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許梅的事情
高考和許笛沒什麼關系了,要說一點關系也沒有也不是,今年大妮參加高考了,還有許梅。
學校放暑假了,許笛她們也沒有回政府大院住,還是平房涼快。
最主要的是,後院有菜地還有兩籠子小雞呢。
許笛打聽了,這附近的少年宮暑假開始招生了,想着,帶着三個孩子去看看,有沒有她們想學的。
“暖暖,咱家附近的少年宮要開班了,你有沒有想學的?
”
“能學武術嗎?
”
“啊?
武術啊,你想練武啊?
不是跳舞嗎?
”
許笛沒想到暖暖想練武,小女孩,不是應該喜歡穿着小裙子,妹妹的跳舞嗎?
“媽媽,我想練武,不想跳舞。
練武可以打跑壞人,保護媽媽和妹妹。
”
暖暖說的認真,她應該想了很長時間了。
“暖暖,妹妹們媽媽和爸爸會保護的,你學自己喜歡的就行。
媽媽去問了,有合唱團,有書法班,有笛子班,還有很多呢。
”
“我就想學武術,媽媽力氣沒有爸爸的大,爸爸力氣大,但是不能總在家。
我要練好武術,保護媽媽和妹妹,我力氣大。
”
暖暖思路清晰,自己都想好了。
“行,暖暖也不要那麼擔心,家裡有爸爸媽媽呢。
”
許笛抱了抱暖暖,孩子太貼心了,當父母的也會心疼。
“媽媽,我自己也喜歡練武術,想像爸爸一樣厲害。
”
暖暖眼神清正,沒有說謊。
“好,媽媽去問問,如果可以,咱們就去學。
”
許笛帶着三個孩子去了少年宮,暖暖見了武術班的老師,報名成功。
團團圓圓也四處溜達着,團團相中了樂器班,看着人家拉二胡,她還挺投入的。
成功報名樂器組,算是裡面最小的成員了。
圓圓轉了一圈,她相中了小小主持人那個班,一大群孩子,在那叽叽喳喳的說個不停,她喜歡。
三個孩子都選到自己喜歡的才藝班,以後每天一節課,時間是一樣的,許笛還挺慶幸。
暑假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早上吃完飯,許笛帶着英語書,送三個孩子去少年宮。
孩子們上課,她找個安靜的地方背英語單詞。
下課以後,許笛帶着孩子去附近的公園玩一會,中午前到家,和吳姨一起做飯。
下午基本就不出門了,家裡比較涼快。
許笛她們小日子過得不錯,少年宮沒課的時候,她們也會去牛坊大隊,去看看爺爺奶奶。
張朝陽不知道在忙什麼,現在基本兩三個月甚至更久,才能回來一趟。
許笛想不起來七八年有什麼大事發生,她上輩子很少看新聞聯播,也沒關心過國家大事。
七月中旬,大妮帶着孩子過來玩。
楊大妮兩個孩子,一兒一女,正好湊成了一個好。
小女兒去年出生的,正好趕上宣布恢複高考前一天。
“許笛,還是你們這院子涼爽,樓裡像個蒸籠。
”
楊大妮把女兒放在許笛找出的嬰兒床上,自己也能歇會。
九個多月的孩子,抱着也挺累人。
“院子是涼快,樓房的窗戶比較小,所以感覺不到涼風。
”
“是呗,孩子小,還不敢讓她吹風扇,怕着涼。
每天晚上,我得給她扇半天風,胳膊都酸的不行。
”
楊大妮從小真沒吃什麼苦,結婚以後,婆家人對她也不錯。
生兩個孩子,照顧孩子,倒是吃了不少苦。
“你考的怎麼樣,報的哪個學校?
”
楊大妮雖然抱怨養孩子辛苦,但是,她家兩個孩子伺候的不錯,幹幹淨淨的,大的那個也很有禮貌。
“師範大學,師範學院這樣的院校,我爸媽說當老師挺好的,有寒暑假,現在老師也不像之前的,很受尊敬。
”
“是挺好的,那你上學,孩子誰看?
”
“我婆婆看,她馬上要退休了。
”
楊大妮挺羨慕許笛的,家裡男人雖然常年不在家,但是有個能力強的奶奶婆,對她還好。
自從結婚,生活水平直線上升,都不用天天做飯。
“那挺好的,堅持堅持,四年很快就過去了。
”
能遇到好的婆婆,真是不錯的運氣。
“許笛,你真的決定了,不要孩子了?
”
“不要了,我這都三個了,再多,真的照顧不過來。
而且,孩子越來越大,需要的花費也多了。
”
許笛知道大妮什麼意思,她家大伯嫂也是生了三個女兒,一心想要生兒子。
“也是,現在養一個孩子,花費真不少。
”
楊大妮家小的喝奶粉,大的定牛奶,一個月,差不多花了她半個月的工資。
“是吧,我家三個孩子定牛奶,去少年宮,做衣服,買鞋,零零碎碎的,真不少。
”
許笛算了一下,三個孩子,一個月的花銷,差不多是一個工人的工資了。
幸好張朝陽掙得多,不然,她也不敢這麼養女兒。
兩人都有孩子,話題基本就圍繞着孩子轉了。
“許笛,你大姐回來了嗎,我看她家的兩個孩子,遠離爸媽,也挺可憐的。
”
“我不清楚,我和許梅不怎麼聯系。
現在住的遠了,我回去的次數少了。
”
許笛這半年沒怎麼回娘家,小軍不在家,她其實并不想回去。
偶爾回去,碰到她大嫂,也是聽她抱怨許母偏心,話裡話外的,撺掇她找許母鬧。
許笛不明白,她大嫂之前感覺也不這樣,自從和她娘家鬧出一些事,性子好像變了。
“我去接我家大寶遇見過幾回,兩個孩子哭着要媽媽,你媽哄了半天,孩子還是哭個不停。
”
當媽的,就看不得這樣的,楊大妮覺得挺難受的。
許笛上次回去,發現許母瘦了不少,可能跟兩個孩子上火了。
楊大妮在許笛家待了一下午,走的時候,許笛給她摘了不少蔬菜。
八月的時候,許笛聽說許梅回來了。
許父打電話,讓她帶孩子回家吃飯,說許梅回來了。
許笛帶孩子從少年宮上完課,直接回了娘家。
家裡人挺全,除了放假依然集訓的許軍,其他人都在。
“小姑,暖暖,團團圓圓。
”
許平安看見小姑姑她們進來,趕緊打招呼。
“平安,想小姑姑沒有?
”
“想了。
”
暖暖也和姥姥姥爺大舅舅媽打了招呼,許梅她們不認識,媽媽讓叫大姨,她們也叫了。
“大姐回來了,考上哪所大學了?
”
“你姐夫的那所大學,滬市最好的大學!
”
許梅意氣風發,她從小學習就好,要不是因為孩子生病,她去年就考上了。
“恭喜你!
”
許笛挺佩服許梅的,她學習好,從小就好。
“許梅,你這是來接孩子們去爺爺奶奶家的?
”
許大嫂看不上許梅張揚的樣子,考上大學就了不起了。
“大嫂,我家孩子又沒讓你照顧,你怎麼這麼大的意見。
你沒去過滬市,不知道那邊住房有多緊張,孩子奶奶家,十多口人擠在弄堂的三間房子了,根本沒有地方住。
我先去學校看看,能不能在那附近租到合适的房子。
要是租到合适的房子,我明年就把孩子接過去。
我也想孩子啊,孩子也想爸爸媽媽。
如果不是實在沒辦法,誰願意和自己的孩子分開。
”
許梅說着,眼淚下來了。
許母很心疼,她雖然也想許梅把孩子接過去,但是聽到她這麼不容易,又心軟了。
許笛沒有發表意見,這事不需要她出錢,也不需要她出力。
“那是,有娘家幫着養孩子,要是我,我也高興。
”
許大嫂語氣不太好,說完,起身出去了。
“大嫂,你……”
許梅想說什麼,被許母阻止了。
在娘家吃了一頓飯,許笛帶着孩子回去了。
姐妹親情什麼,在她和許梅之間,從前可能有點,但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