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四百三十五章 快馬加鞭準備婚禮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8808 2025-04-19 15:37

  晚上李龍又來到了大哥李建國的屋子裡。

  這邊晚飯已經吃過,李娟李強看李龍過來,正在寫作業的都直接站起來跑過來,拽着他的衣角拉着他的手問東問西。

  李龍應付完兩個孩子的話,讓他們去寫作業,梁月梅正收拾碗碗筷呢,從廚房側身出來問道:

  “小龍,吃了沒有?
沒有的話我給你弄些吃的。

  “嫂子我吃過了。
過來是找你們商量一下事情。

  李建國喂完豬進了屋,聽到李龍這話,放下水桶問道:

  “啥事,你說吧。

  “我打算下個星期把我和曉霞的事情辦了。
”李龍說道,“感覺不能再拖了。

  “這個……是不是緊了些?
再往後推一個星期不行嗎?
”梁月梅聽了,感覺時間的确是緊了一些。

  “嫂子你看啊,現在四月初,地溫已經上來了,我下一星期辦,還有差不多十天時間準備,來得及。
四月中就得全面播種了,苞米、油葵、油菜啥的還好說一些,大拖拉機就能播種,那咱家要種打瓜,人工播種十畝地至少得兩天,完了後我還得到山裡去,姐夫說準備去老街賣肉,我得去山裡幫他聯系一些牛羊。

  山裡那些朋友四月下旬可能就要轉場了,我得去給他們送些糧食,這些事情都是一件挨着一件的,如果婚禮往後推,下下周辦的話,那咱隊裡人都忙着,人家也不一定有時間來啊。

  人哄地一天,地哄人一年。
播種早一天晚一天看似影響不大,但種過地的都知道,别說早一天晚一天,關鍵的時候,早半天,等到夏天苗子長起來或者秋天收獲的時候,那差别就很大。

  李龍去給二嫂和楊華說李安國他們在奎屯情況的時候,路上就在想這件事情。
如果自己不在奎屯多呆幾天,可能還有富餘時間,現在看來時間非常緊,壓根就沒多餘的時間了。
除非婚禮放到播種和轉場後面去辦。

  但夏天辦婚禮,買的一些東西就不好存放,現在早晚天氣還涼,買來的食材什麼的還能放得住,而中午太陽升起來也不冷,時間是剛好的。

  隻要不影響莊稼播種,那辦事村裡人也高興。

  “嗯,是這麼個道理。
”李建國聽李龍說完,點點頭說道,“這時間正好都卡着,既然這樣,那這兩天就得寫帖子。

  “我明天開拖拉機去縣裡,一來是把家具拉回來,二來把請帖買回來,大哥你明天寫,我就明天給發出去。

  “嗯,這個發貼子不用你管,隊裡找一些人發就行了。
你就想想準備些啥東西就好。

  “這個得和大嫂商量。
我打算這個周末再開拖拉機到縣裡一趟,把該買的東西買來。
明天我拿帖子回來,然後和你們商量一下,把要買的東西記下來,到時争取一趟買齊了。

  “你明天過去正好和曉霞把這事說一下,對了,呆會兒去和老顧也把事說一下。
他那邊應該準備的差不多,但這事還是得……算了,我現在騎自行車過去給他說。

  李建國又有了當家長的自覺,其實這事應該是李青俠來的。
但李青俠一向大事上不管,也放任由李建國來安排,所以這事李建國自己就擔起來了。

  “嘿嘿,大哥,那這事就交給你了。
”李龍笑了笑,便開始和大嫂梁月梅商量要買的東西。

  “臉盆、臉盆架,暖壺要買兩個,枕頭枕巾、床單被面子——這縫被子還得抽空,我和你二嫂,再把鐵頭他媽叫上……”梁月梅已經開始盤算了,這事不光李建國要忙,她也要忙。

  婆婆是指望不上的,杜春芳能在菜地裡幫着幹活都已經讓梁月梅覺得不錯了,畢竟聽李建國說,杜春芳在老家的時候基本上是不幹活的,就是做飯。
這邊飯又不一樣,也指望不上。
但婆婆不找事,這讓梁月梅就挺開心。

  長嫂如母,照顧李龍這麼多年,梁月梅也已經習慣了把李龍當孩子一樣,現在李龍要結婚了,她自然是要擔負起置辦東西的責任來。

  “……縫紉機你們要不要買?
不買的話,把這架搬過去,反正當時也是你買的。

  “不用不用,我和曉霞兩個都不是用縫紉機的人。
這架就放這裡。
”李龍急忙說道,“那邊家具擺好,需要買的就是這些零碎東西。

  “那行,我們先算着,剛才那些你都記下啊,住的房子裡還有鏡子,梳子,擦的油、抹的那些東西……還有廚房裡面的,鍋碗瓢盆,這些都得買,米面不用準備,從這邊搬一些過去就行,不管多少,得備上有東西,至少讓别人看起來是個過日子的樣子。
鍋鏟子、笊籬、水缸、水桶,鹽、醋、醬油這些調料……要買煙、、瓜子、生……”

  梁月梅雖然喜歡地裡幹活不喜歡收拾屋子,但說起這些房間裡要準備的東西,一開始還沒什麼頭緒,但逐漸就順了起來,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說,這也算給李龍打開了一個思路,到時就按房間買了。

  “……結婚用的酒,去酒廠打些散酒,多弄幾壺,你在隊裡算有錢的,到時那些喜歡喝酒的都盯着哩……”

  “不用散酒,一個桌上到時放兩瓶白楊特曲。
”李龍說道,“再放兩瓶紅葡萄酒。
愛喝白酒喝白酒,愛喝葡萄酒就喝葡萄酒,既然别人盯着,那就大大方方的讓他們喝。

  既然是自己結婚,那就搞得大氣一些。
這時候結婚桌子上能放瓶子酒,就已經非常高檔了,能讓人記好多年。

  “也行。
”梁月梅倒也沒反對,想想也是,既然有錢,既然别人知道,既然是一輩子的事情,奢侈一些就奢侈一些吧。

  他們商量的時候,李青俠和杜春芳主要是聽着,偶爾也插一句,但老家和這邊結婚不太一樣,所以主要還是聽。

  他們一直商量着等到李建國回來,李龍這邊感覺也差不多了。

  “老顧聽了有點生氣,不過我看是裝的,他高興着哩。
曉霞現在是縣裡公家人了,這是他一輩子都不敢想的,接下來就想着你們結婚的事情,現在終于定下來了,那他也該放心了。

  “那顧叔有啥要求沒?
”李龍問道。

  “沒啥。
到時主婚的是軍娃子,這個軍娃子早就給他說了,也給我說了,這個沒問題。
老顧的意思是一切按你們年輕人的說法來辦。
不過這幾天你肯定是要準備買東西的,他攢了些錢,讓我帶過來,我沒要。
他的意思你買東西的時候把他那邊要準備的食材一塊準備了。
他那邊也不好跑。

  “行哩。
”李龍點點頭,“那這樣的話,這兩天就得在院子裡把竈壘起來。

  “那你不用管,你就去辦你的事,院子裡的這些事情交給我。
大師傅、請東、桌子椅子盤子啥的,我來給弄。

  李建國現在頗有點意氣風發的樣子,梁月梅嘲笑他:

  “看你那高興樣子!”

  “那是高興!
”李建國覺得理所當然,“這幾年盡給人家當總管了,這給自己家人準備還是頭一回!
這不得把啥事情辦得利利索索的?

  想想也是,李建國在隊裡給别人結婚當總管的次數不少了,積累的經驗剛好用在這上面,李龍覺得還挺美的。

  一家人商量到深夜李龍才回馬号去。
第二天偏偏又早早就醒過來了。
腦子裡裝着事兒,吃過早飯就開着拖拉機去拉家具。

  拖拉機頁子闆上還坐着陶大強。
他昨天晚上就聽說李龍回來了,這一早過來想問問楊永強那邊的情況,正好趕上李龍要去拉家具買東西,就讓他上了車。

  “龍哥,聽這話意思,永強是能留在那裡?
”陶大強問道。

  “大概率吧。
”李龍說道,“那邊缺人,永強又是要強的,想留的話,多學多看多幹,應該是能留下來。

  陶大強聽了表情有些複雜。
????“咋,你後悔了?
想不想去?
想去的話我這邊事辦完再把你弄過去。

  “不不不,不後悔。
”陶大強使勁的搖頭,“不一樣。
我就是覺得這永強一下子就可能變成工人了,感覺身份都不一樣了。

  “沒啥。
”李龍大約能猜到陶大強的一些想法,“其實呢,在哪裡都有不一樣的活法。
他呢,去了城市,當了工人,一個月掙穩定的工資,後面可能就在那邊找個媳婦,然後分房子生孩子,以後孩子也就是城裡人了。

  “俺還是農村的。

  “那也不一定。
”李龍一邊開着拖拉機一邊說道,“就咱們這掙錢速度,過兩年到縣裡或者石城買個院子,想當城裡人那就當了啊。
後面有農轉非的名額,你也可以給老婆孩子買個城裡人的戶口,娃娃上學就在城裡也好。

  其實這一個世紀還不是很明顯,畢竟在李龍的記憶裡,李強他們在農村上學,最後一樣考入到重點大學。
這時候農村和城市的教育資源差距還沒那麼大。
一直到下一個世紀十年後,差距才變得越來越大。

  那時候農村有錢的到城裡買房子,最大的原因就是給孩子置辦一個學區房,享受好一些教育資源。

  畢竟那時候大城市對于教育、醫療等資源的虹吸效應是非常強大的。
他記得曾經去伊犁旅遊的時候,有幾個偏遠的縣城,連續幾年一個考上一本的都沒有!

  好老師好學生都被吸到到yn市這個州中心城市了,高考成績自然就不會好到哪裡去。

  陶大強的孩子就算現在出生,高考的時候是下個世紀初,那時候還不是很明顯。
當然,過個十年,戶口分界不是很明顯的時候,幾千塊錢買個農轉非,然後去縣裡或市裡上學就行了。
這是可行的辦法。

  現在想着還太遠。

  陶大強聽着李龍說的話,點點頭說道:

  “也對,在咱隊上,跟着你幹,一年咋也能弄個千把塊錢,頂他好幾年工資了。
有錢了,那辦啥事都方便了。

  李龍感慨,這人情冷暖,讓陶大強這麼早就感受到了錢的重要性。

  拖拉機開到鄉木匠房這裡,李龍訂的家具可不少,一趟拉不完。
好在木匠房裡工人有經驗,摞起來裝,差不多一拖拉機裝一半,然後用繩子綁好,中間用麻袋隔着。

  李龍去了鄉門市部找老張買了一百個請帖。

  “這是誰要結婚啊?
”老張一邊數一邊問。

  “我啊。
”李龍笑着說道,“我這年齡也不少了,該結了。

  “你對象是那個學校的老師?
”老張對李龍還是有點印象的。

  “嗯,現在去教育局了。
”李龍知道這個老張大概率是能接到一張請帖的,便也不隐瞞,說道,“年前調過去的。
”大哥的人脈很廣,縣裡鄉裡村裡都有,兵團那邊都有,如果往遠裡論,石城下面的兵團也有,不光是下野地的那個親戚,李建國曾經在兵團幹過一段時間,那裡是有戰友的。

  是的,兵團那時候雖然集體轉業了,但那時候的同事也叫戰友。

  “那……不錯不錯。
”老張表情有點複雜。

  李龍從門市部裡出來,到木匠房這裡,檢查了一下裝的家具,然後就開着拖拉機和陶大強一起往回走。

  回走的路上,李龍也給陶大強說了一自己下一步的打算。

  “結完婚後先種地,地裡種下去,頭水澆過就沒啥事了。
我打算先去山裡送些糧食,後面要在山裡呆一段時間。
”李龍說道:

  “山裡有貝母,這個你知道的,到時我找一片貝母比較多的溝,你要沒事的話,準備在那裡挖貝母。
速度快點兒一天新鮮的能弄幾公斤。

  按七八公斤出一公斤幹貝母來算,一公斤鮮的值個四塊錢,一天能掙十來塊錢。
當然,如果撿到鹿角,那就是幾十塊錢。
當然,其實留在家裡也行,下網逮魚也是個辦法。
不過隊裡逮魚的人多了,肯定沒有以前賣的多,一天也能弄個二三十塊錢吧。
我覺得吧,你媳婦有身子了,不如你就呆在隊上……”

  “那龍哥,你不弄擡把子了?

  “弄啊,你要想去的話,那肯定要帶上你,”李龍笑笑,“一個擡把子今年可能會貴,十塊錢不一定,七八塊錢還是要的。
你一天能編三個的話,那就比逮魚掙錢了。

  去年大家還都是試探,今年肯定會有大批的人湧到擺攤這個行列中來。
就像陳興邦,如果不是他選的賣肉,李龍都不一定建議他去。

  魚是自然資源,這時候在到

  瑪縣周圍有許多水庫、溝渠,隻要想逮肯定能逮到。
所以到時縣裡賣魚的人肯定多,競争會非常的激烈。
想要掙錢就得去石城。
但普通人有自行車的并不多,步行去石城肯定劃不來,坐班車這些人不一定舍得,而班車上班時間也不早,夏天魚折騰不好就死了臭了,所以要想賣魚掙小錢可以,掙大錢的話就得有一定的條件。

  李龍有這條件,不過他短時間内不打算幹這個。
在山裡收貝母不香嗎?

  那個才是真正掙錢的。

  陶大強最終決定先在家裡逮魚,李龍相信老爹李青俠會很樂意和大個子搭夥的。
而等到編擡把子的時候,就把陶大強叫上。
相信李向前肯定會給自己留這方面的活的。

  拖拉機回到隊裡,開到新院子的時候,李青俠、陳興邦他們在菜園子裡幹着活。

  看拖拉機到了,男女都上,一起卸東西,就連杜春芳也笑着搬着凳子下來,她一邊搬着一邊還說:

  “這凳子可沉,用的是好木頭吧!

  “榆木。
”李龍回了一聲。
他從山裡弄回來的木頭基本上都是松木,做的床、櫃子之類的,木頭不是很夠,就直接從木匠房裡買了一些榆木。
這裡也沒啥太好的木頭。

  “看這顔色些好看。
”杜春芳開心的笑着。

  木頭床需要斜着搬進屋子,算是個半技術活,幾個大老爺們研究了一下,把床立起來斜着弄了進去,雖然是力氣活,但幹着很熱鬧,聲音還把陸英明他們家人給吸引了過來,也加入了進來。

  李建國正好就把李龍要結婚辦事的事情給說了出來。

  然後李龍就迎來了一片恭喜聲和調侃的問題,他也不羞,大大方方的一一回應着。

  拖拉機還要拉第二趟,中間歇息的時候,李建國正好就開始安排事了。
這些事情對他來說是得心應手,其他人也都心甘情願的去做。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
過去這一年多,李家發了起來,但無論是殺年豬還是從山裡弄來好東西,又或者從小海子裡逮來的魚,從來沒忘記過這些鄰居。
平時李家不需要啥,畢竟人家過得比自己好,但這時候需要幫忙,那就是回報的時間到了,各家自然不惜餘力,出謀畫策,出力幹活,沒有一個退縮的。

  這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真的很樸素,也很簡單。

  等李龍把第二車家具拉回來的時候,院子裡又多了一些人,一些沒上學的娃娃,還有一些已經不上學的半大小夥子都在,有的已經開始搬磚準備壘竈頭了。

  都不需要李龍動手,家具就被院子裡的人七手八腳的搬了下來,然後在一聲聲“小心”中被搬着進了屋裡。

  看着逐漸被填充起來的屋子,李龍有種家慢慢建起來的感覺,挺好,真的挺好。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