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74章 調任
蕭婉看着蕭老夫人,滿臉的不可置信:“母親!
你這是要逼着我嫁給秦景洲嗎?
”
蕭老夫人看着蕭婉,沉聲道:“婉兒,你的年歲也不小了,尋常人家的女子到你這般年紀,早已經嫁人生子了。
”
“我可以嫁人啊!
沈寒時……沈寒時答應我了啊!
”蕭婉扯着嗓子,仿若聲嘶力竭地喊了一句。
蕭老夫人淡淡道:“那沈家再得擡舉,終究不如秦家一二。
”
“為了蕭家,你當成長一些了。
”蕭老夫人沉聲道。
蕭婉聽到這,已經明白了。
她憎恨地看着眼前的蕭老夫人,大聲道:“為了蕭家?
蕭家如今還有誰?
你不如把話說得明白點,告訴我這一切都是為了你的好兒子蕭甯軒!
”
蕭婉萬萬沒有想到,素來疼愛自己的母親。
如今竟然要為了蕭甯軒,去犧牲自己的婚事。
如今時過境遷,如今的蕭府,比當初蕭甯遠當忠勇侯的時候,可尴尬不少。
大家都拿不準蕭甯遠對蕭家的态度。
所以,雖然不主動得罪,但也都遠着。
蕭老夫人眼睜睜地看着蕭家,成為滿京權貴的邊緣者,自是有些着急的,想要保住這蕭府的榮華富貴。
之前蕭老夫人百般設計蕭甯遠,為的就是為了蕭甯軒争當初的忠勇爵位置。
如今蕭甯遠封蕭甯軒為伯爵,某種意義上,算是将當初蕭家的爵位還了回去,至于那侯爺位……那是蕭甯遠拼命厮殺出來的,蕭甯軒自然不配。
總之,如今蕭老夫人美夢成真,但憑着她那個沒用的兒子,到底是撐不起這家業,這才起了利用蕭婉鞏固地位的心思。
昔日蕭甯遠讓蕭婉,選一個清白的将士嫁過去,不用蕭婉聯姻,何嘗不是蕭甯遠有這個底氣,不管蕭婉嫁給誰,他都可以護着蕭婉一生喜樂。
蕭婉永遠不知道。
她失去了,一個怎樣為她悉心籌劃,真心為她好的人。
如今有今天,也算是活該了。
蕭婉最終還是被禁足了,等待成婚。
……
“娘娘,現如今看起來,榮慎郡主不想嫁也得嫁了,今個一早,蕭老夫人将秦家的聘禮,都收下了!
”秋蘅笑盈盈地說道。
玉姣聽到這,微微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她的臉上,也帶起了如釋重負一般的笑容。
這個結果,當然是十分好的。
一想到,蕭婉嫁給了秦景洲那個登徒子,玉姣就忍不住的想笑。
“娘娘,你說這件事,是巧合,還是說……”秋蘅有些不解。
玉姣聽到這,斬釘截鐵地說道:“這件事就是巧合!
”
事實上,若不是當初沈寒時親口說,蕭婉嫁給誰還未定,她也不會将這件事,懷疑到沈寒時的身上。
在玉姣的心中。
沈寒時雖然說話不太好聽,總是冷硬别扭的,但其實骨子裡面,是一個特别溫柔善良的端方君子。
他做事坦蕩,行事光明。
是天下讀書人的表率。
是玉姣心中,覺得本不該染凡塵的存在。
但這件事一出……玉姣就意識到,沈寒時或許,不像她想的那麼簡單,他除卻學識,城府,謀略之外,他或許還睚眦必報。
所以蕭婉如今落得了今日的下場。
但玉姣并不覺得沈寒時做得不對。
她覺得沈寒時做得對極了!
她隻是有些自責,是她的存在,給沈寒時沾惹了這樣的麻煩,讓沈寒時竟屈身去算計蕭婉這種人。
秋蘅見玉姣神色堅定,似乎并不想背後讨論沈寒時,便不說這件事了。
而且話鋒一轉,開口道:“對了,娘娘,今日早朝的時候,陛下将沈先生從監察禦史,調任成了吏部尚書。
”
秋蘅小聲道:“大家都說,是因為榮慎郡主的事情,陛下愧對沈沈先生,所以才有此調任。
”
監察禦史這個差事,的确很不錯,但比起吏部尚書來,還是職權方面,都差了一截兒。
最主要是吏部這個地方。
掌管是官員推舉任命。
玉姣之前就猜測着蕭甯遠要重用沈寒時,如今也算是印證了這個猜測。
想到這,玉姣便忍不住地想着……沈寒時如此對付蕭婉,是當真不方便殺蕭婉,還是說将蕭婉送入秦府,才能在蕭甯遠調任沈寒時的時候,讓秦家之人閉上嘴?
畢竟搶了人家在衆目睽睽之下要娶的女人,還要阻擋沈寒時升任的話,那事情就做得太難看了。
莫說秦家。
就算是帝王。
也怕衆口铄金。
不過,不管沈寒時怎麼打算的,這都是一件好事,玉姣希望沈寒時能高升!
有沈寒時這種才學品性俱佳的人,為國掌舵,這是百姓之福!
秋蘅又道:“哦,對了,還有那監察禦史的位置空了下來,娘娘不妨猜猜,陛下将這個位置給了誰。
”
秋蘅說到這的時候,笑盈盈的。
秋蘅之所以知道這麼多。
是因為這是蕭甯遠在早朝上宣布的事情,如今都快晌午了,這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蕭甯遠在勤政殿上早朝。
秋蘅呢,和勤政殿守門的太監,關系還算不錯……這種大家都知道的,也不算什麼秘辛的事情,自然是稍作打聽就知道了。
玉姣聽到這,就驚訝地問道:“難不成,是徐昭?
”
秋蘅笑道:“娘娘聰慧!
就是徐大人!
”
玉姣聽到這,心情很不錯,之前徐昭還在光祿寺那地方當閑差,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監察禦史。
還别說。
這監察禦史的職位。
還挺适合徐昭的。
監察禦史領的便是協查百官之責,就徐昭那消息來源……如今他當了監察禦史,這不算是拿了令箭八卦各家之事嗎?
玉姣忍不住地想起來,那日徐昭醉酒後,被那楚欽月扔入屋中,被蕭甯遠撞了個正着後。
當初徐昭對蕭甯遠一番表明心意。
蕭甯遠當時雖然沒說什麼。
可這才過去多久啊?
蕭甯遠就将這監察禦史的官帽,扣在了徐昭的腦袋上。
可見徐昭那些看起來四六不着的話,還是有用的。
如今蕭甯遠坐上皇位,最缺的,危機四伏,最缺的,就是這忠心耿耿之輩。
徐昭的那番剖白心迹,簡直剛剛好。
“那……琅兒呢?
”玉姣問。
薛琅如今也算是狀元了,總也得有個官職吧?
秋蘅道:“陛下點了榜眼李道生,還有探花袁成,一個入了大理寺,一個入了禮部,至于咱們琅公子,做了叫校書郎……”
玉姣聽到這,微微一皺眉:“校書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