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何其可悲!
餘元筝讓丫鬟把孩子抱到隔壁去,才看着這個比自己大兩歲的小姑子,心裡五味雜陳。
“茹妹妹,你可還記得王府裡的羅側妃?
”餘元筝慢慢開始引導。
“記得,我小時候生病,母親送我到莊子上養,她和母親經常一起來看我。
後來我随父親去任上後就再沒見過她。
她對我很好,還給我買過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零嘴,還送過我首飾。
”上官茹回憶起過去。
“那你還記得她長什麼樣嗎?
”餘元筝再問。
“她每次來看我都戴着面紗。
隻有很小的時候見過她沒戴面紗,所以已經記不清了。
大嫂為何問起她?
”上官茹現在想來才覺得奇怪。
為什麼羅側妃總是戴着面紗和母親一起來?
她還曾經問過,那時她隻有八歲。
羅側妃好像說她得了風寒,怕過了病氣給她,用面紗擋一擋。
可是每次都是,現在想來才覺得奇怪,那時她小不懂想這些。
“因為你長得和她非常像。
”餘元筝還是說出最關鍵的一點。
“什麼?
”上官茹吃驚。
然後開始細思,她不是傻子。
這句話的意思她一聽就懂了。
她長得和羅側妃很像,隻有母女才會長得很像。
“大嫂,你......,你,你是說我是羅側妃所生?
”上官茹顫着聲音求肯定。
“昨天晚上,我和你大哥見到你真容的那一刻就是這麼想的。
也就是在你出生的那一天,就和三嬸生的子書二弟交換了。
你們兩個是同一天出生,這個你應該知道。
而據你剛才所說,羅側妃應該是同意的,不然她不會去看你。
也就是她們商量好換的孩子。
而三叔一家知道你的存在始終是個隐患,萬一哪天暴露,他們換子的目的就成了泡影。
所以讓林家人虐待你,直到把你虐死為止,三房也能把責任推得一幹二淨,也能向羅側妃交代。
而要讓一個女人沒有活下去的勇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你的名潔有損。
”
餘元筝認真分析給她聽。
上官茹聽後,久久無法回神。
她是王爺大伯的孩子!
她是子棋大哥的親妹妹,而不是堂妹妹。
“嗚嗚......”再也忍不住,她傷心地哭了起來。
這回真的傷心到了骨子裡。
她悲慘的命運居然是她親生母親一手造成的。
是孕育她,生她的人。
她情何以堪!
?
她叫了多年的父母卻不是她的父母,還編出一個仇人的女兒這樣的借口。
“哈哈哈......”哭到最後,她又大笑起來。
笑她的人生,就是一場陰謀下的犧牲品。
她是被犧牲的那一個,來成就另一個。
現在的世子可不就是被換的另一個主角嗎?
悲哀!
她所受的教養就是讓她柔順,不争不搶,家裡的兩個弟妹,她一直讓着,她是姐姐,她要大度。
每次母親分東西時,她都是妹妹挑剩下的。
哪怕隻是個吃食也是等弟弟妹妹們吃得不想吃了才會給她。
何其可悲!
餘元筝隻得一手抓着她的手,一手輕輕拍着她的背。
這個痛隻能她自己挺過去,隻要過了這一關,她就堅不可摧。
最終上官茹又哭又笑到暈過去。
睡着了好,睡一覺就好了。
一切都過去了。
隻要孩子好好的,她就會勇敢活下去。
餘元筝把她放到床上躺好,蓋好被子才到隔壁看孩子。
小玥兒隻有兩歲半,非常可愛甜美的小姑娘。
隻是才剛退熱,精神還比較差。
芷若正端着一碗粥在喂她。
看到餘元筝進來,一雙圓溜溜的眼睛帶着幾分防備地看着餘元筝。
“玥玥,我是你大舅母,以後大舅母陪你玩,大舅母家還有三個弟弟妹妹,以後也陪你玩,好不好?
”餘元筝笑得很溫柔,輕聲哄着。
可是小家夥還是很防備她。
看來這小家夥不太好哄,大概和她娘一起受的委屈太多,這麼小就草木皆兵。
餘元筝從懷裡掏出帕子,疊了個小老鼠,做出各種好玩的動作才引得小玥兒臉上有了笑。
就在這種玩樂中,她一口一口把一小碗粥吃完。
“大舅母。
”小玥兒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終于開口叫人。
樂的餘元筝很開心。
而就在這時,上官子棋回來了。
“怎麼樣?
”餘元筝很想知道林家人的結果。
“放心,不會有好下場。
林家這些年和三叔合作,賺了不少黑心錢。
而那些錢,很大一部分都進了三叔的口袋。
”
“那就好。
茹妹妹回來又大哭了一場,現在正睡着。
”
“嗯。
”
“我把她的可能的身世都告訴她了。
”
“好,現在知道更好,不然等回到京,她看到羅側妃刺激會更大。
早點有心理準備,我們也好安排。
”
“那你打算怎麼做?
”
“我先寫封信給父王,讓他帶着子書回京。
瑾瑜把鐵箱子已經送回京城。
鐵箱子已經找到的消息早已傳開。
邊關的戰争已經暫停,處于膠着狀态,隻是偶爾相互試探一下。
滄瀾軍在觀察,看我們大魏能不能在短期内打開鐵箱子。
所以父王和子書回京應該沒問題。
”
當晚,上官子棋就寫了信,讓近水和遠山親自送去邊關,走驿站怕有個萬一。
他們又在客棧住了兩天,等孩子病情好轉了才起程。
起程前,上官子棋給上官茹十萬兩銀子的銀票。
“大哥,你這是做什麼?
我不要,我能養活我們母女,我的繡藝很好,我就是靠繡花賣也能養活我們母女。
”
上官茹哪裡好意思收下,這可是十萬兩,足夠她們母女花用一輩子的錢。
”茹妹妹,這錢你收下,不是大哥給你的,是知府大人送來給我的。
從林家抄出來的。
你拿着再合适不過。
以後你們省着點花,也夠你把玥兒養到她出嫁,還能準備一些嫁妝。
”上官子棋解釋。
他知道,茹妹妹就算回到京城也不會願意住在王府。
一個和離的女子,對整個上官家族都有一定的影響。
這麼多年,上官家族從沒有哪個出嫁的姑娘被休或者和離,他能想像得到未來,茹妹妹的日子有多難過。
所以他在銀錢上就多幫襯些。
而且這錢還是從林家得來的。
人們的流言蜚語就得靠她自己挺過去了。
時間長了,也就不會有人故意再談論。
上官茹經此一事,果然堅強了很多,每天雖沒有笑臉,但很親切地逗着孩子,時時都把孩子看得很緊。
孩子成了她的全部。
隻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一路回京還有更大的危險在等着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