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穿越七零,我嫁冷面軍少當國醫聖手

第一卷 第139章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這是于知夏穿越到這裡第一次遇到沒救活的病人,還是兩個才3歲左右的孩子。

  之前知秋不見了那兩個孩子還到處忙着尋找。

  她見過好幾次,乖巧的很,鄧老師把他們照顧的很好,身上的衣服也是幹幹淨淨的,怎麼就死了呢?

  “大夫,您在說什麼?
不會的,怎麼可能呢?
于大夫你快幫忙看看,怎麼就死了呢?
不會的,他們在開玩笑是不是?

  這兩個孩子的脈象就不對勁兒,如今這麼一去,于知夏也心有戚戚。

  但有些事兒已經發生了當爹媽的就得要負責。

  “他們是慢性中毒,你來得太晚了。

  慢性中毒?

  鄧老師戴着一副眼鏡,30多歲,看起來很沉默的樣子,此刻聽到于知夏再三提及中毒,他嘴唇張了張,那些話甚至都不知道要怎麼說才好。

  關鍵于知夏接下來的話更駭人聽聞。

  “報警吧!

  這是典型的投毒事件,死的還是兩個3歲的孩子,他們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結果于知夏讓報警,鄧老師卻突然喊道:

  “等等!

  于知夏不解的眼神看着他。

  等?

  “鄧老師你這是什麼意思?

  “等等,慢性中毒,是什麼毒?
你知道是什麼毒嗎?
大概多久了?

  于知夏眉頭緊鎖,但還是開口:

  “應該是農藥!
至少半個月,每天小計量的下,這是有預謀的謀殺。

  鄧老師這絕對不是你不讓我們報警就能了的!

  鄧老師沒說話,呆若木雞的蹲在了牆角。

  于知夏蹙着眉,她雖然不解這鄧老師的反應,但也隻當是受刺激過度。

  畢竟兩個孩子說沒就沒了。

  而派出所很快來人了。

  于知夏錄了口供就回去了。

  很快,兩個孩子被毒死的事兒傳的人盡皆知。

  “二姐,那兩孩子真沒了?

  于知夏看着于知秋那副擔憂的樣子還是點了點頭。

  于知秋的眼淚刷的一下就流了出來。

  “畜生啊,那可是孩子,誰下的手,是誰?

  于知夏也不知道,但鄧老師一直沒有被放出來,誰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就在所有人都在議論這個事兒的時候,村上卻通知了另外一個消息。

  鄧老師認罪了!

  他承認是他殺了他兩個孩子。

  這個消息一出,别說老泉村的先進沒有了,瞬間在整個縣城都出名了。

  虎毒不食子呢。

  這還是殘殺兩個親生孩子。

  畜生,畜生不如啊。

  那兩個孩子的母族也鬧的不可開交,聽說鄧老師的母親特意來這裡幫忙帶孩子,他們将知情所給砸了,還把鄧老師的母親打了一頓要賠償。

  若不是知青和村裡的人攔着,鄧老師的母親很可能被他們打出個好歹。

  “不可能,鄧老師絕對不會殺自己的孩子,二姐,我不信鄧老師會殺了他的親生孩子。

  看于知秋如此擔憂,于知夏也隻能安撫着:

  “知秋,姐姐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我得說一句客觀話。

  鄧老師他之認罪要麼就是他殺的,要麼是他知道是誰殺的在維護那個人。

  你明白這其中的意思嗎?

  于知秋不是三歲小孩子了,經曆了這麼多事情她早就會動腦子了。

  很快就反應道:

  “能讓鄧老師認罪,死不會透露出來的人……他的母親!
他知道很可能孩子就是他的母親殺的?

所以認罪?

  因為他的母親覺得兩個孩子是他的累贅,隻要沒有了孩子,鄧老師就能回城,就能過不一樣的人生,所以他的母親就幫他除掉了兩個孩子?

  說完這話,于三妹震驚的坐在了椅子上。

  她渾身大汗淋漓,額頭的汗珠更是落的吓人。

  于知夏在一旁不好多言,因為她也覺得三妹這分析不會錯。

  紀淩铮和老于還有盧老三人面面相觑,誰也不好亂插口。

  因為鄧老師有多寵兩個孩子誰都知道,他們更清楚鄧老師為了孩子付出了什麼。

  三年過去了,鄧老師保持初衷從未變過。

  可是他窩在這裡,留下城裡的寡母又怎麼辦呢?

  “二姐,我們幫不了鄧老師對不對?

  雖然很殘忍,但是這是事實!

  “對,我們幫忙不了!

  于知秋在院子裡哇的一聲哭嚎起來。

  剛進門的蔣春花吓了一跳。

  “你這破孩子你哭什麼哭?
魂都要被你吓沒了,二娃你趕緊去拿藥箱跟我去知青所,鄧老師的媽上吊了,公安局都來人了。

  啊?

  上吊?

  “我馬上去。

  于母是村婦女主任,出了這樣的事兒她的确是要跑前頭的忙乎的。

  可等于知夏去的時候人都硬了。

  這是後半夜就上吊了呢。

  公安局的人正在調查。

  “天呢,沒想到是這老太太殺了那兩個孩子,看到兒子頂罪就自己上吊了,也不想拖累兒子。

  “是呢,公安同志手裡還拿着遺書呢。

  那一刻,于知夏心裡說不出什麼滋味。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鄧母守寡帶大獨子,對兒子寄予厚望。

  本以為下鄉幾年後就會回來。

  卻不想因為兩個孩子卻永遠留在這裡。

  當母親的不想兒子的羽翼被束縛,甯願冒着天下大不韪,甯願做那個狠心的人也要為兒子鋪一條路。

  殊不知,往後餘生鄧老師都将活在愧疚,内疚之中。

  最可憐的還是那兩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

  鄧老師被放回來了。

  不過他也沒有再回來,聽人說從公安局出來後他安葬了兩個孩子和母親就離開了,大隊的介紹信都沒拿人就走了。

  去了哪裡誰也不曉得。

  于知夏很怕于知秋會因為這個分心,卻發現于知秋在知道鄧老師平安釋放又離開後,隻是怔愣了片刻就再次投入到了書本之中。

  一切好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似得。

  隻是老泉村從此少了三個人,兩個可愛的娃娃,一個認真負責的老師……

  人活一世,有舍就有得,世間萬物皆有定數,萬物不可強求。

  5月底,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月,全家要求于知秋放下書本陪着他們一起前往農場參加于大強的婚宴。

  紀淩铮開了一輛大吉普,一家人擠在一起前往了農場。

  路上走走停停也怕盧老太累,所以4個小時的路程用了6個多小時才到。

  老人家精神還不錯,脈象也平穩。

  農場碩大,一眼望去看不到頭兒,但風景優美心曠神怡。

  他們的吉普車一進農場就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力。

  于二叔兩口子比他們先到2個小時,一看到他們一家子居然是開車來的,那個臉色才叫精彩。

  “喲,大哥家真是發達了,這可是汽車呢,這有個好女婿就是不一樣呢。

  不過這公器私用可是要不得的,這要是被領導知道了小紀你這團長都不好使,是要挨處分的。

  紀淩铮聽着于二嬸的酸話認同的點了點頭。

  “二嬸說的沒錯,這要是公器私用是要犯錯誤的,團長也不好使。

  不過若是副師長的話按照規格是能配車的。

  于二嬸根本就不知道這話什麼意思,反而是于二叔驚呼:

  “小紀你升官兒了?
你成副師長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