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凱帶領四十萬人馬殺向蘇汕國。
武嶽候是臨時按十萬人為一軍,發動全面進攻的,東路四軍四十萬人,四位大将各領一軍,統歸安平将軍陸凱指揮。
蘇汕國算是除了正面相對秦軍的武威國,算是另一個最薄弱的環節。
西面巴陵國也是個薄弱環節,但是他後面有個巴蜀國,有強大的靠山,而且那裡的三十萬秦軍又是曆朝陽統領,不大可能真正攻擊巴陵國,而那個地方對秦皇真正意圖有些不着邊。
實際上蘇汕國也和秦皇真正意圖也不着邊,但是武嶽候覺得想要完成秦皇意圖似乎已沒有可能,所以改變戰略意圖,大軍針對蘇裡國了。
這也是無奈選擇,蘇裡國的靠山相較于巴陵國巴蜀國弱勢,最重要的一點,打下蘇裡國,占領了這裡,也就形成了同夏國隔江相望了,也算完成了秦皇意圖的一步。
而目前的形勢,拿下蘇裡國,對武嶽候來講最實際。
蘇裡國可是很富足,對于秦國打壓或者消滅夏國的戰略地位很重要。
拿下蘇裡國不容易,但突破口卻在蘇汕國。
蘇汕國很弱,先滅了他,然後在進攻蘇裡國,這就方便多了,而武嶽候親自帶兵奪取蘇裡國的糧倉宜春城和宜陽城,這樣一來,就同蘇汕國連成了一片,逐步蠶食蘇裡國的戰略意圖就達成了。
武嶽候用兵也很老道。
他用了個全面開花戰術,讓聯軍弄不清他的真正意圖。
其實他的真正意圖,連他的部下大多數人也搞不清。
不過他身邊有夏國奸細,再加上夏國那些将軍謀士都很精明,以大體上摸準了他的脈,采取了相應對策,隻是聯軍那些人因為各自心思不同,所做的反應不一,如果不是夏軍幾個兵團為主力,武嶽候甚至直接攻擊都很輕松。
不過武嶽候的确達成了他的初步目的。
成功調走了正面的聯軍一部分主力;蘇裡國差不多全面撤軍了。
另外把夏國裡兩個半兵團給牽制住在沁陽城一線。
雖然夏國在他面前還有三個主力兵團,但是想吃掉它是很難辦到的,他也決定不同夏軍糾纏,邊打邊跑,如果夏軍出現漏洞,反咬幾口,甚至消滅他個把軍團也不是不可能的。
隻是武嶽候萬沒想到,他最得意的祁峰竟然給他損失掉十幾萬人馬,他還沒接到這個迎頭一棒的消息。
雖然蘇堪事先得到夏國傳過來的情報,秦軍有可能重點針對蘇汕國,也得到了夏國支持,并派蘇傑帶四十萬精銳進入蘇汕國做出防禦,卻不想武嶽候劍指蘇汕國不假,卻另一把劍直插他的軟肋。
蘇汕國沒能阻止住陸凱四十萬人馬渡江,這主要原因是陸凱那裡始終沒遭到聯軍襲擾,物資儲備也很充沛,再加上這一段谌江水勢平穩,蘇汕國一面也沒有什麼險要可據守。
渡江之戰秦軍損失也很大,可沒能給他造成削弱打擊,所以渡過江的秦軍穩住陣型,同蘇裡國和蘇汕國大軍展開了大戰。
若說在平原上作戰,秦軍排開陣型,蘇傑雖有領軍氣魄,妙計頻出,可總歸是鬥不過秦軍。
這是秦軍的優勢。
可秦軍想擴大戰果也不易,推進了不到百裡就隻能止步了,因為前面到了丘陵地帶,秦軍大兵團作戰優勢就沒有了。
兩軍在匡城和多嶺城,長達近二百裡的地段展開了拉鋸戰。
陸凱雖然沒能繼續擴大戰果,可是奪去了兩城數千個村鎮,得到了物質補給,站穩了腳跟。
也就在雙方對峙之時,蘇堪得到了武嶽候派人奔襲宜春城和宜陽城,另有一股秦軍從西南已經接近宜春城的消息,他第一時間給蘇傑去了通報,又馬不停蹄的渡過黎江去順儀城找張顯求援。
蘇裡國派給蘇傑四十萬精銳,這已經達到了蘇裡國兵力極限,他因為東面還得防禦黎國,一半的兵力在那裡駐防,國内能抽出的兵馬也不多了,從聯軍内撤回的三萬人馬也趕往蘇汕國增援,現在兩座宜城隻有少部分地方守備軍。
不用武嶽候帶領大隊人馬親至,就鮑奉帶領那兩萬餘秦軍進入宜春城地界,就會一路橫掃,沒人能阻擋住。
張顯現在也無兵可派,貝山的淩威軍一部是無法攔得住,貼着昆山向宜春城進發的秦軍。
因為他們離着昆山最少也得兩三天路程,等趕到地方怕是武嶽候的兵馬也快過去了。
其實昆山這一帶就是聯軍,以及夏軍和蘇裡國無意識留下的漏洞。
“王兄,還有個更糟糕的消息得向你告知,武嶽候帥大軍正殺奔宜春城。
”
蘇堪一聽,頓時面如死灰。
張顯安慰蘇堪一番,随後告訴他。
“王兄速回就近整頓兵馬迎擊秦軍,我有最少兩個軍團二十萬人在阻擊武嶽侯,隻要你們在兩山口能堅持一段時間,我的淩威軍也會趕過去。
”
“可那就将進入三口的秦軍怎麼辦?
”
蘇堪有些失去了方寸。
“我記得貝山北翼有個小山城,王兄不防将這個小山城舍棄,領你的宜春城守備軍多置旌旗以作疑兵,擊鼓迎擊那股秦軍,大有可能将孤軍深入的秦軍吓阻拐向那座小山城。
”
蘇堪一下反應過來。
張顯的意思是告訴他,既然來不及阻止這股秦軍進入宜春城地界,就想辦法将他們逼到一處絕地,讓他們不敢出來,那座小山城隻有一條大路通往山外,把這股秦軍逼進小山城,派少部分人布置疑兵,讓他們不敢出來,封鎖住出口,剩下的守備軍也是用疑兵計封鎖山口,隻要能吓阻武嶽候一兩天時間不敢進攻,想必宜陽城的援軍和國内援軍就會相繼而到,而這時黑旗軍追擊秦鐘也該有結果了,追上了,即便不能殲滅他們,也能纏住他們,追不上、、、
追不上張顯也沒辦法了。
蘇堪回到北岸,就迅速發号施令,他也有些信鷹,關鍵時刻不藏私都拿出來用上了,怕出意外,有用大量的信鴿重複發送旨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