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第19章 被吓到了

   許笛因為昨天差點被紅袖章抓到,吓得夠嗆。

   前世,她也不是什麼膽大包天的人,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就辭了工作,回家相親結婚。

   早上,許笛磨磨蹭蹭的出了門,看見戴紅袖章的人不受控制的吓一哆嗦。

   也不怪許笛膽小,她可是看見過這幫人開批鬥會的場面,是真的挺可怕的。

   想起來,也就放寒假之前的幾天。

   她們晚上放學回家,路上碰見一群人吵吵嚷嚷,喊着什麼“打倒壞分子。
”“不要臉面,搞破鞋,作風不正。

   推推搡搡的,許笛也沒太聽清說什麼。

   一群人,激動的很,把道路都擋住了,許笛她們過不去,被迫看了一場批鬥大會。

   因為不想目睹這樣的場面,許笛站在人群外,低着頭,等着她們批完以後,她才過去。

   這樣的事情,她于心不忍,但是,也無能為力。

   等人群慢慢散去以後,許笛擡頭,看見了跪在路中間的女人。

   三十多歲的年紀,頭發被剃成了陰陽頭,就是一半頭發被剃光,一半留着。

   剃頭的技術水平不行,頭發被剃的長長短短的,有的地方還出皿了。

   女人一臉麻木,脖子上挂着一雙破鞋,衣服也被撕扯的不像樣。

   許笛吓壞了,那雙眼睛,毫無生氣的眼睛,讓她打心裡害怕。

   “走吧,咱們快點走。

   楊大妮拽着有些發愣的許笛小跑着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

   這件事過去一段時間了,但是想起那個被剃了頭,戴上破鞋的女人,還有那雙眼睛,許笛心裡直冒涼氣。

   這一天,許笛沒有賣東西,而是找好了一個不錯的地點,小心謹慎的偵查了一圈,先把逃跑路線找好。

   許笛一連找了兩個這樣的地點,心裡才安穩一些,明天,就在這兩個地方活動。
逃跑路線有了,其他的就不怕了。

   在外面晃悠了一小天,下午又找了兩個地方,許笛才回家。

   許家沒什麼變化,家裡人沒有什麼矛盾,相互理解,感情還是不錯的。

   許笛和小侄子玩了一會,看他困了,抱着他去找許大嫂。

   “大嫂,安安好像困了,直揉眼睛。

   “是到睡覺的點了,給我吧,謝謝你了,許笛。

   “客氣啥,一家人。

   許笛覺得許大嫂會做人,不管是家裡誰幫着帶孩子,她都會說一聲謝謝。
哪怕是許軍,也不忘記說謝謝,還時不時的買點好吃的。

   孩子是自己的,任何人沒有義務幫着帶孩子。

   許大嫂不會理所當然的指使她們幫着看孩子,認為孩子是許家的,爺爺奶奶,姑姑,叔叔幫着看孩子是應當應分的。

   人嘛,相互尊重,相處起來就和諧多了。

   第二天,許笛又出發了。

   到了昨天考察過的家屬院,先去隐蔽的地方進入空間,喬裝打扮一下,挎着籃子出來了。

   這次很順利,沒用去第二個點,買賣一直沒斷。

   她謊稱有門路,一連取了好幾次貨,雞蛋和韭菜賣出去了不少。
看着天色,差不多三點了,收攤走人。

   離開這個家屬院,許笛一路小跑,直到沒有力氣,才找了一個公廁,進去,先上趟廁所。

   正好裡面沒有人,上完廁所,閃進空間。

   她這空間有一個好處,從裡面可以看見外面五米以内的情況。

   先坐在地上歇會,順手揪了一個西紅柿,坐在地上,沒一會就吃完了。

   桃酥還有,又摘了一個西紅柿,一口桃酥,一口西紅柿,肚子造了一個半飽。

   沒有油水的飯菜不頂餓啊,前世,哪個小姑娘,一頓能吃兩大碗飯啊?

   吃飽了,也歇過來了,許笛開始數錢,這是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了。

   今天運氣好,沒耽誤事,這一堆毛票子還有鋼镚,不老少啊!

   許笛現在數錢的速度都練出來了,沒一會,各種毛票分好類,快速數一遍,再加一起。

   媽呀,真是太意外了,居然有九十多塊錢,創曆史新高了。

   這些天下來,從二十多到九十多,真是直線上升啊。

   許笛記上今天的錢數,一共有七百多塊錢了。

   放好錢和賬本,把衣服換過來,重新梳好頭發,看了一眼外面,沒人。

   許笛出了空間,離開公廁。

   接下來的幾天,運氣都不錯,沒有遇見紅袖章,連墨迹的顧客都沒有。

   周六晚上,吃完飯,收拾完碗筷,許笛回屋看了會書,聽着客廳沒動靜了,應該都回屋睡覺了。

   插好門,準備進空間裝土,再薅點韭菜根。

   韭菜根栽土裡,溫度夠的話,幾天就能長出一茬。

   她空間裡的韭菜根有的是,許笛也沒敢薅太多。
這時代,這季節,太多就不正常了。

   又找出一些菜種子,她特意種了一些青菜,讓它們一直長,直到開花結果又老去。

   這樣留出的種子,保住了蔬菜原有的味道,可不是那些高産的可以比的。

   一切準備就緒,許笛放心的出去,準備躺下睡覺。

   早上,許家一家都起來了。

   許父和許大哥昨天休息,今天還要去上班。

   許大嫂要帶着許平安回娘家,孩子外婆想他了。

   許母要去看她姐姐,當年許母和姐姐一起相依為命,從老家跑出來,就再也沒回去過。

   具體情況許母沒和孩子們說過,許笛她們隻知道許母娘家親戚就大姨一個。

   “媽,我今天不和你去大姨家了,你帶着許軍去吧,我要去圖書館看書。

   “行,你去吧。

   許母知道許笛不想下鄉,自從出院以後,更愛學習了。

   許母她們都走了,許笛不着急,去梁家也不能太早。

   許笛先把髒衣服洗了,隻有她自己的。

   許父和許母還有許軍的衣服都是許母自己洗。

   許大哥一家三口的衣服是許大嫂洗,偶爾許大哥也會洗。

   這樣的事情在整個家屬院都少見,哪家不是女人洗衣服。
不是閨女就是兒媳婦,那真是一盆一盆的洗。

   一大家子,一人一件,就不老少。

   許笛又一次慶幸,自己穿到許家。

   洗好衣服,簡單收拾一下屋子,許笛鎖好門,出發了。

   梁家離許家不算近,坐車需要四五十分鐘,好在,不用倒車。

   許笛又是提前一站下車,先找一個隐蔽的地方,把東西拿出來。

   大半袋子的土,重量可不輕。
種子和韭菜根,被許笛用報紙包好,放在背着的挎包裡。

   太沉了,許笛費勁的拎到站點,還是坐車去吧,一站地,她也拎不動,整太多了。

   等許笛踉踉跄跄的下了公交車,竟然看見了等在站點的嚴姐,還有一個男人,應該是她男人,許笛記不清了。

   還好,她又上了公交車。

   許笛暗自松了一口氣,嚴姐已經看見她了,走了過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