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378章 父子相認
而此時的以以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副将軍......”
“副将軍?
”
随着衆人的大喊,科六當下便朝着地底下看去。
結果卻看到躺在地下,右手緊緊捂住脖子側,雙眼瞪得比銅鈴還大的科普甯。
他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會死在這麼一個小動物的身上。
就在科六準備将科普甯抱上馬背之時,以以又再次出現。
學着剛才的樣子,瞬間跳上科六的身上。
在他還沒反應過來之時,便朝着他的脖頸處劃拉了一下。
“呃......”
看了眼倒地不起的科六,以以這才迅速的離開。
再不離開,它就要成為衆人圍攻的對象了。
原本殺掉科普甯之時,它都打算放科六一馬了。
偏偏他自己不懂珍惜,非得往它跟前湊。
這科普甯都已經死了,就一具屍體,還有什麼好抱的呢?
要知道,它現在還不知道會遭遇到自家主人怎樣的嫌棄呢?
要不是自己到遲了,又怎會犧牲這麼多大順朝的精兵呢?
還有,張子軒也不會受如此重的傷。
看看,哪怕喝了超市裡最貴的藥水,他依舊是臉色蒼白、。
可見,他傷得有多重了。
另一邊,待突厥鞑子都撤退了之後,簡秀這才策馬走到張子軒身邊。
“秀兒......”
看到簡秀,張子軒率先翻身下馬,朝着簡秀的方向奔來。
“你傷沒事吧!
”簡秀下馬,緊張的問道。
她已經許久都沒有見張子軒了,從來沒有想過,再次見他,會是在這種情況下。
她甚至不敢想象,自己若是來遲一點,會有什麼後果。
張子軒搖頭,“我沒事,不用擔心!
”
這個時候,簡明與張子富他們也都來了。
見幾人身上都不同程度的挂彩了,簡秀并沒有太過擔心,反倒是松了口氣。
直到池近忠上前來,衆人這才轉過頭看向他。
他的身後跟着幾名侍衛,剛才打鬥當中,他們就已經聽到這些侍衛喊他侯爺了。
再看他的長相,與張子軒如出一轍。
所以,衆人大概已經知道他的身份了。
簡秀寫給張子軒的家書,便已經提過這事。
不止張子軒知道,他們也同樣知道。
池近忠沒有開口,他就是這麼緊緊的盯着張子軒。
這個時候,衆人都沒有開口,就這麼看着他們父子倆人。
松開握着簡秀的雙手,張子軒這才轉過身子看向池近忠。
一時之間,他還真不知道怎麼面對他。
然而自己還沒來得及開口,雙手就被握了起來。
低頭望去,卻見簡秀正用她的雙手裹着自己的手。
“如果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那就靜下來,聽聽自己内心的聲音,你隻需遵循這道聲音就行了。
”
簡秀看着張子軒極為認真的說道。
再看池近忠,一時之間,簡秀内心就生出一種名為心酸的東西。
堂堂七尺,此時卻熱盈滿眶。
誰能想到,戰場裡威風赫赫的平遠侯,竟然也會有如此的一天。
做了别人母親之後,簡秀才算明白那種為人父母的感覺。
對于池近忠,同為母親的簡秀十分的同情他。
她甚至不敢想象,有朝一日,她的孩子若是丢了,她能做出些什麼事來。
其實張子軒又怎會不明白池近忠的心情呢?
剛才他看似在抵擋突厥鞑子,但自己一丈内的距離就勢必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很小的舉動,卻能看出他身為父親的愛。
心裡五味雜陳,從小到大,他從來就沒感受過父愛母愛。
他以為張家村的孩子都是這樣,但事實并非如此。
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但家中的父母親會将僅有的吃食省下來給他們。
而自己呢?
他并沒有這些待遇。
相反,他在雙腿殘廢那兩年,在那個家中嘗遍了人間苦暖。
如果不是遇到簡秀,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現在是不是還活着。
又怎會出現在戰場裡呢?
隻是,在他接受完自己是一個父不愛,母不疼的孩子之時。
卻又告訴自己,自己并非是他們的親生兒子。
這個時候,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該慶幸自己,還是該覺得自己不幸。
慶幸自己能夠生長在侯府世家。
不幸的是自己不能在侯府裡長大,有個世子爺的身份,卻沒能享受到世子爺的待遇。
先前簡秀給他的信裡就提過。
這些年,他在知道自己還有可能活着之時,便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對自己的尋找。
他自己也是一個父親,對于池近忠,他也是同情的。
同時他也很清楚,自己能和池近忠在這戰場上裡相遇,極有可能會改變他的一生。
但是看向這個不過是年近半百,兩鬓卻已生出不少白發的男子,張子軒忽然就心疼了。
這般想着,張子軒率先走到池近忠的跟前,嘴唇張了張......
這才輕聲說道:“父親......”
很輕的兩個字,池近忠原本就有些微紅的眼眶,眼淚當下便忍不住紅了。
什麼男子流皿不流淚,那都是屁話。
不流淚,那隻是因為他還沒到流淚的地步。
真正到了那一刻時就會發現,這種事情,根本就不受自己控制。
這個時候的池近忠是做夢都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他會與自己的兒子在戰場裡相遇。
嘴張了合,合了張,好半晌他才輕聲呢喃道:“軒兒,你真的是我軒兒......”
這般說着,池近忠又靠近了張子軒兩步。
上下打量了他兩眼,他有許多話想要與他說。
最終最上前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激動道:“好樣的,好樣的,不愧是我池近忠的兒子,是我池近忠的兒子......”
說到最後,再也忍不住一把将張子軒擁在懷裡。
戰場上的戰火依舊存在着,但圍着這對父子的人卻露出了一個真誠的笑意。
他們都在為這對父子而感到高興。
特别是池一幾人,他們常年跟在池近忠身邊,對于侯爺尋子的這些年經曆了些什麼,他們再清楚不過了。
燃起的一次次希望,無數次的失望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