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侍中台的正是尚書令荀彧,他的少子荀诜在一旁扶持着他,兩人緩緩走進了府内,衆人急忙起身,就臉諸葛亮也是如此,荀彧與他同為三令,可這年齡或者資曆,諸葛亮還是不如荀彧的,衆人附身大拜,荀彧這才擡起頭來,笑呵呵的看着衆人。
“諸君,不必如此,快請起罷..”,荀彧說着,這才看了看周圍,說道:“诜兒啊,幫我找個位子...”,諸葛亮開口說道:“尚書令請上座!
”
“老夫這番前來,隻是要想與諸君商談律法之事,律法一直都是諸葛令公在處置,我如何能與上位啊?
在末席之内,給老夫找個可以容身的位子,就好了...”,荀彧咳嗽着,言語甚是虛弱,可諸葛亮也不敢說讓這德高望重的尚書令坐在側旁,上前扶着荀彧,就帶着他坐在了上位。
自己卻是坐在他的一旁。
荀彧坐在上位,看着前方的諸多仆射,這才開口說道:“諸君可暢所欲言,勿要因我在此處,便不敢言語了,不若,老夫即刻離去,也不打擾。
”,說完,他看向了一旁的諸葛亮,顯然是示意諸葛亮繼續言語了,諸葛亮心裡卻有些疑惑。
因為無論是在編訂新律,還是在均田的問題上,這位尚書令都不曾有過什麼提議,甚至,自從侍中令逝世之後,尚書令便很少再參與廟堂政務,以至于諸葛亮在這些時日内的權勢極大,尚書令不理事,中書令更是不在意這些,整日都在陪着自家外孫,大權落于侍中令之手。
在編訂律法的時候,更是出現了廟堂諸仆射全部聽命與侍中令這樣詭異的事情,可是,在沉淪了如此之久後,荀彧初次主動參與政務,卻是在如此緊要的時刻,諸葛亮心裡并不确定,他是來相助自己的,還是來反駁自己的,可是,諸葛亮非常清楚荀彧的為人。
這位是個忠臣。
無論在任何時候,他甚至可以犧牲掉宗族的禮儀,犧牲掉家中子弟們的利益來效忠天子,這在當下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大臣們依靠同鄉,宗族,在任用提拔的時候,也常常會想着他們,除非迫不得已,也是不會去犧牲掉自家的利益。
若不是荀彧有着極高的地位,受天下人尊崇,乃是大漢地位最高的大臣,隻怕荀家都要與他恩斷義絕了,所有的家主都是為了宗族利益而走動,何曾見過如此迫害自家宗族的家主啊。
故而,對與他的到來,諸葛亮心裡并沒有什麼擔憂的,如此忠臣,是絕對不會反對均田的,諸葛亮看着他,笑了笑,這才開口說道:“那就繼續商談律法之事,還是農桑方面的問題,這律法的農桑部分,到底該如何去制定?
各位要是有好的條例,可以說出來...”
這就是逼迫衆人認可均田了,除非你有更好的制度,否則,就乖乖聽從鄧艾的,同意均田制。
果然,當諸葛亮将話題從大漢的未來引到了農桑制度的時候,反對者大多都沉默了,仲長統認為商貿興國,奈何,在農桑方面,他也沒有什麼好說的,曹植亦然如此,可是他沒有輕易的放棄,他思索了片刻,方才說道:“我覺得,如今的農桑制度就應該很完善了,大漢日漸強盛,何必再去将一個尚未實施的制度給編進律法呢?
”
“按你的話來說,你給諸葛公提議關于全開放宵禁的事情,不也是尚未實施麽?
宵禁之罪被廢除也是不應當的,按着如今的制度,也未曾發生什麼動亂,這便是你的看法麽?
”,曹沖完全不給兄長顔面,冷冷的說道。
眼看兩兄弟又要掐起來,諸葛亮擡起手來,制止了他們的争鬥。
“各位啊,我們還是說說土地方面的新律罷。
”
此刻,衆人卻是說不出話來了,諸葛亮點了點頭,正要開口,坐在上位的荀彧卻是咳嗽了起來,衆人看了過去,一旁的荀诜為他擦了擦嘴角,荀彧看向了衆人,緩緩開口說道:“我這裡,卻是還有個辦法,不知大家可能聽一聽?
”
“哦?
不知荀君有何想法?
”
荀彧看向了一旁的兒子,荀诜點了點頭,從衣袖裡拿出了一書籍,面向了衆人,念了起來:“耕地不可變賣,平緩如今愈盛的兼并之事,不再按人丁收稅,按土地所産收稅。
”
“以曹司徒之新稅法,以及世家等級法結合,以土地出産之多少分戶等,進而平攤,産量多者多繳,少者少繳。
”
“耕地名義歸廟堂所有,私人不可轉讓變賣,可租種,百姓可開墾荒地為己用而不己所有,多土地者可将耕地交予他人耕作,以産量繳納稅賦,私人租種以每三年為最大期,需禀告當地縣衙,縣令親批。
”
荀诜語速很快,縱然如此,卻還是耗費了半個多時辰,方才将這裡頭的内容念完,當他讀完,朝着衆人一拜,又站回父親身邊的身後,侍中台裡卻是一片寂靜,衆人都是思索着他方才的言語,耕地還是歸了廟堂,看着是均田制,可是與均田制又皆然不同。
不再平分耕地,也不會限制耕地在百姓手中的轉讓,轉讓便是租種,其實與轉讓也相差不多,最重要的,還是這土地的稅賦,不再按着人丁,而是按着土地的出産,好似對豪強有益啊,這制度似乎有些矛盾,衆人一時間竟都沒能反應過來。
不過,很快,仲長統就反應了過來,唯以資産為宗,不以人丁為本,這顯然是放大了昔日曹公的新稅法,是要将廟堂的稅賦壓力從農民身上分攤到豪強之上,按着此律法,無論官吏,士子,商賈,任何人都需要繳納稅賦,放松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配合禁止耕地變賣,限制豪強繼續兼并耕地。
若是均田,百姓無法正當的獲得耕地,可在此法下,百姓可以租種來獲得耕地,豪強當然也可以,可是豪強租種了對方的耕地,這與搶占便不同了,縱然對方家破人亡,這土地也不會歸豪強所有,這讓豪強無法通過惡劣手段來奪取耕地,租了最多三年就得還,還有痛恨豪強的縣令太守之類在一旁看着...
好啊!
這可比均田要合理太多了!
!
仲長統笑着起身,說道:“好啊!
!
不愧是荀令公啊,光是這一策,荀令公就當為大漢增添三百年之國運!
!
”,他這一聲,衆人皆驚,仲長統便将自己所想的緩緩說出,聽着他說完,衆人這才明白,紛紛談論了起來,就連鄧艾,也是皺着眉頭,思索了起來。
唯獨諸葛亮,皺着眉頭,他不是看不出荀公的新策,隻是,均田乃是天子所令的,天子推行均田制,不隻是在抑制均田,還有着更深的意思,他也應了天子,諸葛亮心裡懷疑,即使天子看了荀彧的提議,恐怕也不會去采用,均田制對于豪強大族的打擊是巨大的,幾乎就是直接挖了他們的根。
天子的意思顯然也是這個,天子厭惡那些豪強,這些豪強私藏人口,壓榨百姓,占取土地,養死士,藏軍械,這究竟是想要做什麼?
!
揚州的大族,甚至是在造戰船,随着海外府出海,鎮壓海外的一些小邦國,他們船上的奴仆已經類似與私兵了。
在益州,涼州等地,更是誕生出了雇傭數萬人手的龐然大物,占據土地是當地的半數,這讓天子如何心安呢?
天子不清楚均田制的弊端麽?
他是清楚的,可是他更忌憚這些豪強大族,從孝康皇帝開始,甚至從更早,廟堂就開始不斷的打壓豪強,鎮壓大族,黨锢不也是如此麽?
奈何,越是打擊,豪強卻是越來越多,各種層出不窮的制度也沒能鎮壓住他們,大漢更興盛,遍地是豪強。
“荀令公啊,我覺得,此制很好,不過,此制要涉及的範圍很大,我想,不如還是召集群臣,再進行商議罷。
”,諸葛亮緩緩起身,開口說道。
“哎?
不對啊,諸葛公啊,我們這次來,隻是為了制定律法而已嘛,審核再去廟堂就好了,不急,還是将律法定下來罷。
”,仲長統笑着說道,與方才的着急不同,他現在是相當的輕松,洋洋得意,小人得志的模樣,讓周圍的幾個好友都忍不住有些鄙夷。
諸葛亮眯了眯雙眼,這話有些耳熟啊,沒想到,這麼快就回來了。
“如此大事,不能着急。
”
“不,陛下不是急着要律法麽?
今日之内必須完成,這是侍中令所說的!
”,仲長統再次開口說着,面對堂堂三令,竟是半點不懼,甚至有些逼迫之意,不過,他本來就是這個性子,類王符,别說是三令,就是面對天子,他也敢如此言語。
諸葛亮抿了抿嘴,看了看一旁的司馬懿。
司馬懿此刻卻隻是低着頭,完全不理會他。
“諸葛公!
!
!
快些商談罷!
!
!
我身為監察府仆射,受諸葛公的吩咐,督察律法拟定,我定會聽從諸葛公的吩咐,嚴格拟定,不會讓任何人毀掉這次商談的!
!
!
”,張飛站起身來,拍打着自己的兇口,他憨厚的笑着,說道:“諸葛公放心!
!
!
諸葛公的吩咐!
!
我一定照辦!
!
!
”
諸葛亮看向了周圍,曹昂低着頭,他早在聽到按已故曹公之制的時候,便已經啞火了,鄧艾早在荀彧走進來的時候就低下了頭,鄧艾是荀彧所提拔的,鄧艾一直都非常的敬佩荀彧,甚至将他看作自己的恩師,如今荀彧出面,他更是不敢言語。
至于劉巴,在聽聞廣開稅源的時候,就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了。
本該是自己的主場,諸葛亮卻忽然發現,整個侍中台裡,自己竟成為了孤家寡人,失去了一切的優勢,所有人都在瞬間完成了翻盤,而造成這一切的幕後之人...
諸葛亮緩緩看向了上方的荀彧,荀彧也正看着他,他和藹的笑着,點了點頭。
好謀劃啊,好計策啊,從仲長統,曹昂,鄧艾,乃至司馬懿,張飛,甚至是自己,從一開始,就成為了閣下手裡的棋子麽?
從一開始,這一切就是在往荀令公的謀劃裡走啊,所有的一切,就是為了今天,強勢的将自己的觀點編入律法,抵掉均田制,他知道天子對律法的看重,是不會輕易的改變新律法的,哈哈哈,自己當真是愚蠢啊。
諸葛亮心裡忽然有種挫敗感,可還是有些疑惑。
究竟,荀公為何要如此反對天子的均田制呢?
他莫非不知,今日之後,無論成敗,他都會被天子所記恨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