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想要投資電器廠
接連兩個港商成功合作,來和祝曉敏面談的港商明顯多了起來,合作的意圖也明顯很多,偶或還夾着幾個外商。
盛夏天氣,一走進辦事處的辦公室,都享受到一室的清涼,讓大家都驚奇不已,一問之下,逐鹿電器廠的名氣瞬間傳開,除了有之前就合作的港商、外商之外,另還有一些内地過來創業的創業者過來體驗。
于是,每進來一個人,辦事處的空調都要開了關,關了開,還不斷的改變溫度。
也很快,經由祝曉敏手裡,就往逐鹿電器廠發去幾十張空調訂單,複印機造價太高,價格昂貴,有兩家大一些的企業訂走兩台,倒是順帶着有許多小家電的訂單。
祝曉敏把白桂花和金家兄弟叫了過來,專門負責這項工作,又悄悄向陳旭東說:“再這麼下去,志安那邊的廠子要擴大了,不然産能跟不上。
”
陳旭東一本正經點頭:“嗯,今年又要白幹。
”
“噗!
”祝曉敏忍不住笑一聲。
還好,這幾年建築公司已經在賺錢,雖說機械廠和電器廠追加投資,資金也隻是在總賬裡調動,沒有再伸手從知青們兜裡掏錢。
幾個人正開着玩笑,聽到門響,齊楚君敲門進來,笑說:“喲,一回來就聽說你們這裡有稀罕東西,還真是涼快。
”
上次棍子帶來的貨物中,就有她要的食品廠的産品,她帶了貨回港城,剛剛回來。
祝曉敏起來讓座,又自己替她沏茶,笑說:“我們随意慣了,讓齊女士見笑。
”
白桂花拿了盤給客人準備的甜點過來,笑問:“我們的産品怎麼樣?
”
齊楚君一挑大拇指:“那批貨我們都沒來得及分銷,隻在中環的店裡,是隻要上架很快賣空。
”
“真的?
”白桂花有些難信,試着問,“小火鍋也是?
”
雖說火腿腸和方便面在國内也一直賣的很好,可是一批貨銷完也總要一段時間,而小火鍋因為價格貴一些,銷量要差很多。
一上架就賣空,那不成了哄搶?
“是真的!
”齊楚君确認,“小火鍋才是賣的最好的,尤其是雞汁香菇味、番茄味、三鮮味這幾種,又明顯賣的快很多。
”
港城人口味偏甜偏清淡,這幾種正對上口味,而中環是港城一個商務集中的地區,加上生活節奏要快,方便食品就更受歡迎。
白桂花咧嘴笑:“下次就可以調整口味的結構。
”
齊楚君笑說:“不止調整口味,我還要加量,我來就是為了這個。
”
白桂花立刻點頭,去拿了訂貨單出來,擺面前問:“這次要多少,我列了單子,讓廠裡早一點送貨。
”
齊楚君好笑:“桂花妹子真是急性子。
”本也是痛快人,直接給了數量,又說好送貨的時間,直接付了訂金。
等白桂花開完單子,讓金芒種去給廠裡拍電報,這才向祝曉敏問:“我一回來,就聽到好幾個人說從你們這裡買了空調?
還有很多小電器,能不能給我瞧瞧?
”
“當然!
”祝曉敏立刻答應,先試了空調給她看,又拿了資料給她,笑一下說,“你現在喝的水,就是電熱開水壺煮出來的,不需要生火,短短幾分鐘就可以。
”說着,把辦公室裡用的電熱開水壺拿來給她看。
齊楚君“啧啧”幾聲,“這可真是方便。
”又再翻資料,越翻越是驚訝,喃喃的說,“一直以為,這電器港城做的要好一些,又哪知道内地會有這樣的廠子。
”
祝曉敏點頭:“廠長是清大畢業的高才生,快畢業的時候才開始創業,廠子規模不大,沒什麼名氣。
”
齊楚君眸子灼亮,試着問:“廠子規模不大,是因為資金不足,還是什麼原因?
”
祝曉敏笑:“資金是一方面,重要的還是人手,廠子裡重要的就是技術工,現在不管是大學還是專科畢業的學生,還是願意接受分配進國營大廠,這私人企業要想招普通工人容易,想招技術工要難一些。
”
齊楚君連連點頭,有些遺憾,可還是不死心的問:“祝局長,能不能幫忙聯系,問問這家廠要不要投資?
如果有意向,我立刻動身過去考察。
”
祝曉敏飛速和陳旭東交換一下視線,試着問:“你要投資電器廠?
”
齊楚君點頭:“我想過了,我不比陳老闆,要我自己獨立辦廠,終歸是事情多,而且人手也不足,倒不如找一個好的合夥人,我來負責一定的資金,還有港城或海外的一些銷路,他來負責技術和生産。
”
祝曉敏怦然心動,點頭說:“嗯,這件事我們先和宋廠長溝通,盡快給你答複。
”
齊楚君點頭答應。
原本要說的事已經說完,再之後就是合作的細節,又看着祝曉敏幾人都在忙,可吹着涼風,就是舍不得離開,又坐好一會兒才走,臨出門還說:“回頭我有了辦公室,也要裝一台這樣的空調。
”
祝曉敏笑:“如果是去京城,那邊用不了幾天。
”
齊楚君不滿:“我在這邊可以弄一間。
”見她送出來,擺擺手阻止,自己直接走了。
門關上,祝曉敏立刻回頭看着陳旭東,揚眉問:“你覺得怎麼樣?
”
看到她灼亮的眸子,陳旭東笑:“你不是已經動心了?
”
祝曉敏笑:“當然,隻是這麼一來,打破了我們的資金結構。
”
陳旭東略一沉吟,點頭說:“或者,在鵬城建立分廠,接受港商投資,我們出技術,總廠還維持原樣。
”
祝曉敏點頭:“之前她說過想要找合夥人,我就想過我們自己的廠子,隻是要辦分廠,不止要有技術人員,還要有人管理,先和志安商量一下。
”
陳旭東點頭:“我馬上寫信,先看條件成不成熟。
”當即也不耽擱,很快取了紙筆寫信。
雖說訂單下去,可是電器廠要生産要運輸還需要時間,一下子還沒有辦法運來,之前的幾個港商,原本來是為了參觀一下空調,可是來過之後,再受到外頭滾滾的熱浪,就更對這裡的涼風念念不忘,空閑時間就找借口過來吹吹。
這麼一來,倒是給祝曉敏幾人得到了便利,不用再一個個打電話約人,隻需要守株待兔,隻要進了他們的門,就抓住人談投資的事,反而比在酒吧談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