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揚帆于大明朝野
徐鴻軒抿嘴一笑,“秦督,這可是好東西,天下誰人不識它?
”
“就是,秦督,這不就是銀票嗎?
”
“哇……,我這是昌隆錢莊一萬兩的銀票。
”
“咦,我這是升隆錢莊的。
”
“我這是鄭家的銀票,管他呢,要是我的就發财了。
”
……
衆人手裡拿着或粗糙或精細的各家不用銀票紛紛嬉笑着說,這要是我們的就好了。
“這确實不是我們的,但我們自己也有。
”
秦浩明微笑着說一句,接着朝洪迪新示意一眼,後者及其慎重的端出一個木箱,打開箱蓋,取出一疊嶄新的銀票,還有統一制式的銀币分發給衆人。
“秦督是要開錢莊嗎?
唔……這銀行是錢莊的意思嗎?
”
盧欣榮左手拿着做工精緻的銀票反複端詳,上書大明銀行,右手掂量着銀币,仿佛在測試重量。
“大抵是這個意思,但又略有不同,你們先看,待會本督再做解釋。
”
秦浩明點點頭,一會兒又搖搖頭說道。
“好漂亮的銀币,做工真好,看來冶造局那班工匠不錯。
”
許傑接過洪迪新遞給他的銀票和銀币,把注意力放在銀币上。
入手感覺就很好,銀光燦然,新鑄成的銀币似乎還有一些沖壓時的餘溫,再仔細看,銀币并沒有複雜圖案,正面中間四個字“大明銀行”。
字是秦浩明寫的,再用拓本印,論書法水平,尚可一觀,談不上大家之作。
不過用來印制,也綽綽有餘。
銀币背面則是“一兩”字樣,當然還是秦浩明所書。
各人手中都是拿起一枚銀币,仔細觀看,這東西對大明的人來說還是很新鮮。
大明一直沒有正經的鑄造過金銀币,銅币水平也是參差不齊,而且很少有朝廷統一管制。
民間現在不僅在用天啟錢,更多的是用萬曆錢和嘉靖錢,甚至還有人用前宋的銅錢,更早的銅錢存世量少,不宜拿出日常使用,可以當做古董了。
吳鋒拿着銀币,先是上下翻動,滿是陶醉的欣賞了一番銀币上的字樣,接着才仔細觀察銀币的樣子,這時才現問題:“為何銀币要有花邊?
”
秦浩明笑道:“人心叵測,要是有人拿到銀币後,大規模的從四邊磨掉銀邊,積少成多,也是會小賺一筆。
或是将來民間使用,有人也會磨邊,當一兩的給我磨成八錢,六錢,到時候不僅是損失一些銀子那麼簡單,還會影響我們銀币的信譽。
”
“原來如此。
”吳鋒恍然大悟道:“用這花邊是防止人私下打磨,好主意,果然好主意。
”
吳鋒微笑着掂了一下銀币,說道:“一兩的銀币實則重八錢,另外含有一些輔料,又是二錢……”
站在左近處的閻應元,兩眼突然一亮!
秦浩明看到他的神情微笑着問道:“可是明白了什麼?
”
“是明白了一些。
”閻應元眼中顯露出興奮之色,他不是笨蛋,哪還有想不明白的?
一想明白,敬佩之情就按捺不住了,閻應元忍不住拱手道:“大人真是天縱之才!
”
秦浩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鑄币,不管是朝廷的銅錢還是秦浩明這裡鑄成的銀币,錢息當然是最要緊的。
朝廷拿二十萬兩本錢來買銅,鑄币值六十萬,不算成本什麼的,一進一出就能賺四十萬。
當然,這銅錢的質量可想而知。
秦浩明的銀币當然不必如此,一兩去二錢,再加二錢輔料,一兩銀賺四錢,毛利就是百分之四十而已。
就是說,發行一百萬枚一兩銀币,利就是在四十萬兩。
當然這是還沒有計算成本的算法,不過鑄币的成本并不高,十分有限。
在他的計劃中,大明銀行不僅要制銀币,還會制少量的金币和大量的銅錢。
當然,銅錢又是另外一種制法,需要人工較多,技術含量要比這種鑄造銀币的辦法簡單的多,當然質量水準也相差的比較遠。
銅币秦浩明并不打算投入太多,銅币是準備用來賺錢的,隻要質量稍微好過普通的民間鑄币就可。
閻應元高興了一會,猛然警醒似的,他低聲向秦浩明問道:“秦督,這銀币若是在民間發行,定然會被覺份量不足,還有雜質,這……”
“誰告訴你要在民間發行?
”一旁的秦浩明反問道。
放下手中這枚,又拿起一枚檢視,見銀币質量幾乎完全相同,不覺又點了點頭。
轉頭見一臉愕然的閻應元,秦浩明拍拍手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說道:
“銀币份量不足,要補足這份量就是拿大明銀行的信譽來保證,保證就是這銀币後面上的兩個字。
一兩是足額的當一兩用,而如果一開始就在民間發行,就算我們在閩粵兩省有極高的信譽,百姓和商人用起來定然也是疑慮重重。
既然如此,早期就不必直接發行出去,而是我們自己用。
”
“原來如此。
”閻應元也是聰明人,一下子就想明白。
洪迪新屈着手指算道:“諸位,軍饷是大頭開銷,各家作坊的工錢緊随其後,這兩樣一年要過百萬兩。
如果發行這種銀币來當工錢和軍饷,光是這一塊就省好幾十萬。
再加上工地上的民夫和建築開銷,這一塊又能省下來不少。
為什麼能省呢?
這銀币先不在民間發行,給咱們自己人,可以叫他們在總督府的商行用,銀币一兩就是一兩的額度,這樣保證了信譽。
咱們的将士和工人民夫都能用,大明銀行收這種銀币當然也沒有問題,士兵和工人拿了饷銀工錢又不是立刻就用,這就等于大明銀行先向他們借支了銀兩……”
洪迪新把其中的關節之處向大家一一說明,然後把目光轉向秦浩明。
秦浩明點點頭,站起來親自朝若有所悟衆人詳細解釋,“諸位,本督來補充以下幾點,希望大家能夠支持……”
随着秦浩明的娓娓道來,衆人總算明白過來。
原來,總督府内部的開銷已經逐漸大到不能公開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