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走南海》沒有成為唯一試圖找C大食堂錄制節目的媒體,美食是一個男女老少通殺的題材,做好了确實非常出彩。
尤其那些自媒體,在“幸食記”之後,很多想做同樣題材的。
包括很多做吃播的主播,也覺得食堂這個地點很新奇。
可是要做食堂,首先C大雖然有五個食堂,食譜通用,但是經過幸食記的宣傳,大家都知道其中一食堂才是龍頭老大,自種菜都是他們的。
而在一食堂拒絕參與任何合作之後,不但其他四個食堂自動失去資格,在整個華夏高校界,也找不到第二個比C大食堂更适合的了。
也許那些學校食堂菜色豐富、口味上佳,可他們一沒有以黑暗料理出名過,二也沒有能把網紅餐廳都擊敗的自種菜――這也是衆多媒體前赴後繼的原因之一。
被一食堂拒絕的多了之後,難免有運營者在微博上抱怨:
又失敗了,我好像是同行裡已知第七個被拒絕的人了,還特意叫了個有魅力的小姐姐一起去邀約。
唉,C大一食堂是為愛發電嗎?
不要名不要利,找他們合作的全都被拒絕了。
做吃播會占人家學生的份;錄節目宣傳也不要,不對外開放,學生都接待不過來;你說幫你打招生廣告總行了吧,人家說這屬于招生辦的活兒。
油鹽不進,我的天啊,食堂老闆家裡是有礦吧?
這條微博不知怎麼被C大的學生看到,還轉了起來。
話題不知不覺,也從“一食堂就是好,一食堂就是棒,暑假我也想回學校”“如果長得好看能當錢那老闆真的有礦還超大”“有魅力的小姐姐我們一食堂老闆根本不稀罕好不啦”……等等,轉移到了“招生廣告裡就該出現一食堂”。
畢竟,這條微博已經證實了:隻有就讀C大,才能吃到一食堂的菜!
老闆拒絕媒體,還明确表示,你們過來隻會占學生的份額,我們不需要宣傳,因為隻做學生的生意。
大家有點小激動,他們每天吃的食堂,還是别人求不到的獨家供應。
衆多學子傾情為一食堂代言,免費提供廣告詞,熱情歡迎各位學弟學妹選擇就讀南海市C農大。
在這裡,除卻強大的師資力量之外,你還能享受最美味性價比最高的食堂菜,觀賞純天然田園風光。
附上若幹食堂照。
上獨一無二的C大,享受獨一無二的一食堂。
黃偉河也樂呵呵地轉發了,支持母校食堂,“個人認為如今的一食堂,絕對能成為就讀C大的理由之一。
”
網友們汗顔道:“我的媽,想吃個美食必須先考上重點大學!
我去繼續看書了!
”
C大的官方微博都從善如流地發起了廣告,表示一食堂的水平絕對等同C大的教學水平,希望各位學生家長多多考慮。
正值暑期招生季,#為了食堂報C大#話題下的讨論越來越多,給C大、一食堂好好刷了一把存在感。
讓話題熱度達到最高的,就是有個地方頻道采訪考生,問他們報考的志願學校,其中一個學生說“C大”,記者問為什麼報考C大,這學生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提到C大的專業,而是笑嘻嘻地說:“不是都說C大的食堂好吃麼,我就報了C大。
”
學生的家長在旁邊也大笑,連記者都在驚愕的“啊”了一聲後笑出聲來。
這顯然是帶了點玩笑意味的,但并不妨礙網友們玩梗。
“……隻有學霸才能這樣說好嗎?
我覺得C大食堂好吃我也考不上C大!
”
“我X,這是我們市的理科狀元好麼,省裡排名也很高的,好多學校找他,沒想到……”
“緻其他學校招生辦,現在知道你們輸在哪兒了嗎?
”
“一食堂老闆快醒醒啊,現在招生真的不止是招生辦的工作了!
”
“@本校食堂,麻煩睜大眼睛看好了,承擔起你們的責任啊!
!
”
“教練,我也想吃C大!
”
“吃C大可還行?
上C大吃食堂啦!
”
……
……
仍舊對外界消息毫不關心的崔栖潮,沉浸在辣椒選育工作中。
他的辣椒選育試驗有了初步成果,這一系列的辣椒都被他以大學名CX命名,從CX一号到CX十一号。
以塑料大棚栽培為主,結果出來,最高的CX三号産量比市面上銷售較好的同類辣椒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之多。
平均下來,每種增産達到百分之十二。
其中,崔栖潮覺得最為均衡的是CX七号,增産百分之十六,發病率也低了六個百分點,抗病性優秀。
在接下來,崔栖潮還要再進行比較試驗,并拆了大棚,來個露地栽培,又需要一段時間。
經過多組試驗之後,崔栖潮需要進行多點區域試驗,也就是在土壤、氣候各異的不同地區栽培,觀察辣椒的在各地的表現情況是否穩定。
這個試驗,顯然不是被困在校園副本的崔栖潮能夠随便完成的,不過他最近一直在玩孟暢介紹的那個APP,于是在上面發了個帖子:
辣椒良種,私人選育,年底有貨,免費贈送。
數量有限,需要先請留下聯系方式。
有話叫“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良種與良法農業最重要的兩大基礎。
不是每個農業從事者都有崔栖潮那樣精準的判斷力,也就是優秀科學的種植方法,那就非常倚靠良種。
良種有兩個意義,好品種,和好品種的好種子。
崔栖潮提供的,就是好品種的好種子。
但是,他在農學界毫無基礎,哪有人會無緣無故做他的試驗品。
人家土地放在那兒,當然不願意花幾個月試驗不知名種子。
崔栖潮已經想到了這點,這才提前幾個月放上去,聊勝于無,這幾個月裡,興許他能在APP上積累一點人緣,幫他試種。
他都想好了,如果APP上也沒有反響,那就去找崔校長,學校肯定不止孟暢一個家裡務農的家庭,找一下資料,就算倒貼錢,他也要把試驗完成。
……
與此同時,“小農問答”網的許多用戶,都逐漸注意到了一個叫崔栖潮的用戶。
這個個性簽名寫着“神農後人”的家夥,流竄在幾乎每一種作物闆塊,回答着幾乎每一種類型的問題。
一開始關注到他的都是認證後的專家,普通用戶看到這種簽名以及光秃秃的頭銜,基本都會略過,更加重視專家的回答。
專業人士才能注意到,這個崔栖潮回答得其實很準确。
很多時候,提問者描述得不會特别準确,專家也需要從多個角度判斷,或者進一步詢問情況。
這個崔栖潮,好像一直在線,專注刷新新問題,隻要在線看到了新問題,五分鐘内作答。
就如同他告訴孟暢爸爸辣椒出了什麼問題,多半是某某原因,如果不是,看看某處,如為某種情況,則是某原因。
他這個回答,第一原因基本是對的,整體的準确率更是百分之百。
從糧食作物到果蔬作物,從食用菌類到塊莖作物,中草藥和花卉作物也難不住他,有時候還特麼跑到家禽類去客串一下。
普通用戶起初是注意不到這個情況的,也就專家們私底下念叨一下:這多半是哪個農業機構的技術人員共用賬号吧?
直到某一天,空降一個小白,提問:
我家的陽台長這個樣子,想利用一下空間,盡量多種些吃的改善生活,請問我該怎麼辦?
這種問題專家根本不想回答,或者敷衍一下“建議種植蔥姜蒜”。
這個崔栖潮又來了,他還拍了一下自己家的陽台,放出來說:“我的公寓陽台大小和你家的差不多,你可以參照一下。
”
那張圖片中的陽台,可以說把立體種植應用得淋漓盡緻,在最大限度内利用了陽光、空氣、空間。
從崔栖潮最開始來,隻有一株盆栽辣椒,到現在,滿滿當當。
圖片有小字标注種類,兩角的超大長方形盆裡長出藤蔓,挂着幾個碩大、黃橙橙的南瓜。
南瓜對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太高,理論上陽台是可以栽種的,但是,後續管理卻具有相當的難度,普通人根本不會選擇在陽台種南瓜。
更别提這還隻是作物之一。
往旁邊,架豆的藤蔓都要爬到外牆去了,還沒結果,卻足見茂盛。
立體種植架上,以葉類蔬菜為主打,茄果類蔬菜輔助,各類葉、花、果,堪稱五顔六色。
藤蔓類爬得滿架,搭了竹架的陽台頂部幾乎沒有間隙,被綠色鋪滿,色彩豐富的立體種植架前還有盆栽式的特色蔬菜高低錯落。
整個空間像是蔬果構成的密林,雜而不亂,種類多但每一種都被精心照料,生機勃勃,狀态好得宛如在專門的大棚裡精心培育。
整張圖片的像素也很高,放大可以看到細節,足以讓大家辨别出不是PS成果,也不存在蔬果道具,更甚者,連調色也沒有。
拍攝者真的就是随便一拍,就拍出了個略帶魔幻的蔬果密林效果。
外行人可以從中看出美感,内行人則能看到技術所在。
這可不是陽光房,而隻是一個陽台,這個密度,這個生長水平,這到底有多用心啊!
居然還輕描淡寫裝逼,說給新手參考一下!
“我去,答主這是原創的?
”
“這造的太好了,像花房一樣。
”
“服氣就兩個字,技術流。
”
“建議你們去看一下答主的資料,看他過往答題!
亮瞎我了!
”
這個回答不止在“小農問答”火了,還被人截圖搬到了其他處,表示:“這才是華夏人陽台的正确打開方式。
”
都說華夏人的天賦技能是種地,這位弄陽台菜園的,不但實用,還那麼具有美感。
而且到這時候,衆多普通用戶再折回去看崔栖潮的過往正确率超高、涵蓋率超廣卻因為沒專家認證鮮有人理睬的回答,以及他那個冷冷清清的送種帖子,這才驚了。
什麼叫你以為是青銅,結果是個王者?
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