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曆史的拐點

禹傳位啟

曆史的拐點 歐陽悟道 1813 2024-01-31 01:13

  大禹品德高尚,治水有功,深得萬民的擁護。
舜去世後,大禹正式成為部落聯盟的領袖,這就是夏朝的開始。
夏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大禹是夏朝的第一個國君。

  大禹當上夏朝的國君後,沒有忘記肩負的重任,沒有忘記天下的長治久安,雖然身居高位,卻不貪圖享樂。
為了治理天下,他還經常外出巡遊,了解民情。

  大禹在巡視期間,看到多數部落首領對他畢恭畢敬,可是也有的部落首領并不把他這個領袖放在眼裡。
他便下令各部落把所有的銅貢獻出來,用這些銅鑄成了九個大鼎,象征九州。
每個鼎上鑄着各州的地理出産、珍禽異獸,然後将九鼎運至宮中,号稱是鎮國之寶。
各部落首領定期向禹王進貢時,都要向九鼎緻禮。
擁有九鼎的禹王,當然也就成了九州大地的主人。
這九個鼎流傳下來也就成了封建國家政權的象征。
同時,鑄鼎的故事告訴我們,禹時手工業和冶煉技術已得到了發展。

  夏禹開始在部落聯盟中擁有無上的權力,九鼎的鑄成使他有機會把這權力強化和神聖化,使它更加鞏固,以便把各部落統一在一起。

  禹王晚年有一次在茅山(今浙江紹興)召集各部落首領,想借商議大事之名再顯示一下威風,鞏固他對各部落的控制。
說來也巧,這次大會剛開始,就給了禹王一個樹立權威的機會。
原來是離茅山不遠的地方有一個部落,叫防風氏。
這防風氏對禹王的權力并不尊重,因此開會時,故意很晚才來。
禹王見此情況大怒,下令處死了防風氏。
各部落的首領見禹王是這樣威嚴,個個俯首帖耳,唯禹王之命是從。

  禹王去世前幾年,想效仿堯舜,找一個賢能的人來接替自己。
最初,人們推舉在帝舜時就掌管刑法的臯陶,但是沒等接任,臯陶就病死了。
後來經過商議,人們又一緻推舉伯益做他的繼承人。

  伯益曾經是大禹治水的一名主要助手,發明過一種鑿井的新方法。
他擅長畜牧和狩獵,曾教會人們用火燒的辦法來驅趕林中的野獸。
所以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伯益是僅次于大禹的一位英雄。

  随着王位的鞏固,夏禹越來越覺得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王權應該由自己的兒子來接管,而不能讓别的什麼人來繼承。
可是伯益功勞卓著,威望極高,首領會議上推舉他做自己的繼承人。
禹王感到衆怒難犯,隻好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為了這件事,禹王越發煩躁,寝食難安。
後來他想到:“自己之所以能順利地繼承舜位,一是當年治水有功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和愛戴,二是舜選定自己做繼承人之後,就讓自己行使治理天下的大權。
如果我也效法當年舜的做法,把治理天下的大權讓兒子去執行,而隻給伯益一個繼承人的名義呢?
”于是禹王讓啟參與治理國事。
過了幾年,他的兒子啟由于把國事處理得很好,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也高了起來。
而伯益作為繼承人卻沒有新的政績,他過去辦的好事,人們也漸漸淡忘了。
禹王死後,他的兒子夏啟就真正行使起王權來了。
而多數部族的首領也都表示效忠于啟,他們說:“啟是禹的兒子,我們願意效忠于他。

  伯益看到事情成了這個樣子,大怒。
他本是東夷人,他召集東夷部族率軍向啟殺來。
而啟早有防備,經過一場大戰,夏啟打敗了伯益的軍隊。
夏啟為了慶祝勝利,在鈞台(今河南禹縣)舉行了大規模宴會,公開宣布自己是夏朝第二代國君。
從此,父亡子繼的家天下制度便取代了任人唯賢的公天下制度。

  盡管啟打敗了伯益,但許多部族對他改變禅讓傳統的做法表示強烈的反對。
有一個部族首領叫做有眉氏,站出來反對夏啟的做法,要求他按照部落會議的決定,還位于伯益。
于是,夏啟就和有眉氏在甘澤地方(今陝西戶縣一帶)發生了戰鬥。
兩軍對壘,大戰開始前,夏啟激勵将士們說:“我要告訴大家,這個有眉氏對天帝不敬,王命不遵,是上天借我的手來消滅他!
因此你們要服從我的命令,奮力出擊,不可懈怠!
”夏啟訓話完畢,六軍兵士就揮舞刀槍,呐喊着沖向有眉氏的隊伍。
經過一場激烈的斯殺,有眉氏被打敗了,有眉部落的成員被罰做奴隸。
從此,夏啟的王位終于坐穩了,父亡子繼的家天下制度正式開始了。

  夏啟實行王位世襲,說明那時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度已經徹底瓦解,氏族部落會議制度已經轉化,開始出現了國家的雛形,奴隸社會到來了。
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人類曆史上一次劃時代的進步。
因為在原始社會,低下的生産力水平使人們的生活極其艱苦。
到了奴隸社會,農業和手工業有了分工,社會生産力得到很大提高,生産得到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為文化的繁榮創造了條件,所以說這是曆史的向前發展。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