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040章 罵架這村裡沒有對手
馮翠等人最後一口涼水都沒喝上就氣呼呼地走了。
許茵沖着她們的背影就啐了一口:
“呸,村裡那些酸話就是馮翠傳出來的,居然還腆着張老臉來借錢,珍珠,有錢你也别借。
”
白珍珠笑着道:“二嫂放心,我是不會借的。
”
她估計這幾天村裡關于她和家裡的流言肯定很多,于是打趣許茵:
“二嫂這幾天嘴巴累壞了吧?
”
許茵見她都知道了,也不瞞着,笑道:
“那可不,我跟咱媽這幾天都沒閑着。
不過你放心,我跟咱媽聯手罵架,這村裡沒有對手。
”
白珍珠有些不好意思:
“是我給你們添麻煩了。
”
許茵白了她一眼:
“這算啥?
你看看你現在的日子,不比之前強一萬倍?
隻要咱們把日子過好了,這就值了。
别人說什麼算個屁,讓他們酸去。
”
許茵話糙理不糙,自己的日子過好最重要。
當年許茵在她娘家藏的好好的,就是被這村裡不知道誰舉報了,最後導緻孩子早産,許茵還傷了身子。
許茵一直懷疑就是馮翠幹的,馮翠不僅跟白家有矛盾,她還嫉妒白家全是男孫,她大兒子隻生了一個女兒。
還有白成磊傷了之後,幫忙的不多,落井下石的倒是不少。
馮翠甚至撺掇劉芳離婚,讓她趁着還能生踹了白成磊嫁她娘家一個什麼堂侄,被劉芳直接一巴掌扇出了鼻皿。
早在重生之前,白珍珠就把這些人看得透透的。
所以她去沅縣的事除了自家人誰都不知道,連幾個孩子都不知道。
見許茵要去地裡收玉米,白珍珠也趕緊找了背篼跟她一起去,許茵負責掰玉米棒子,白珍珠負責往家裡背,這種出力氣的重活可不敢讓許茵幹。
晚上全家一起在老兩口這吃的飯,白珍珠把帶回來的鹵雞剁好,又涼拌了一個紅油豬頭肉,李秀芬蒸了兩大鍋南瓜臘肉包子。
白珍珠最喜歡她媽蒸的包子,一口氣吃了三個大包子。
吃了飯,孩子們去看電視,大人就在堂屋裡商量事情。
白珍珠把不讓父母種地的事情一說,老兩口半天都沒說話。
白老爹吸着卷煙沉默,李秀芬心裡也十分舍不得。
農民不種地那還叫農民嗎?
自己的地給别人種,這不是以前的地主老财幹的事嗎?
白珍珠就知道會是這種局面,笑着道:
“也不是完全不種,你們就把屋周邊的菜地種上就行,養幾隻雞,養兩頭豬自家吃,我和哥哥們就是不想你們太勞累,還有文斌他們要你們照看呢。
”
李秀芬道:“你大哥二哥的地我們是種不過來,把他們的地給别人種就是了,我跟你爸這麼年輕,還能種。
”
白珍珠還是不同意:
“大嫂二嫂不在家,文斌他們每天中午放學回來就要吃飯,爸媽,孩子們在長身體,你們年齡也大了,都要吃好。
媽你要是種着地,每天中午匆匆忙忙的對付一頓,孩子們身體虧了營養,個子和智力都會跟不上的。
”
“咱家的孩子都聰明,好好培養都是大學生的料,跟孩子們的前程相比,那點地算什麼呢?
”
把老兩口的寶貝孫子拉出來,李秀芬果然動容了。
老三兩口子都是大學生,他們可太知道當大學生的好處了。
白老爹深深吸了一口煙,然後重重吐出:
“好,就按照珍珠說的辦,等把玉米收了,你們都去縣城,家裡交給我們老兩口你們放心,孩子肯定給你們帶好。
”
反正他們三家這屋前屋後的自留地加起來也不少了,種菜養豬養雞養鴨,還有那幾塊煙地也留着。
白老爹還是木匠,有空就出去打零工,這樣算下來老兩口在家也能掙不少錢。
老兩口嘴上應着,其實根本就沒真想啥都不幹就在家享福。
苦了一輩子的人根本不可能閑下來,也舍不得兒女拼命賺錢自己吃現成。
劉芳和許茵都非常高興,白家老兩口對孫子是沒話說的,把孩子交給公婆甚至比她們自己帶都放心。
水稻下個月就要收了,不過白珍珠等不到那個時候,她心裡有打算。
第二天一早,大家早飯沒吃就出門收玉米了,白珍珠還是幫着許茵收,等到九點多天熱了就回家不幹了。
背了滿滿一背篼玉米回到家,才發現張敏敏來了,正在燒火做早餐,餐桌上還有她從鎮上買來的炸油勺。
“珍珠,我媽把鋪子看好了,等會吃了飯你幫我去看看。
”
“好啊。
”
白珍珠先去後面沖涼洗了頭,等吃了飯,就騎上自行車跟張敏敏一起去了鎮上。
看好的鋪子位置稍微有點偏,沒有在正街上,那邊有幾家裁縫店,生意慘淡。
張敏敏的媽媽叫董娟,不到五十歲,看着還很年輕。
董娟看到白珍珠熱情的不得了:
“珍珠啊你快來給我們參謀參謀,這鋪子咋樣。
”
她顯然也是琢磨了好幾天了,滿臉遺憾:
“前街上的鋪子太旺了,全都是賣東西,人家生意好呢,别說賣了,連租的都沒有。
看來看去,就這家還行。
”
下溪鎮不大,就前後兩條街,中間一條十字路,一直朝北是下溪鎮的初級中學,這個地方偏遠貧窮,沒有資質辦高中的。
朝東是鎮府和鎮上的中心小學。
前街主要賣日用百貨,後街就是菜市場豬市等農貿産品。
董娟看上的鋪子在十字路口往西,以前這一條街全是賣布做衣服的,再過去就是糧站,以前交公糧的地方。
白珍珠看了看鋪子,不算小,應該有三十來個平方,賣衣服足夠了。
這家店以前就是賣布做衣服的,現在做衣服的人越來越少了,大家一般都是買布回去自己做,家家戶戶都有縫紉機。
房主也在,白珍珠壓低聲音:
“嬢嬢,我覺得這個位置很好,這邊本來就是做衣服的,對衣服有需求的顧客都會朝這邊來。
”
聽到她這麼說,董娟心裡就踏實了:
“珍珠說好那肯定不會差,那就這鋪子了。
”
張敏敏笑她:“您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了啊。
”
董娟就轉向房主:
“小陳,你說個誠心賣價,合适我就買了。
”
小陳也不小了,大概四十來歲,一臉為難:
“董姐,張老師,一萬塊真的夠誠心了,我要不是為了進城,這鋪子我都舍不得賣。
”
董娟不聽他廢話:“一口價,八千,你店裡這些東西你全部弄走。
”
小陳:“董姐,你再加一點嘛。
”
董娟:“不加了,下街有個鋪子才七千,不行我就去買那個。
”
鎮子就這麼大,下街要賣的鋪子這個房主也知道,大小差不多,隻是位置沒這裡好,但那棟房子是剛修不久的,他家這鋪子已經好些年了。
“好嘛好嘛,八千就八千,我要現金哦,一次性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