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220章 蜀地不甯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瘋子161414 3107 2024-01-31 01:13

  巴蜀之地沃野千裡,又有雄關險隘可持,自漢高憑此得天下,便成為王霸之所。

  一俟天下形勢有變,就會有豪傑據此而謀大業。

  前有公孫述、劉焉,中有昭烈帝劉備,近有成國李雄,無不是占據蜀地稱霸一方。

  蜀地易守難攻,曆來是戰略要地,為兵家必争之!

  巴蜀居長江上遊,對長江中下遊的吳楚之地具有高屋建瓴之勢。

  因此偏安江東者,無不汲汲以取蜀地為念。

  故而,李雄割據蜀地,桓溫卧不安枕;而西魏取川蜀,梁朝之衰亡可見。

  對于由北統南一方來說,攻占江南的一條捷徑就是先取蜀中,而後居高臨下順江而東。

  因此王濬樓船下益州,而金陵王氣就隻能黯然而收。

  蒙古攻宋,荊襄是其主攻方向,但也一刻沒有停止對四川的進攻,同樣打的是從四川順流而下的主意。

  當華夏出現南北朝對峙時,蜀地往往是打破僵持局面的關鍵。

  衛朔離開姑臧後,先南下隴右,而後入漢中,再經金牛道,過劍門關天險直抵成都。

  按說,金牛道應該算是入蜀通道中條件較好的一條。

  可一路走來,仍舊讓河西人真真是體會到什麼叫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選擇金牛道入蜀,除了其可直達成都外,還因曆史上大凡伐蜀,大軍自漢中南下,大多數走金牛道。

  但是,在此道路上有一座天下雄關即劍門關。

  金牛道自廣元南下,至劍閣後,進入劍山山區。

  劍山綿延數百公裡,其南坡舒緩,而北面絕壁陡立,隻有一個地方如刀砍斧劈一樣出現一個缺口,可供行人通過。

  因其如兩門對立,故稱劍門。

  自古以來号稱“劍門天下雄”,自武侯諸葛亮在此設關以來,劍門關從未被從正面攻克。

  唐朝李白有“劍門峥嵘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詩,可知劍門關之險要。

  經過劍門關時,衛朔、崔宏兩人看着險峻的關隘,很有默契地對視了一眼。

  此刻兩人心中想得一樣,均認為想要攻克劍門關,隻能采取迂回辦法,從小路繞到劍門關背後。

  “此關真是險峻,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晉滅蜀之戰中,鐘會攻蜀,十萬大軍頓兵劍門關下數月,竟不得寸進,差點兒糧盡欲還。

  “最終還是鄧艾繞道陰平道,從江油進入蜀中,在綿竹大破諸葛瞻,攻陷了成都。

  “将來河西軍入蜀時,恐怕還得效仿先人。

  聽罷崔宏感歎,衛朔心有戚戚。

  他比崔宏了解得更多,明朝傅友德攻四川,同樣是明着揚言要從金牛道進兵,實際上卻悄出陰平道,繞過劍門關。

  但是陰平道是小路,太過艱險,史稱鄧艾行軍,“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馀裡,鑿山通道,造作橋閣。
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将匮,頻於危殆。

  由此可見,陰平道太過險要,隻能作為出奇兵之用。

  而且,并不是每次偷襲陰平道都能成功。

  例如五代時石敬瑭攻蜀,蜀地孟知祥一邊備守劍閣,一面防禦陰平道。

  結果石敬瑭自陰平道進兵,因孟知祥早有防備,隻得失敗而歸。

  過了劍門關是涪城,在涪城稍作停留,同時有更多的蜀地官吏随行,也讓衛朔跟崔宏少了說話機會。

  就這樣大家一路無話,數日後順利抵達成都。

  聽聞大都護衛朔将要來了,益州刺史郭铨親率衆文武出城五裡相迎。

  隻見遠遠地,塵土飛揚。
然後過來一隊人馬,各個穿戴整齊,盔明甲亮,簡直是武裝到了牙齒。

  聽着三百侍衛整齊的腳步聲,讓前來迎接的蜀中上下心中一凜。

  僅從外表看,眼前河西軍足以當得起精銳二字。

  看到這一幕,郭铨心中暗自琢磨:這河西衛朔可真夠威風的。

  片刻已過,大隊人馬終于到了近前,為首者乃是一位身穿金甲的年輕人,此人身材高大魁梧,目光炯炯有神,嘴角微微彎起,帶起一道迷人弧線。

  難道這個年輕人便是大都護衛朔?

  前來迎接益州文武顯然低估了衛朔年紀,之前怎麼也沒想到,執掌隴右河西數州之地的一方霸主,竟然隻是個二十二歲的年輕人。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當下無數道炙熱目光灼灼盯着衛朔,恨不能以身代之。

  衛朔翻身下了馬,迎着郭铨等益州文武快步走了上去。

  他邊走邊拱手道:“朔何德何能,竟勞煩諸位大人出城相迎,真是失敬失敬。

  雖說眼下衛朔還隻能算是外邦人物,可郭铨深知,不出意外,人家很快就是朝廷外鎮方伯。

  因此他不敢怠慢,急忙上前拜道:“铨拜見大都護,奉王名特來迎候大都護入朝。

  聞言衛朔特地朝建康方向拱了拱手,不由感歎道“哎呀,天子如此盛情,真是讓本都護賓至如歸啊!

  不管衛朔是不是真心感謝天子,起碼他這番作為,不由讓益州衆人心生好感。

  覺得這位大都護不愧是漢家苗裔出身,不像北地胡虜那般,對天子、朝廷沒有絲毫敬意。

  衛、郭兩人寒暄了片刻,衛朔向郭铨介紹了崔宏、康龍等人,而郭铨也把益州文武介紹給了衛朔。

  随後兩人相攜而行,緩緩向城内走去,其餘衆人急忙跟上。

  當日,郭铨在刺史府内設宴款待衛朔一行。

  原本應該是喜慶歡悅的宴席,不料卻發生了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最終導緻宴席不了了之。

  起因緣于郭铨想介紹蜀地名士給衛朔認識,誰知那些豪族出身的世家名士根本不買刺史大人的面,當衆責問衛朔為何苛待世家,搞得雙方全都下不來台。

  最終,這場接風宴席也在一片尴尬中草草結束。

  剛一回到住處,原本還怒氣沖沖的衛朔一下子平靜下來。

  其實他并不是真的生氣,而是做給外人看罷了。

  對于今天這一幕,他早有預料。

  畢竟蜀地緊鄰隴右,河西所作所為,多少也會傳到蜀中,本地名士才會對他冷言冷語。

  “那些名士太可惡了,竟敢當衆羞辱大都護!

  “若非主公不允,末将非将他們腦袋擰下來當夜壺不可。

  衛朔看着怒氣難平的康龍,不以為然道:“一群跳梁小醜罷了,不值當為此生氣。

  “主公睿智,确實不值得大動幹戈!

  “臣聽說南朝世家勢力龐大,有時連天子面子都敢不給,更何況主公不過是一個入朝觐見的外邦人物?

  “不過,臣以為應該有人比主公更加想找那些名士的麻煩?

  “玄伯指的是刺史郭铨?

  “然也,衆名士此舉不但是掃了大都護臉面,也讓郭铨感到難堪。

  “若臣所料不錯,郭铨肯定與本地世家鬧了矛盾,不然那些名士絕不會當衆發作。

  “玄伯之意是說蜀地有可能爆發内亂?

  衛朔目瞪口呆地看着崔宏,果然不愧是王佐之才,僅從一些蛛絲馬迹就能推斷出如此重要的情報。

  “十有八九會如此,此時距成漢滅亡還不到五十年,蜀人又向來排外,再加上當今朝廷昏庸無能,蜀地人心自然是蠢蠢欲動。

  聽了崔宏所言,衛朔忽然想到了曆史上的谯縱亂蜀,那谯縱不正是蜀地大族出身?

  “若蜀地亂了的話,對河西而言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希望主公不要錯過。

  “隻要拿下蜀地,再平定了關中,如此大勢已成,天下再無能與主公相抗者。

  “嗯,玄伯所言,朔謹記在心。

  “不過,眼下時機未至,暫時不要輕舉妄動,以免讓被外人警覺。

  “臣等謹遵主公吩咐。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