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不認識
第1125章不認識
見這孩子不做聲,孫夫子的臉色越發陰沉。
他不耐煩地又翻開另一頁,帶着幾分嫌棄地随手指了個字。
“這個字呢?
該不會也不認識吧?
”
他冷冷地看着面前的孩子,瞧他那一副怯生生,又畏畏縮縮的樣子,心中更是不滿。
農家出來的小孩子,哪怕穿上一身細棉布衣裳,也透着一股子上不得台面的小家子氣。
他緊緊地皺起眉頭,心下已經有了計較。
“孫夫子,我家瑞書啟蒙晚了些,目前剛開始認三字經上的字。
”
顧千蘭看着夫子桌上,那些明顯有些晦澀難懂的書,不禁忍不住開口解釋道。
“怎麼?
他連三字經上的字,都還沒認全?
”
孫夫子一聽這話,不由得冷眉倒豎,用力地合上面前的書。
隻聽“啪”的一聲,在安靜的屋子裡響起,顯得格外刺耳。
吓得瑞書的肩膀微微一抖。
“老夫這裡,隻收那些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全都會通篇背誦的學子。
”
“且孩子入學的年齡,不得超過七歲。
”
孫夫子的聲音裡帶着分不容置疑,一臉傲氣地揚了揚下巴,尾巴都幾乎要翹到天上去。
他甚至沒等顧千蘭将手裡的禮物拿出來,便拒絕收下瑞書這個學生。
一個農家來的小娘子,手裡拿的東西隻是用粗陋的麻布裹起來,能有什麼值錢的好東西?
還是别打開來,免得污了他的眼。
“我看你家這個孩子,基礎太差,一問三不知,實在是”
孫夫子的話裡滿是嫌棄,每一個字都像是刀割一般傷人。
“二位還是請回吧!
達不到我的要求,以後也不必浪費時間再登門了。
”
他懶得再看面前的孩子一眼,就像是看到什麼髒東西似的。
一臉傲慢地拿起剛才正在看的書,側過身去,再不理會面前的小娘子和她的兒子。
見到孫夫子這副态度,顧千蘭幾乎被他氣得個倒仰,眼裡像是能噴出火來。
她深吸了幾口氣,努力壓制着自己的怒火,向前邁了一步。
“夫子說自己的學生,全都會背誦千字文了?
”
“既如此,剛才應該拿出那三本書來考教孩子才是。
”
“何故拿本《孟子》來問孩子那上面的字,你明知道他這個年歲,不可能接觸過。
”
她的臉色氣得微微有些泛紅,穿越過來這麼久,她一直都處事溫和,鮮少生這麼大的氣。
對很多事情都覺得雲淡風輕,不太放在心上。
可今天這位夫子的傲慢無禮,徹底點燃了她心中的怒火。
她指着一旁的《孟子》,厲聲質問道。
“夫子怕不是特意為難我們,想讓我們知難而退吧。
”
既然孫夫子刻意刁難,不想收下瑞書,她也不必忍受這老夫子的鳥氣。
“像你這樣品行的人,身為夫子教書育人,難道不覺得羞恥嗎?
”
見這面前的小娘子,居然認識他剛才拿出考教的書,還說出這樣一番言論,孫夫子不由得老臉一紅。
沒想到啊一個農家小娘子,居然是識字的,且口才了得。
難怪她會把兒子送來念書。
隻不過,一個莊戶人家的孩子,最多認識幾個字,将來好謀份差事,做個賬房先生。
他想收的,是那些能考取功名,能替他長臉,為他帶來榮耀的少年。
他絲毫不覺得,被這小娘子當面戳穿了意圖,有什麼不對。
“哼!
小娘子竟然還識些字?
倒是老夫小瞧了你。
”
孫夫子站起身,第一次正眼仔細地打量着顧千蘭。
“實話告訴你,你家的孩子,即便是真的背下了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老夫也是不會收下他的。
”
他說着指了指正好從院子裡經過的一位學子。
“看到沒有?
那位學子小小年紀,已經考上了童生,來年說不定就有機會下場考秀才。
”
“人家可是宜蘭酒鋪的大少爺,家中有足夠的銀錢,供養得起他繼續進學。
”
“他更是聰敏好學極有天賦,你家這個小子”
孫夫子說着,上下打量着瑞書,眼中的輕蔑之色幾乎要溢出來。
“我勸這位小娘子,手裡有幾個銀子,還是省着點花。
”
“别癡心妄想,做着鯉魚跳龍門,出人頭地的白日夢。
”
既然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算是徹底跟孫夫子撕破臉了。
顧千蘭也不再退讓,指着孫夫子的鼻子大聲喝問。
“你的這般作為,哪裡配得上為人師表?
”
“為人師者,若是都像孫夫子這樣以貌取人,以身份地位和衣着财富來做為收學生的依據,斷定孩子的資質,這是何等的荒謬可笑!
”
她深吸了一口氣,拉上瑞書的手。
“像夫子這樣的人品,我還不放心将兒子留在你這裡上學呢。
”
“我們這就告辭,此生也絕不會踏入你這塊‘寶地’。
”
瑞書緊緊地握着小拳頭,他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緒,倔強的不讓眼淚掉下來。
顧千蘭心如明鏡,她十分清楚,這位以貌取人的夫子,從一開始聽說了他們是農家莊戶出身,眼中就滿是輕視與不屑。
再加上看了兩人的衣着之後,更是斷定他們家資普通,這才拒絕收下瑞書。
她微微垂下眼眸,有些心疼地看着兒子故作堅強的小臉。
“沒事的,咱們走吧。
”
直到走出孫家好遠,瑞書才終于繃不住,小聲地抽泣起來。
“娘親都是孩兒太沒用了,孫夫子随手指的字,我全都不認得。
”
“讓您丢臉了。
”
小家夥的肩膀一抽一抽地,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顧千蘭一下子便心疼壞了,立即蹲下身,将孩子擁進懷裡,輕聲地安慰着。
“誰說我們瑞書沒用了?
都是那位夫子刻意刁難,不想收下你罷了。
”
“咱們瑞書又不是生來就會這些東西,正是因為不會,才要找夫子學習啊!
”
“可他倒好,收學生的條件竟是因人而異,這樣的夫子,咱們不去才是好事。
”
她将手中拎着的東西随手放下,不住地安撫着瑞書受傷的幼小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