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刑訊的過程并沒有蕭軒想象的那樣困難,畢竟以保護特殊利益而存在的人群可不是武俠小說中的死士,更不是為了理想大浪淘沙加入進來的革命志士,大部分情況下再未動刑和初步刑訊的時候就放棄了對抗的意識,較尋常重犯人員還要軟弱許多。
雖然有很多提供的信息并不十分全面和準确,但在擁有足夠的人力進行核對與準備的情況下還是大緻的鎖定了一些脈絡。
就這樣,在崇祯八年臨近冬季的時候,一場大規模的清洗展開了。
從蘇州乃至杭州的不少豪門望族到甚至蕭軒身邊的一些親衛乃至外情線上的不少人幾乎都有波及。
這也多少讓蕭軒有些吃驚。
畢竟,自己的行為最多可以算的上是“大規模改良”還沒有上升到真正意義上革命的程度,可即便是這種走向全面健康與法制帶來的“改良”在一些人眼中也無異于亞于一場革命。
事實上,不僅僅是這一次大規模的檢舉獎勵計劃,還包括之前數年裡積累下來的不少矛盾也都在這時候暴露出來。
當清洗開始波及到江東以外的一些地方的時候,很多人再也坐不住了。
各個曾經參與英雄外城附近集會的勢力在沒有做好造反準備的情況下此時此刻也隻能倉促而動。
當然更多的方式是以民間起義的名義。
革命軍主力和志願部隊主體内有不少忠于中央的人,從下層一直到中上層,大同社在正規軍隊内的影響力也讓公然的大規模兵變造反變得困難了許多。
就這樣,剛剛安定下來的整個海内又開始烽煙遍地,從江東到廣東再到西北,總計三十多萬私兵上百股人馬構成的叛軍一時讓不少省區都陷入了動蕩之中,剛剛平定了海外的大明突然之間似乎有了一種隋末迹象。
田秀英乃至田弘遇等人,乃至周大勇還有外人并不知道姓名的内外情總負責人一下就成為了各路反叛勢力的衆矢之的。
在透支積蓄和家底之後,反叛的大軍很快就增加到了百萬之衆,并相繼攻陷了上百個縣城,十多個府城,鄉村的實際控制區面積就更大。
蕭軒則早有準備的以一名替身在中央莊園外發表臨時演講,雖然參加的人僅僅隻有南京一帶的英雄外城民兵武裝和核心志願部隊内的數千軍官,可演講的“官印稿”卻在随後并不算長的時間内傳遍了江東乃至江東以外的軍内及全國各地。
“敵人的反叛因由并不是因為所謂的禮與道義,也不是因為這樣的變革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冤情,而是因為喪失了違背平等與公平原則下的法制之下營營苟且,謀求不正當私利的空間。
他們期望所獲得的利益應該不是來自于貢獻、生産或經營管理乃至決策方面的勞動,而是依托于鞏固的人身依附關系而獲得的長期保證。
隻要那些期望通過官商勾結乃至技術剽竊乃至一點兒地方上的特權就可以稱王稱霸的食利階層不受到根本而長效的遏制,幾千年以來世間的停滞與無數的悲劇就不會改變。
。
。
”
在演講中,蕭軒并沒有運用太多傳統意義上的形容和煽情,也沒有适應傳統檄文的儒家主義文言文風。
蕭軒當然很清楚,這些話不是對那些在文化上就選擇了舊文化的人來說的,而是對從文化立場上就已經選擇了新文化的人來說的。
如果自己依靠傳統的意識形态來進行這樣的動員,毫無疑問就對徹底的文化革新埋下了諸多隐患。
幾十萬分官印演講稿乃至相關的特刊報紙幾乎是早就有所準備,因此在很短時間内就送到了各地的官兵的手中。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許多選擇觀望态度的各地軍管會武裝也不得站隊選邊。
武裝沖突以越來越廣泛的規模愈演愈烈起來。
這幾個月以來,以萬餘戶檢舉“英雄”為核心的五千人左右的組成的“英雄旅”也在這時完成了武裝和訓練,裝備了大量正規騾馬乃至上百五百斤到千斤身管重炮,以水路為基礎開赴各地展開了督戰行動,并以大隊群配合外出志願旅抽出的團規模的力量完成整編。
這樣一來,在志願部隊并不進行大規模調動,仍然有相當留守兵力的情況下叛軍在各地愈演越烈的态勢開始緩慢下來。
當然,即便如此,僅從兵力上說,因為革命軍主體仍然要在海外廣大地區執行治安戰任務,海内隸屬中央直轄的兵力仍然相對薄弱。
經過一個多月的較量,僅僅是江東乃至珠三角一帶的叛軍開始肅清,仍然擁有百人規模上下的叛軍開始漸漸在中西部漸漸集結起來,似乎有以天竺乃至東南等地為退路依托的打算。
也就在這個時候,帶有官方印信的通告通過外情乃至軍令部門再一次大規模的傳播開來,當然是針對叛軍展開的大規模誘降計劃。
凡是能夠在戰場反戈一擊并取得十将百人以上可檢驗首級的人,都可以按照斬将依據品級二百兩到三千兩黃金不等,斬首二百到五百兩銀子不等的規模予以封賞。
并且還會獲得戰場起義七成以上的收益,駐英雄城。
這樣一來,新的内亂和沖突很快就在剛剛完成了集中的叛軍内部愈演愈烈起來,幾乎在很短的時間内就減少了各地沿着要道展開進攻的平叛大軍的壓力。
并沒有花費太長時間,東部各省的叛軍就被逐一壓縮到了川陝乃至臨近周邊一帶的一些地方。
因為糧饷不足,即便就地劫掠也似乎遠不能滿足需求,起兵反叛的各路武裝在這時也不得不“精兵簡政”放棄了很多曾經跟随自己的人,兵力也由巅峰時期的超過百萬人馬逐漸下降到二三十萬勉強還算靠譜的主力,同數萬人規模的進剿主力相比,不再擁有十倍以上的兵力優勢了。
蕭軒也在新朝八年歲末隆冬季節到來的時候看到了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