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西銘城後陳長生回看了一眼這座城池。
這裡曾是一段輝煌的發源之地,如今則是已經成為了一座邊域沒落的城池。
王都早已不見痕迹。
所有的書籍的也在曆史的洪流之中被大火燒毀。
在就要離去的時候,陳長生卻是遲疑了一下。
“也應該給這裡留下些東西。
”
陳長生折返了回去。
來到了那酒肆。
白日裡的酒肆很是安甯,也沒有什麼客人。
杜阿娘見陳長生前來,不禁問道:“不是要走了嗎?
”
陳長生道:“我想不能白來這一趟。
”
杜阿娘問道:“要帶些酒走嗎?
”
陳長生搖了搖頭,說道:“是想謝謝這座城池對陳某的照顧。
”
他走上前去,将之前寫下的那本書放在了桌上,書上沒有名字,也隻是寫了一半。
杜阿娘道:“你之前寫的那本書?
放這裡做什麼?
”
陳長生道:“陳某很多時候都相信緣分,這本書放在這裡,有朝一日或許會被某個人撿起來,他興許能做到陳某如今做不到的事情。
”
“如果被人當雜書燒了,或是被拿去墊桌角了呢?
”
“那就是緣分未到。
”
陳長生這樣回答道。
杜阿娘聽到這話頓了一下,說道:“前輩還真是個怪人。
”
陳長生想了想,說道:“的确有些怪。
”
杜阿娘給陳長生打了一壺酒,讓他帶着路上喝。
陳長生道:“這壺酒欠着,記賬本上。
”
杜阿娘聽到這話搖頭道:“不記賬本,我老早就不寫那玩意了,要是忘了,那就忘了,寫那玩意不好。
”
她到底也沒能忘記當初在神域時的事情,那賬本對于她而言好似是催命薄一樣,上面留有名字的人,多數都沒能活命,自那往後,她也就在沒有了記賬的習慣。
“那就不寫。
”陳長生笑道:“陳某幫你記着。
”
杜阿娘點了點頭,說道:“好。
”
陳長生就這麼帶着一壺酒離開了這裡,這一次也再沒有回頭看一眼,就這麼走向了眼前的條條大路。
而那本陳長生認為暫時無用的書,則是靜靜的躺在那酒肆的桌上,或許有朝一日,的确會有一位有緣人将翻開。
.
.
天不逢時。
在這樣的戰亂之下,天時好似也不再眷顧這座天下。
通天江的盡頭縮短了,是因為近來的幹旱。
西地許多地方數月來滴雨不落,伴随着炙熱,許多河流也已經幹涸,路邊的許多樹木也有枯死的征兆。
而在那幹涸的河床邊上,依稀也能見到許多野獸的屍首,伴随着一股腐臭之味。
而那近處的房屋也是一片寂寥,沒有半點人煙,許多處屋子都是開着門,但裡面卻已經是蛛網遍布,許久沒有人住了。
或許都已經逃命去了。
陳長生接着往前走,卻是忽的聽到眼前傳來了一陣嘈雜之聲。
好似是哀嚎。
“放我們出去吧!
”
“求求你們了大人!
”
“求求你們了!
”
“大人您放我們走吧。
”
陳長生往前走去,直到看到了眼前的一幕。
好些個穿着破布爛衣的百姓正跪地祈求着,而在他們面前,則是好些位手握長刀,蒙着口鼻的軍爺。
陳長生走上前去,問了問:“軍爺,這裡是什麼情況?
”
“滾遠點!
”
軍爺罵了一句,說道:“不想死的就别靠近這裡!
”
陳長生頓了一下,擡眼望了過去。
卻見前方是一處坊鎮,約莫有近百戶人家。
可在那村子的上空,卻是盤旋着一股死氣,遠遠的就能聞到一股腐臭味。
“瘟疫……”
陳長生随之也明白了眼前發生的事情。
陳長生沒站一會,便有軍爺前來驅趕他。
幾位守在這裡的軍爺見了陳長生後,其中幾位起了心思。
“這裡都敢來,真是膽大。
”
“诶,我說,正好咱幾個無趣,要不然把他給留下?
”
“我覺得不錯。
”
陳長生聽到這樣的話不禁皺起了眉頭。
“說什麼呢!
吵什麼!
”
一道聲音傳來,方才交談的幾位官兵頓時閉上了嘴。
隻見一個五大三粗的人走上前來,看了一眼陳長生後道:“我說,你是不是想死啊?
還在這站着?
”
陳長生道:“陳某途徑此地,一會便走。
”
軍爺點了點頭,說道:“那就站遠點。
”
陳長生問道:“冒昧問一句,這兒如今有醫師前來嗎?
”
軍爺說道:“哪來的醫師啊。
”
“那這些人……”
“等死呗。
”
這位軍爺很是平靜的說了這樣一句。
這并不是不能說的。
如今這般世道,也沒必要藏着掖着。
誰都知道這最終會是怎樣的景象。
軍爺輕歎了一聲,說道:“知道就行了,别說他們了,我們自己都自身難保,這年頭誰不想活命啊。
”
陳長生沉默了下來。
他看向這位軍爺,問道:“村子裡有醫師嗎?
”
軍爺說道:“似乎是有一個,不過我也不清楚,沒進去看過。
”
陳長生從懷中摸出了一本書來,遞給了那位軍爺。
“這本書還請軍爺幫我轉交,給誰都行,就說交給坊鎮裡的醫師。
”
那位軍爺翻開看了一眼,說道:“喲,醫書啊?
”
陳長生說道:“也不算是,隻是一些見解。
”
軍營看了陳長生一眼,沉默了一下後說道:“你倒是個好人。
”
“行了,我知道了,回頭我會幫你轉交的,另外,你一個人上路小心些,别被人抓去征兵了。
”
陳長生愣了愣,點頭道:“多謝提醒。
”
“嗯,快走吧。
”
那人催促着陳長生趕緊走。
陳長生便也不再停步,離開了這裡。
那人走了過後。
幾位官兵這才開口問道。
“頭,這就讓他走了啊?
”
“死都死了這麼多人了,還想多死幾個啊?
都積點德,别總想着拉個人墊背。
”
幾位官兵不說話了,他們也知道自己這位頭兒心善。
那人看了一眼手中的醫書。
說實在的,他倒是期望于這醫書有用,這不僅能救這個村子的命,也能救他們的命。
他也一直相信,上天有好生之德,多積德,不作惡,總是會有好報應的。
于是在這天晚上。
這本醫書就被送到了坊鎮裡的醫師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