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248章 長的像嗎
玉清長公主有些激動。
也有些緊張。
不停的撥弄着手上的戒指。
豐嬷嬷見公主這樣,心想她恐怕是已經知曉了。
畢竟景王與陸家人接觸良多,不可能一丁點都沒察覺。
即便先前沒有往那方向去想,如今發生了這些事,仔細想一想,就什麼都明白了。
豐嬷嬷回道:“殿下,姜夫人育有三子,最為疼愛幺女,那孩子名喚姜淼淼,家裡人視她如珠如寶,養的極好,生的也好。
”這等秘事,主子沒直接問,豐嬷嬷也沒敢直接說。
但都是往好的去說。
不過仔細一想,說的也沒錯,那陸娘子和她的兩兒子對小姑娘的确是好。
好的沒話說。
說如珠似玉般捧在手心也不為過。
“淼淼……姜淼淼。
”玉清公主低喃。
這應該是陸青瑤那已故孩兒的名吧?
看來這是将她當自己孩兒養了。
一想到自己的女兒喚别人娘,她心裡是别扭的,可一想到那人撿了女兒,對她好,愛她寵她,沒讓她凍着餓着,全須全眼,好好的活着。
她應該打心底高興才對,也該慶幸是陸青瑤撿了她。
哪個當娘的不希望自己孩兒好好的,即便沒有養在身邊。
“小姑娘性情如何?
”
“老奴瞧着挺好,古靈精怪的,十分伶俐可愛,就沒人不喜歡的,就連景王也對他們頗為照顧。
”豐嬷嬷回道。
誰人不想自己的孩子伶俐可愛呢,這樣說,也好叫長公主放寬心。
玉清公主唇角微勾。
她聽得嘉月向她告狀,說兩人一起用飯,小姑娘将飯碗扣她頭上,用狼吓唬她,還往她嘴裡塞蟲子。
她聽完直樂,這孩子那股子調皮的勁,還真是像她。
如此這般,她就放心了。
這孩子,一般人欺負不了她,不愧是她女兒。
玉清公主沉吟半晌,終于還是問出了那句話,“小姑娘……同本宮長的像嗎?
”
豐嬷嬷先是一愣,然後連連回道:“像,像極了,那雙眼睛同您的像極了,都是鳳眼。
”
公主還是忍不住問出來了。
天下之大,雖然生了鳳眼的人有許多,可如長公主那般生的那樣好的,還真沒見過。
至少她第一眼見到小姑娘就是很吃驚的。
玉清長公主起身踱步,她很想立刻就奔去江州,可她不能,母後和太子弟弟需要她。
且現下京中情勢複雜,若是将小姑娘接回她身邊,恐會有危險。
她一咬牙,吩咐道:“嬷嬷,多派些人手去江州,護着陸氏母女。
”
……
江州。
陽春三月。
草長莺飛,百花競放。
美則美也,卻也是最容易生病的季節。
姜淼淼染了風寒。
自從那日遊湖之後,她和巧姐姐都病倒了,高熱不止,流鼻涕打噴嚏。
兩個病号在家裡養了好幾日。
孫硯書十分自責。
也沒啥避諱了,日日端湯喂藥的伺候着未婚妻。
懊悔就不該帶她們去遊湖的。
他在心中暗自下決定,日後回京城了一定得與二哥分家,分府别住才成。
别看二哥在外勇猛無敵,在家卻是個怕媳婦的,耳根子還軟,若住一府,他和巧兒定是沒好日子過的。
他眉頭緊蹙。
巧兒這樣,也不知成婚時能不能痊愈?
大夫說,春三月萬物俱生,陽氣生發,又逢倒春寒,要注意防風防邪,否則容易引發舊疾,容易感染風寒。
偏偏幾人還落了水,可不得寒氣入體嘛。
姜巧兒自小上山爬樹下河摸魚,身體比那些養在深閨的千金小姐結實不少,她自己感覺倒是還好,沒那麼嚴重。
吃了幾副藥高熱退了,偶爾咳嗽幾聲。
她不知不覺的撫上未婚夫的額,想将那眉宇間的皺紋撫平。
她寬慰道:“硯書哥,我好着呢,你别擔心。
”
陸青瑤正巧進屋,看到這親昵的舉止,便退了回去。
想了想,兩人是一同從水裡出來的,應該算是有肌膚之親了,況且離婚期也沒幾日了,親昵些也無妨。
睜隻眼閉隻眼吧。
午飯時。
“淼淼好些了嗎?
”
“淼淼還是難受嗎?
要不然哥哥去給你請大夫吧。
”
姜淼淼進屋,見大家都看着她。
她吸了吸鼻涕,學着巧兒姐的口吻,咧嘴笑道:“我好着呢,不看大夫,不吃藥,藥好苦。
”
引得衆人哄堂大笑。
“不吃不吃,看來淼淼的病都好了。
”
江淼淼原本也很擔憂,聽說古時候的風寒,一不小心可是會要人命的。
沒法子,隻能乖乖吃藥了。
心想要是能打針就好了,打針好的快一些。
日日吃草藥,她感覺自己嘴裡都是苦的,去也去不掉,就連吃飯都沒味兒。
不過連吃了幾日,倒也好的差不多了。
她和巧姐姐這風寒來的快,好的也快。
不過那許家姐妹可就沒那麼幸運了,聽說還挺嚴重的。
畢竟是弱不禁風的閨閣小姐,吹個風都要生病的,何況是落水,初春的江水可不是鬧着玩的。
能凍死個人。
這姐妹倆估計得在屋裡待上一陣子了,想出來作妖已是不可能的。
姜巧兒之前還微微有些自卑出身,不過這會兒她的優勢就是顯示出來了。
做個深閨小姐也沒什麼好的,弱不禁風,随便一場風寒都能要了她們的命。
更别提生孩子這些。
聽秀秀姨說,那些千金小姐葬送在生孩子上的多不勝數,讓她跟着練拳,練劍。
看到秀秀姨壯胳膊壯腿,她是不願的。
不過現在,她也開始上心了。
孫老夫人知道了這事後直接給兒子下了逐客令。
讓他等媳婦和小姨子好些了就将人帶回去,平日無事不要來江州。
孫二郎:……
她娘這心偏的也太明顯了吧。
午飯後。
陸園門被敲響了。
京城來人了,說是來給姜大姑娘送新婚賀禮的。
兩張銀票和一副并蒂蓮。
但還帶來了一樣東西。
一封休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