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重生之我為唐王

重生之我為唐王 第20章 我願重回漢唐

重生之我為唐王 豬拱拱 2334 2024-02-12 02:00

  如今的長安城不愧是當時世界超一流的大都市,李清坐着馬車足足行駛了半天才以希望見長安的城門,巅峰時期的長安城占地面積是洛陽的兩倍,是漢代長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是同時期雄霸歐洲的拜占庭帝國都城的七倍有餘,可以想象如今的長安城是何等的繁華昌盛,完全襯托出大唐帝國雄霸宇内懷擁四海的磅礴大氣!

  然而誰又能知道一場在盛大繁華掩蓋下悲劇即将發生,盛極必衰,物極必反的道理即使巅峰一時的大唐帝國也無可避免,雖然僅僅兩日光景,但李清卻是知道如今的大唐朝廷早已不複開元年間那般的政治清明,帝皇沉迷享樂,貴族驕奢**,朝廷黨派之争愈演愈烈,這一切的一切無不彰顯着如今的盛世大唐正在走上自我滅亡之路!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并不是謠言,而是事實,隻不過被官方刻意掩蓋!

  既然自己來到這大唐,就斷然不會讓這個悲劇發生,不為别的,隻為挽救這個無數華夏兒女曾經引以為豪的王朝,後世的華人,無論身處何地,隻要背負炎黃皿脈,無一不以唐朝為榮,為自己的老祖宗曾經稱雄世界而感到萬分驕傲!

  然而這一切,都随着安祿山這個竊國之賊發生叛亂之後都煙消雲散了!
曾經巅峰一時霸領世界東方的大唐帝國随之一蹶不振,再難以恢複以前那般雄姿,雖然期間也有着短暫的崛起,但随之就被曆史的洪流所掩蓋,自此之後,華夏兒女一蹶不振,更甚者,到了最後,竟然要與少數民族輪流坐江山的可笑境地,人多地廣經濟富饒的漢族竟然空為他人做嫁衣!

  唐朝之後再無強漢,宋朝雖說經濟堪稱世界之最,但是由于統治者的“重文輕武”的思想,直接導緻宋朝的武裝力量與自己的經濟力量十分的不匹配,一再的退讓,一再的俯首稱臣,完全沒有當初“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那份鐵皿霸氣!

  雖然明朝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漢族最後的威嚴,但是作為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下場卻是十分的凄慘,外有滿蒙為禍邊關,内有叛軍四處流竄・・・・明朝始終沒有唐朝那般幸運,曆經多次劫難,天下臣民卻始終心想盛唐,正是因為如此,唐朝曆經“安史之亂”,“四王二帝之亂”,雖然聲勢不再,但是卻可以綿延近三百餘年,不得不說的上是一個不小的奇迹!

  正是因為以上的種種原因,後世的華夏兒女才會對盛唐始終抱有身後的懷念眷戀之情,李清同樣如此。

  既然上天給了自己這樣的機會,李清就定會奮力改變,即使失敗李清亦無怨無悔!

  我願重回盛唐,鑄我華夏輝煌!

  前世的自己,唐朝就是李清心中魂牽夢繞的夢,一個日日夜夜永不停息的夢!

  此刻的李清由于前往益州,所以出的是長安西門,長安城是一個長方形建築,南北略窄,東西稍長,這恐怕就是壽王一行三人花費時間長的真正原因。

  回首看了看,長安城的繁華,李清在此被震撼到了,店鋪鱗次栉比,小販的叫賣之聲不絕如縷,客旅商隊往來不息,番邦外國之人十分常見!
管中窺豹,長安城門的一隅卻體現了整個大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廣闊兇襟,這一個民族大融合的現象!

  李清倒還好,對于如今的長安更多的是贊歎,卻沒有半點留戀之意,軍旅生涯,征戰沙場才是男兒的歸宿,安逸使人落後,整整安逸了足足一百多年的大唐卻潛伏着一個誰也沒有發現的巨大危機。

  透過窗簾向着面前的城樓看去,高大宏偉,宛如銅牆鐵壁一般,整個城牆建的也是非常的高大厚實,高十二米,底寬十八米,防禦工事及其完美,東西南北四方各有城樓一座,四角皆有角樓,箭樓更是密集的分布在城牆之上,如此防禦再加上強兵悍将把守城門,雖說不上固若金湯,但也定是一夫當光萬夫莫開,敵人若想順利攻克長安城,不付出皿一般的代價是不可能的。

  向着前方看去,三座城門相鄰而立,高約三丈,寬約四丈,每門相隔三丈,往來之人川流不息,城門把守的侍衛,卻再也沒有了以往見到守衛的那般銳氣,莫說是大唐精銳羽林軍,即使是跟随在盛王身後的八名普通的帶刀侍衛也要比他們強盛許多。

  此刻的衛兵卻無一不是一副頤指氣使的嚣張姿态,見到大官貴族經過,一副低眉折腰的姿态,畢恭畢敬,而對于普通老百姓,則完全是一副不理不睬更有甚者當場動手毆打民衆完全是一副皇帝老大我老二的神态,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位皇子犯了錯誤被罰來守城門呢?

  而凡是被呵斥到的百姓則是一副敢怒不敢言的神态,屈服于城門守衛的淫威之下,明明不是自己的錯卻連連道歉,而每當于此守衛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之後,也就不再為難百姓了。

  對于侍衛如此做法,李清雖然不屑,但卻并沒有出頭的想法,隻是為大唐擁有這般的守衛感到痛心,也難怪,之後安祿山輕而易舉的就攻取了長安城,有着如此的地皮流氓充當守衛,對上安祿山常年曆經戰火磨練的百戰之師,要是不敗,那才怪呢?

  如今的大唐軍隊,早已是病入骨髓,府兵制名存實亡,天下軍隊盡數歸于各大節度使之手,放眼大唐内地,還擁有一戰之力的無非是龍武、羽林四軍,加起來不過四萬人,放眼大唐十大節度使,那一位将領手下之兵也決不止這個數目,而且他們完全都是真正的可戰之師,如今的大唐重外輕内,外強中幹,看似宏偉,實則錢糧财政早已消耗殆盡。

  各方節度使擁兵自重,雖然依舊以皇帝為尊,但在境内,完全就是一個集軍政權于一體的土皇帝,擅自募兵,冒領軍費,暗自訓練自己的精銳,謊報軍隊數量,早已是各大節度使之間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密!

  李清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劍南道,成為名副其實的劍南道節度使,為大唐訓練出一支可以抗衡安祿山的精銳之師,過程也許艱難無比,但李清不會有絲毫的懈怠。

  隻有這樣,大唐才會有一線生機,再創昔日輝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