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第303章 相見不如懷念

  

第303章相見不如懷念

   七月中旬,軒賀那邊傳來好消息,他的結婚報告批下來了,結婚可以提上日程了。
搜索本文首發: 小說癡 xiaoshuochi.com

   張大哥兩口子忙了起來,雙方家長見面,讨論婚禮細節,要忙的事情很多。

   結果,接到軒賀要參加十一部隊集體婚禮的消息。

   “唉,許笛,你說軒賀這孩子,怎麼就決定要參加集體婚禮了呢?

   也不知道女方父母會不會有什麼想法,結婚可是一輩子的大事,集體婚禮,會不會太潦草了?

   林薇他們昨天晚上接到軒賀的電話,今天一早,班都沒上,直接請假了,過來和許笛唠叨。

   “大嫂,尊重孩子的決定吧。

   軒賀不是莽撞的人,既然要參加集體婚禮,指定和她對象商量過的。

   他是軍人,能參加部隊的集體婚禮,也不錯,機會難得,意義非凡。

   許笛多少知道一些,這樣的事情參與了比沒參與的好。

   “我也知道,這不是之前準備了很多,現在突然說不用了,心裡有些落差嗎?

   林薇也知道這其中的意義,隻是最近心煩的很。

   晨欣的錄取通知書沒下來呢,她心裡不安穩。
還有軒賀,雖然不是她親生的,但是,這麼多年相處下來,感情也不錯的。

   孩子二十七八了,才要結婚,有不少人說閑話。

   她倒不在意流言蜚語,這樣的事情,她經曆的多了。

   反正,就是有些煩,具體煩什麼,她自己也不清楚。

   “這幾天天氣熱,我也有些煩躁。
等晨欣的錄取通知書到了,你就不煩了。

   “唉,這錄取通知書一天不到,我這心就安穩不了。

   晨欣成績一般,不太好也不壞,這次高考,團團圓圓幫着她報的志願,希望不要落空。

   “團團說了,晨欣的成績應該沒問題。

   軒逸和軒睿他們幾個今年都參加了高考,現在結果也沒出來了。

   “我相信團團,就是怎麼說呢,當媽的,操心的多。

   “理解。

   當年暖暖她們高考的時候,她也同樣的憂心。

   林薇過來和許笛叨叨幾句,心裡舒服多了。

   “對了,許梅她兒子回來了,你知道嗎?

   “茂業回來了?
這我還真不知道。
他這大學念了三年了,這是第二次回來吧。

   許笛和許梅平時幾乎不聯系,所以,她家的事情,她真不清楚。

   “嗯,第二次回來。

   我聽許梅說,那孩子也挺厲害,寒暑假都在打工。

   重組家庭的孩子,過的不容易。

   林薇和許梅關系不錯,常聯系。

   “那倒是挺不錯的,茂業和暖暖同歲,也是大小夥子了。

   許笛和許梅關系一般,對她家的兩個孩子也不熟悉,不知道說什麼。

   而被提起的李茂業,剛從許家出來,他過來看望外公外婆。

   家屬院這麼多年了,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他在這裡生活了十多年。

   曾經迫切的想要逃離這裡,真正的離開以後,其實内心深處,對這裡還是有歸屬感的。

   “你是許梅家的兒子吧,放假回來了?

   “奶奶好,我是許梅的兒子,放假回來看看外公外婆。

   “哎呦,這孩子都這麼大了,當時回來的時候才那麼一點大,還沒到我的腰呢。

   老太太是許母的同事,關系走的近,對許家的事情知道的比較多。

   “我都二十多了,是大人了。

   “是大小夥子了,長得俊。

   這一路,遇到不少街坊鄰居。
有和許家交好的,也有關系一般的。
聽到了誇贊的話,也聽到了一些小聲嘀咕。

   在滬市待了三年,李茂業已經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不會受流言蜚語的影響。

   晚上,許梅下班,和鳳英一起回了她自己買的房子。

   “媽,鳳英,洗手吃飯。

   “大哥,你厲害了,這菜看着不錯。

   李鳳英大學沒考上,現在在學理發,自己染了一個黃色的頭發,化了妝,打扮的很前衛。

   “之前在一個星級酒店打工,和那裡的廚師學過幾樣。

   “茂業,你不用辛苦打工,學費,生活費,我都按時給你寄過去了,不夠花嗎?

   許梅看着長得和李更生有八九分像的兒子,心裡也是百感交集。

   “媽,我錢夠花。

   這不是現在有時間,閑着也是閑着。
打工雖然辛苦,但是也挺鍛煉人的。

   離開京市去滬市上大學,他不後悔自己的決定。

   那時候,就想離開,也想去看看所謂的父親。

   到了滬市以後,他在學校安頓好,拿着從媽媽那裡得到的地址,去了李家。

   京市的胡同,滬市的弄堂。

   這裡的房屋布局緊湊,橫着,豎着,有很多小通道,像是毛細皿管一樣,縱橫交錯。

   李茂業并沒有認親的打算,他隻是想看看,看看生父的家,看看他的生活。

   來的時候,他做了一些喬莊,帶着寬邊的帽子,戴着口罩。

   ,!

   按照地址,找到李家所在的弄堂。

   周末的早上,弄堂裡到處都是端着痰盂的人,有男有女。

   李茂業走到李家附近,沒有靠太近,找了一個早點攤,要了一份生煎,一碗粥,慢慢的吃着。

   “李更生,你去把痰盂倒了,快點,一會要吃早飯了。

   “知道了,知道了,天天催,大周末的,也不讓人清靜一會。

   那熟悉的名字,讓李茂業擡起頭,看見一位中年男人端着痰盂走出來。

   看外貌,兩人長得是挺像,但是和記憶中印象完全不一樣。

   雖然他對父親的記憶不多,但是,還記得他總是穿着白襯衫,黑褲子拉手風琴的畫面。

   十多年過去了,一切都變了。

   “更生,你們單位這次分房,你有機會吧?

   “不知道啊,這都多少年沒分房了。
我家三口,一直擠在這一間房裡,真是不方便啊。

   “也是,你家小閨女也十歲了,是不方便。

   一起倒痰盂回來的鄰居,兩人站在門前聊會天,屋裡太悶了。

   “可不是,睡覺沒地方,寫作業都是在床上支個小桌子。

   希望這次分房能有我們,不然,這日子難捱。

   李更生是恢複高考後第一批畢業生,在單位也算中堅力量。

   這次分房,他有名額,但是,這事,不能高調。

   “家家住的都不寬裕,都一樣。

   你家就一個閨女,怎麼都好說。
你看看我,家裡兩個兒子,愁的很。

   對了,你兩個侄子也到了結婚的年紀,你姆媽沒找你鬧?

   “怎麼沒鬧,她哪天不想着讓我出錢出力養侄子。
憑什麼,我有兒有女,以後還能指望侄子。

   李更生可不是愚孝的人,要不然,當年也拿不回這一間房。

   “你前妻生的孩子也挺大了吧?

   “兒子二十一了,女兒也十八九了。

   李更生想了一下,十多年沒見了,也不知道兩個孩子怎麼樣了。

   不過,他也不想知道,沒有生活在一起,哪有什麼感情。

   “更生,吃飯了。

   “來了。

   門口的兩個人進去了,李茂業也吃完了,付了錢,離開了。

   有些人,有些事,适合留在記憶裡。

   喜歡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