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變身傾世長生仙,我以醫術救世人

第一卷:默認 第105章 遲來的正義

  順安城的夜越發安靜了,房間外吹起北風,冰冷,幹燥,降下白色冰花。

  李畫青拿着墨筆,一筆筆落鋒潑灑,黑色濃墨躍然于紙上。

  她自認為自己不夠聰慧,然而想得多了,嘗試去做,對姐姐以往所說過的話生出許多感悟。

  很努力去做,才發現原來任何人都差不多。

  以前在鄉下種地時她就羨慕縣城裡的小姐們,能夠看書識字撫琴弄曲品玉吹箫,然而事實上做這些事并不快樂,而且也情非所願。

  大家都是迫于無奈,并不是自己做不到,而是當初的自己沒有機會罷了。

  到得如今,她又開始懷念以前在鄉下種地的日子,每天努力地幹活隻為一口吃的,除此之外什麼都不用想,不用去思考...

  等她回過神時,一位與李幼白有九分相像的女子永遠端莊停留在了畫中。

  “可惜,畫技還差了點...”李畫青惋惜低聲道。

  之後忽而高興的取下畫紙跑向李幼白,難以掩蓋興奮,“姐姐!
姐姐!
你看我畫的怎麼樣?

  李幼白心中有事,坐得久了差點打起瞌睡,眼見李畫青取着畫紙過來,頓時有種解放的感覺。

  她看向畫中坐姿優雅的姑娘,有片刻恍然,幾年時間下來,自己在别人眼中居然變成這副模樣了。

  并非說變成姑娘家不好,不過是感慨幾年前自己也是個青澀的小姑娘,而如今卻成大姑娘了。

  李幼白不會品畫,認為相像就已經足夠好,看着李畫青一臉期待的神情,她順勢贊歎一句:“不錯。

  李畫青并沒開心,反而撅起嘴嘟囔道:“怎麼聽起來有點敷衍的感覺呢。

  被當面戳穿李幼白也沒有絲毫尴尬,站起身來,義正嚴辭地說:“沒有的事,你學畫時間尚短,能有如此筆畫已經很好了,還不知足呢。

  “好有道理的樣子。
”李畫青露出一個不屑的表情。

  見姐姐想走,她一把拉住袖子,左思右想,找不到可以聊天的話,最後脫口而出說:“姐姐,我以後還會不會變得和你一樣漂亮?

  李幼白果斷搖頭。

  “啊。
”李畫青見姐姐如此果決,立馬拉下臉,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李幼白突然嘿笑道:“傻孩子,因為你現在就已經很漂亮了。

  “我不是孩子啦...”李畫青嘴上高聲抗議,然而臉上滿是喜悅,到底還是有孩子氣的時候。

  或許這就是她的本性難以更改,可在這樣的時代裡并不好。

  李幼白無聲而笑,要是李畫青能永遠快樂下去,又有什麼不好呢。

  ...

  黑夜之中,雪花斷斷續續終于是忍不住傾盆而下。

  李幼白走到自己房間外,見到還未下值的侍女站在自己房門外等候。

  規矩是死的,她們自打被買到李富貴名下就已經不是人了,而是奴隸。

  主人還沒回房休息之前,她們都必須候在門外等到房間主人回來,等到熄燈才會換班讓下一位侍女過來伺候。

  “回去休息吧,今晚下雪,你同另一個講讓她和以前一樣别過來了。
”李幼白推門進去時說道。

  過了會,門外的侍女沒有動作,低着頭看不到臉色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怎麼了?

  侍女擡起頭時滿是苦澀,小心翼翼地說:“老爺不準這樣,他說規矩就是規矩...”

  李幼白那顆溫熱的心頓時一涼。

  曾幾何時她都沒有過如此感覺,等真切落在她身邊,發生這樣的事,才終于真實體會到什麼叫寒心。

  因為上次的事李富貴終究是想與她疏遠了,又讓她很難相信,李富貴應該不是小肚雞腸的人。

  李幼白深吸了口冬日中的冷氣,她回去取出暖手的爐子和一些碎銀,出來後塞到侍女手中,沉聲說:“這些拿着去用,添兩件保暖的衣裳,要是老爺還說,你便讓他來找我李幼白。

  侍女露出感激的目光,點點頭後哆嗦着快步走了。

  合上門,李幼白不願去想李富貴到底是什麼意思,雞毛蒜皮的小事總是最能讓人心煩氣躁。

  點燃燭火,當微弱的光芒亮起時,李幼白從行李中翻出祖師爺留下的遊記行冊。

  遊記類似日記,記錄着每一任藥家掌門遊曆天下時的見聞,但并非所有掌門都會寫,像李湘鶴就沒留下。

  不僅要傳授教徒而且還久病纏身,根本沒有時間去專門記錄。

  能留下遊記的僅有一代,二代,四代和六代掌門,内容繁多且複雜難尋,想要找到關于暗黑之境的描述,難度不小。

  李幼白拿起第一代掌門留下的遊記翻了兩頁,陡然停下動作,蹙眉說:“罷了,真有又能怎樣,眼下不是探究的時候,提升武道修為才是重中之重,等自己開穴大成再說。

  任何事情都要分個輕重緩急,不能像無頭蒼蠅一樣沒有計劃。

  第五年一月初四,李幼白開穴一百四十八,距離全開還差二十六穴。

  不僅李幼白,連民間百姓都在關注着兩國戰争局勢。

  東北邊境局勢發生扭轉,魏國援軍到來一舉将白莽大軍逼退五十裡外,可也僅此而已了。

  最令朝廷頭疼的是白莽的義子白燭葵。

  率領的騎兵如同泥鳅,來去自如,且白燭葵本人武藝絕頂,連着沖殺掉兩名六品斬鐵流武将而自己未有負傷。

  現已經在蜀流城外三百裡處安營紮寨,距離順安城不過千裡之數。

  有密報說秦軍走南海水路向白燭葵源源不斷輸送援兵與糧草,否則定然不能消耗至今。

  真假難定,朝廷分出三萬遊騎支援蜀流城探聽虛實,而叛軍任然在順安城附近遊擊。

  朝廷向陳無聲發下最後通令,必須年前平掉叛軍領兵前往蜀流城。

  一月初九,順安城外有不少從蜀流城跑過來的富戶要求到城中避難,交過巨額通行銀兩,守衛開門放人。

  越是亂,越能掙大錢。

  順安城監牢内原本不想參軍的獄卒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倒戈,眼看着成門衛賺錢還沒敵軍打來,眼睛紅得發紫。

  然而,僅僅過了一天,朝中忽然傳來消息,李義忠兵變失敗被皇帝斬于大殿之上。

  與李義忠相關的同僚友人,迎接的将是抄家滅族,府邸,财産,田地全部收歸國有,貪墨多年最終付之一炬。

  行刑那天,菜市口皿流成河,引發的連鎖反應一直往各州各縣延續,不少與李義忠相關的人全部被捕入獄。

  其中不缺乏商戶,衛兵,一夜之間順安城從下到上都換了一批人。

  獄卒們眉開眼笑,紛紛慶幸自己沒有參軍還待在天牢裡,這不油水就來了。

  陳司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随着李義忠倒台,說明陛下的後顧之憂此刻消失,前線有足夠糧草與銀兩維持之後,内部則需要穩定,短時間内不會再發生如此大案了。

  現在才是貪墨的大好時機!

  坊間風評急轉,當年抨擊批判餘正的人轉頭歌頌餘正偉大,更有書生落淚作詩,訴說這才是我輩讀書人的楷模。

  朝廷趁勢下旨,追封餘正為護國良師,為江山社稷肝腦塗地死而後已,必須豐碑立像。

  官吏們對皇帝此番做法表示贊同與感動,百姓與讀書人們無不叩謝皇帝大恩,為清官餘正報仇,鏟除了李義忠這一毒瘤大害。

  衙門立馬派人去亂葬崗意圖尋回餘正屍骸,最終一無所獲,根本沒人知道埋在哪裡,加急上報朝廷,後來也是不了了之。

  李幼白去監牢點卯,終于是見到了薛進薛仁兩父子,一個肥頭大耳,一個尖嘴猴腮,并非她所想的那樣三頭六臂。

  “我是薛進,我是朝廷七品命官,快放我出去,什麼李義忠我根本不認識,陛下真的冤枉啊!

  目前抨擊李義忠黨派成了政治正确,李幼白見到兩人不免也出聲批評幾句。

  “這兩人曾在安平縣作威作福,魚肉百姓,薛仁更是可惡,強搶民女,無惡不作。

  行刑獄卒點頭,看向兩人面露鄙夷,對李幼白說:“神醫說的不錯,兩個不是人的東西,當初餘正入獄,這薛進叫得最歡,嘿嘿,看我給他們開開眼。

  兩名行刑獄卒分别将薛家父子扒光衣物吊在刑架上,鞭子沾上鹽水,噼裡啪啦一頓抽。

  肥頭大耳的薛進和頭白皮豬一樣,嫩白的皮膚上很快出現了道道皿痕。

  薛仁更是凄慘,興許是抽過大煙,陽氣又虧空,面無人色,三鞭沒抗住就暈死過去,讓行刑獄卒很是不喜,潑了桶冰水讓他清醒後繼續鞭打。

  兩人哀嚎聲在牢獄裡不絕于耳,傳得老遠老遠。

  李幼白回到屬于自己的小間,倒了兩杯茶,走到當年關押餘正和婦人的牢房外。

  裡面空空如也,李幼白卻依稀能看到兩人身影,一個懷着悲憤與不甘離世,另一個懷着大義慷慨赴死。

  “雖說你們看不到,但今天你們應該能夠瞑目了。
”李幼白默默地将兩杯茶倒在地上。

  遲來的正義隻能算是真相,有時候連真相都沒有,朝廷需要的是穩定利于發展,給不給百姓知道的條件隻看影響大不大。

  如若不利于朝廷顔面,那自然是無迹可尋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