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萬歲約阿希姆

第443章 天佑愛爾蘭(下)

萬歲約阿希姆 天空之承 3360 2024-01-31 01:11

  4月1日這一天是西方的傳統節日,愚人節。
意大利政府選擇在這一天宣布履行德奧意三國同盟協定,似乎是為了給這場冷酷無情的戰争增添一絲幽默氣息。
幾乎從戰争爆發的第一天開始,意大利就在為參戰做着準備,他們遊刃有餘地周旋于兩大陣營之間,可以對德奧的催促施壓視之不見,也可以對英法的利益誘惑置之不理,為的就是一再增加意大利的參戰價碼。
由于意大利是從奧地利的統治下分離出來的,它與奧匈帝國有着與生俱來的領土矛盾,所以協約國可以開出德奧不可能提供的優厚條件,隻要協約國在戰場上取得優勢――哪怕隻是潛在的優勢,意大利也會最終投向協約國陣營。

  可惜天不遂意大利人之願,除開戰争剛開始階段的形勢較為撲朔迷離,德奧同盟就一直占據着顯而易見的軍事優勢,而且德國基本上是以一家之力打垮英法、壓制沙俄,奧斯曼土耳其和保加利亞的相繼加入使得同盟國陣營的戰略格局更加強勢。
進入1915年之後,英國自顧不暇,法國敗局已定,沙俄獨木難支,美國原本在政治策略和軍火貿易中偏袒協約國,眼見形勢不妙,也以恪守中立為由改變了外交立場,意大利人自知從協約國這邊已經很難得到好處,便一改往日的冷淡,開始積極向柏林靠攏。

  自俾斯麥卸任之後,德國高層在外交領域的表現備受诟病,但這并不能夠說明德皇威廉二世和他的重臣們完全沒有政治外交能力,更多是因為他們的外交智慧在老牌強國的政治外交家們面前還很幼稚,所以才會在直接對話中再三落敗。
如今同盟國的軍事勝利已是囊中之物,對于意大利參戰,德國高層開出的條件自然比戰争剛開始時遜色不少――摩洛哥的殘羹是不必想了,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地,靠近意大利殖民地而且資源不是那麼豐富的可以割讓一些,英法俄列入戰争賠償的艦艇船隻,德奧土保優先挑選之後,剩下的可以酌情分給意大利。

  條件是意大利從陸上進攻法國南部,從海上襲擊和封鎖英法的地中海航線。

  德法宣布舉行停戰談判之後,風傳沙俄也有意同德奧媾和,意大利政府擔心錯過最後的參戰時機,于是果斷接受了德國提出的參戰備忘,并且連夜通知派駐柏林的外交特使。
3月31日,德意簽署備忘,随後在意大利的積極建議下,奧意兩國也簽署了一份象征大于實際的備忘。
第二天一早,意大利首相便代表國王發布了對法宣戰書。

  宣戰公告一出,意大利海軍立即以令人佩服的效率展開行動,他們的戰艦幾乎不費摧毀之力就俘獲了航行中的多艘法國船隻,因為船上的法國人以為意大利海軍是出于善意前來護航,他們甚至把意大利軍艦的警告性鳴炮當成了禮炮,直到全副武裝的意大利士兵登船之後,許多人還覺得莫名其妙。

  在意大利與法國接壤的阿爾卑斯山區,意大利軍隊早已接到了羅馬統帥部的作戰密令,在政府發出宣戰公告之後,他們一刻也不遲疑地越過邊境,進攻他們認為早已形同虛設的法軍防線。
由于德法停戰約定僅對德法兩國有效,而且停戰時意大利并未參戰,對于意大利軍隊趁虛而入的行為,法國人除了表示憤慨抗議之外,就隻能依靠部署在法意邊境地區的少量部隊進行抵抗,但戰事的進展讓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各國人士大跌眼鏡,養精蓄銳的意大利軍隊――趾高氣昂的偷雞賊,居然被兵力嚴重不足的法軍邊防部隊――虛弱不堪的公雞,給狠狠修理了一頓。

  幾天下來,進入法境的意大利軍隊僅僅占領了一些無足輕重的村鎮,然後就在法國人陳舊的堡壘、要塞以及倉促布設的防線前止步,區區數千人的傷亡,相對大戰爆發以來的任何一場戰役而言都是不值一提的損失。
盡管進攻不利,意大利最高統帥部派駐柏林的軍事聯絡官員依然得意洋洋地向德國人邀功,聲稱意大利軍隊的軍事行動成功将十數萬法軍部隊牽制在了意法邊境地帶,使之無法調動到德法軍隊對峙的正面戰線。

  短暫的三天停火期,德法兩國的軍事外交代表在裡昂展開了激烈的唇槍舌戰,給人的感覺不像是勢弱的一方在向對手求和,而是把戰争從戰場前線搬到了談判桌上。
法國人的談判資本在于殘兵不下百萬的陸軍部隊,在于現代戰争機器仍然難以跨越的阿爾卑斯山區,在于實力猶存的法國艦隊,在于非洲殖民地對法國政權的忠誠支持,隻要法國人不計代價地堅持這場戰争,他們甚至可以将政府機構遷到地中海對岸的阿爾及利亞去!

  談判不能解決的問題,隻好交給大炮和刺刀。
利用這三天的停火期,德軍總參謀部調整了進攻策略,由原來的三路齊進變成兩翼齊飛,左翼重兵集團投入四百多輛裝甲戰車和五十萬部隊,在德國艦隊的支援下對法國西海岸最後幾座港口城市展開猛攻,隻用了一個多星期就将帕朗蒂、萊昂、巴約讷劃入了德軍占領區;右翼主力集中了近千輛裝甲戰車,以三個軍團七十多萬兵力沿羅讷河谷向法國南部海岸推進,在瓦朗斯,雙方激戰五日,德軍以傷亡十萬人的代價打垮了法軍最後一支生力軍,繼而摧枯拉朽地攻克了皮埃爾拉特和阿維尼翁,德軍先遣部隊已能夠遙遙望見蔚藍的地中海。

  在地面部隊展開大規模攻勢的同時,德軍航空部隊也向世人展現了現代戰争的立體威力,齊柏林飛艇群相繼對馬賽、尼斯等法國南部港口進行了晝間轟炸,以烏雲壓境的磅礴氣勢震懾法*民,随着裡昂周邊的軍用機場建設完成,德軍的遠程轟炸機開始了在羅讷河谷上空的穿梭飛行,再加上意大利、奧匈帝國以及德國在地中海聯手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大的同盟艦隊,駐泊在馬賽和尼斯軍港的法國艦艇不得不提前撤往北非的阿爾及爾港。

  探知法國主力艦艇離開了南部港口,同盟艦隊肆無忌憚地對法國本土展開了炮擊和封鎖。
4月13日,同盟艦隊襲擊尼斯港,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無畏艦群用無情的炮火将這座美麗宜人的海濱城市變成了瓦礫堆。
一天之後,戛納成為了第二座被夷為平地的法國港口。
法國本土與北非殖民地的海上通道也随着同盟艦隊的四處活動而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4月17日,戰線已近崩潰的法國人重新回到了裡昂,這一次,他們依然帶着高盧人特有的傲慢心态,但在談判中的态度已經沒有了之前的底氣,而意大利以及奧匈帝國的外交代表則在談判桌旁得到了一席之地。
雙方的再次停戰持續到了4月25日,在沉沉夜幕降臨之時,法國談判代表在一份條件苛刻但至少能夠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免于毀滅的停戰書上簽下了名字。
持續了近九個月的西線之戰就此落下帷幕,名義上,法國人失去了相當于原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領土和近半數的殖民地,包括割讓給德國的阿登山區和割讓給意大利的科西嘉島,實際狀況則要糟得多――法國需要向德奧意三國償付高達185億法郎的戰争賠款,相當于普法戰争賠款的3點7倍,而在賠款償清之前,德*隊将繼續占領巴黎及巴黎以東地區,還有法國的北部和西部海岸,這意味着以巴黎為中心的北方工業區和盛産煤鐵礦的東部地區将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為德國的戰争機器提供各種工業産品和戰略資源。
此外,德國還從法國人手裡強行獲得了勒阿弗爾、瑟堡、布雷斯特、聖納澤爾、南特等重要軍用港口三十年的使用權。

  随着停戰條約的簽署,法*隊雖未瓦解,但法國巨人已經轟然倒下,經濟困頓的沙俄帝國再也不能從法國盟友這裡得到一個法郎的援助,而出于對英國的不信任,尼古拉二世的軍隊将領和權貴政要幾乎一緻認為俄國應該及時退出這場戰争。
4月底,沙皇的特使抵達柏林。
這時候,德*隊業已占領了富庶的俄屬波蘭地區,他們對俄國腹地的土地沒有胃口,停戰條件是為東普魯士建立一個可靠的軍事緩沖區,立陶宛的獨立則是俄國統治者能夠接受的條件,雙方很快達成了停戰意向,隻不過根據德奧同盟協定,雙方的正式媾和還需要俄國與奧匈帝國達成停戰協議,聖彼得堡與維也納之間的矛盾沖突由來已久,停戰談判不出意外地成為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但與西線不同的是,俄國和奧匈帝國本就不夠充盈的國庫已被戰争好了個精光,軍隊民衆皆不贊成再戰,于是,東線各方在談判期間不約而同地暫停了軍事行動。

  兩大盟友一個直接退出戰争,一個無心再戰,大英帝國就此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而且德*隊已經開始在弗蘭德斯以及法國北部大量集結運輸船隻,在握有制海權的情況下,跨海登陸不再是單純的戰略威懾,英國人簡直被這個消息攪得夜不能寐,停戰呼聲愈發高漲。
見停戰媾和已是大勢所趨,英王喬治五世授意政府與德國人展開談判,德國政府開出的停戰條件雖不及對法國的那般苛刻,但割地、賠款、裁軍以及接受愛爾蘭獨立一條也不少。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