孩子睡覺比較早,她晚上時間還是很充裕的。

   她覺得,孩子已經缺少父親的陪伴了,她這個母親,就盡可能多的抽出時間來陪孩子。

   這一個月,許笛對班上的同學不是特别熟悉,大多能叫出名字,但是能說上幾句話的不多。

   最熟悉的是劉雲,她倆時常坐在一起上課。

   因為她不住宿,和班裡的女同學也不怎麼來往,時間湊不到一起去。

   明天周末,許笛打算把家裡後院的地翻過來,現在土地全部解凍了。

   “許笛,我們周末要去爬長城,你去不去?

   說話的是班長,山東的老大哥。

   “班長,我家裡有事,不去了。

   許笛不知道這是集體活動,還是大部分人的活動。

   “哎呦,許笛,開學一個月了,你不住學校,也不怎麼參加集體活動,有點不合群啊?

   “魏華,有誰規定,課餘時間,必須要參加班級的活動嗎?

   咱們班,三十來人,每次活動,隻有我沒參加嗎?

   你這麼喜歡盯着我,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多喜歡我呢?

   許笛雖然沒有參加集體活動,但是他們所謂的集體活動,每次人都沒全,也就十多個人而已。

   “不管怎麼說,就隻有你一次也沒有參加,你不是這個班級的一員嗎,太沒有集體主義精神了。

   魏華對許笛有種莫名的敵意,她們都擠在學校八人間的宿舍裡,憑什麼許笛就能天天回家。

   “班長,你們組織活動的意義是什麼,是想同學之間相互了解,增進感情,還是增加同學之間的矛盾?

   每個人情況不一樣,你們組織活動沒問題,但是,不能給不方便參加的同學随便扣帽子吧?

   時代不一樣了,這不是寫大字報的年代,憑着一張嘴,就給人安罪名。

   魏華,這次我就不跟你計較了。
但是,要是讓我聽到什麼關于我不真實的傳聞,那就不要怪我,去學校把事情弄明白了。

   許笛收拾好了東西,她沒時間和魏華打嘴仗,她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姑娘,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站着說話不腰疼。

   她都聽說了,整個班級,魏華是最活躍的人。

   她雖然和班裡同學熟悉的不多,但是每個人,她多少都了解一點。

   上輩子,她雖然工作的地方比較簡單,但是,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她不說是非,但是,不能不掌握所處的環境。

   許笛拎着兜子離開了,留下班長和魏華面面相觑。

   班長覺得自己有點冤,他就是詢問一下,怎麼就吵起來了。

   魏華在心裡琢磨,許笛是不是有什麼背景?

   劉雲也不參加,長城她從小到大去過太多次了,沒興趣。

   其他的同學,也各自有事,好不容易休息,誰沒點要辦的事情。

   班級裡,一下走了一大半人,剩下小貓三兩隻,不知道去還是不去?

   許笛回到家,三個孩子正在院子裡玩秋千,兩隻狗一隻貓,圍在腳邊,已經不怕生了。

   上個休息日,許二叔雇了大隊上的拖拉機,給送來一車木絆子,還有許爺爺找木工給三個孩子做的秋千,跷跷闆,還有這三隻活物。

   許笛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人,有爺爺奶奶,二叔二嬸他們全心全意的愛護。

   錢奶奶也高興,小笛爺爺奶奶疼愛她,叔叔嬸嬸也是不拿她當外人。

   所以,許二叔走的時候,錢奶奶也準備了不少東西,煙酒糖茶,這些,組織每個季度,都會送來不少。

   感情都是相互的,有來有往,才能長久。

   “媽媽,小黃和小花今天吃了一盆食,肚子溜溜圓。

   圓圓是家裡最喜歡說話的,每天,許笛回來,她就開始講,她們在家做什麼了。
雖然有時候說的颠三倒四的,但是,大部分都能說明白。

   “是嗎,那小花和小黃會不會變成胖狗狗啊?

   “不會,吃完了,它們在院子裡跑,和我一起。

   有了三個貓狗,孩子一天到晚有事做了,訓練貓狗。

   陪着孩子,一起訓練一會貓狗,吳姨喊吃飯了。

   晚上,孩子睡覺以後,許笛把白天的功課完成,明天,要幹活了。

   家裡有工具,當時收拾倉房的時候,找出來的。

   鋤頭,鍬,四齒叉,耙子,鎬頭……有不老少呢。
許爺爺花了一天的時間,把這些生了鏽的工具收拾出來的。

   吃過早飯,許笛去後院翻地。

   吳姨帶着孩子,幫忙把土裡的草根撿出來。

   “小笛,這土還挺肥沃,一點沒有闆結。

   “嗯,之前應該也種過東西。
這一大塊地,種上蔬菜,夠咱們吃一夏天了。

   許笛在空間裡育苗,到時候找借口拿出來。

   “夠了,太夠了,吃不了,還能腌鹹菜,曬幹菜。

   有了這菜地,以後就不會覺得無聊了。
我跟你們說,我以前在村裡,種菜可是數一數二的。

   吳姨說到自己的老本行,滿臉的興奮。

   她從小生活在農村,骨子裡,就喜歡土地。

   “那你教教我,我有幾十年沒種菜了。

   錢奶奶摸了一把土壤,也來了興緻。

   “行,咱們一起。

   吳姨信心十足,這是她擅長的。

   “那行,到時候,我去牛坊大隊,拿點菜秧子回來。

   這兩天,看見不少賣野菜的。
我到時候問問,有沒有韭菜根,買點回來。

   栽到地裡,十天八天就能吃一茬韭菜。
韭菜炒雞蛋,韭菜盒子,韭菜雞蛋海米餃子。

   許笛越說越覺得饞,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媽媽,你别說了,要流口水了。

   這些東西,暖暖都吃過,饞了。

   “哈哈……媽媽口水也要流出來了。

   難得一見,暖暖紅了臉。

   “不急,今天翻完地,栽上韭菜根,長得可快了。

   許笛計劃明晚就把韭菜根拿回來,她也想吃了。

   這一天,三大三小三隻貓狗,一直在後院忙活。

   翻地的,找蟲子喂雞的,敲大土塊的,分工明确,幹的高興。

   翻過來的土地,許笛沒着急起壟,曬兩天,把土裡的蟲卵,細菌曬一曬。

   幹了一天活,許笛晚上早早的就睡着了,一夜無夢,就是早上起來,胳膊酸痛的很。

   晚上,許笛拿回來一塊塑料布,一堆韭菜根,還有不少菜籽。

   吳姨以為這些都是小笛和賣野菜的人換的,也就沒多問。

   韭菜不用起壟,把地整平,留出一定的距離,一行行栽上就行了。

   許笛拿回來四五十根韭菜根,栽完,澆上水,用塑料布蓋上了。

   這時候的塑料布,沒有後世的那樣厚,都是薄薄的。

   許笛用的雙層,感覺還不錯。

   現在,就等着韭菜發芽,長大,她們就能吃韭菜盒子,韭菜雞蛋餡的餃子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