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370章 簡直是癡人說夢
此時的科普甯也漸漸的恢複了冷靜,于是四處觀察起來了。
隻是任由他怎麼看,都沒有任何人發現。
無論是地下的腳步,又或者是人搬運這些糧草時拖動的痕迹,那都不曾有。
也就是說,整個糧倉除了糧草不見了之外,完全沒有任何的痕迹。
見狀,科普甯就着腳底下的石塊狠狠的踹了一腳。
之後又朝着外面的人大喊道:“來人!
”
門口處的精兵聽到這話之後,連忙走了進來。
隻是哪怕是走進來,依舊是戰戰兢兢,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這糧草是何時發現不見的”?
“禀大将軍,就是今天早上!
”急沖沖趕來的科九連忙說道。
生怕被科普甯責罵,說完這話之後,又連忙解釋道:
“但是這之前的幾日,我們完全就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動,半點都沒有。
”
說這話的時候,科九就差對天發誓了。
剛才沒有看到科十,他大概就猜到是怎麼回事了。
也正因為這樣,這一次禀報他才沒有去,而是慫勇科十去。
科十如果運氣好的話,或許可以撿回一條命。
如若不是,待副将軍抵達糧倉的時候,大概也恢複些冷靜了。
自己隻要将這裡的實情都道出來,副将軍自然會去找答案了。
其實科九自己也很好奇,他說的都是事實,這也确實沒有發現任何異樣。
半點響動都沒有,好像這些糧草是憑空消失的一樣。
一旁的科六見狀,又四處走了一圈,依舊沒有任何的發現。
再看一下時辰,知道他們已經沒有過多的時間耽擱下去了。
于是連忙朝着道:“副将軍,如今已經是戌時了。
”
言下之意就是,再不安排的話,時間就來不及了。
“你确定張子軒是朝着這邊來的?
”科普甯沉聲問道。
科六一愣,好一會才反應過來,于是連忙說道:“确定!
”
“他們帶了多少兵馬?
”
“大概五千!
”
“五千?
他不會是想着五千就能拿下我十裡屯的三萬的精兵吧!
”科普甯諷意十足的說道。
“可不是嗎?
糧草明明已經盜走了,卻還想憑着五千精兵拿下我三萬大軍,簡直是癡人說夢。
”
這話說完,科普甯當下又朝着他的營地走去。
隻是走了兩步,像是想起什麼似的,又停了下來,低聲呢喃道:
“不對呀,糧草已經不在這裡了,依着張子軒的性子,應該不會再攻打我們呀?
”
聽到這話,科六也陷入了沉思當中。
好半晌才說道:“副将軍,你說有沒有可能,他不知道我們這裡有多少兵馬?
”
“我倒是覺得,這糧草未必就是他盜的。
”
“不是他,還會是誰?
”
科普甯一噎。
對呀,不是他,還會有誰有這樣的本事,悄聲無息的就将他們的糧草盜得一幹二淨。
“不過今日他張子軒敢帶五千精兵便往這邊來,我科普甯就要他有來無回!
”
這話說完,科普甯當下又朝着一旁的科六說道:
“傳本将命令下去,一刻鐘之後,所有人準備出征。
”
“是,副将軍!
”
糧草已經沒有了,這裡也無需有人把守了。
算起來,他還不止三萬精兵。
他就不信,他三萬多的精兵還拿不下張子軒的五千精兵。
一刻鐘之後,科普甯看着前面将令,揚起手裡的大刀便喊道:
“今日誰若能夠下張子軒的人頭,本将重重有賞!
”
這話一出,幾名将領頓時蠢蠢欲動。
可以說,這一次,他們的機會是很大的。
一來,張子軒手裡的兵馬不多。
他們早就聽說了,這張子軒武功戰略一等,是一個極其難以對付之人。
他底下的人手更是堪比當年的易家軍,甚至大有一種勝過易家軍的感覺。
如果不靠埋伏的話,他們想要拿下他,可能性很小。
如同當年的易家軍一樣,靠的也不過就是埋伏。
随着科普甯的一句出發,幾千精兵迅速朝着張子軒他們的方向走去。
....................................................................................
另一邊。
還在繼續往前的張子軒突然伸出自己的右手,示意軍隊暫時停止。
待所有人都停下來之後,張子軒這才趴在地下,耳朵着地......
這個也是簡秀教他的,說是這樣可以更好的确認敵方的距離。
剛才走的時候,他仿佛就聽到了朝着這邊走來聲音。
隻是不太确定而已已。
不得不說,簡秀的這個法子很管用。
這麼多場戰争下來,他基本都是靠這個法子辨别敵軍的方向與距離。
與自己判斷的基本沒有差異。
“子軒,是不是有什麼發現?
”簡明連忙問道。
與此同時,他也趴了下來,做出如張子軒一樣的動作。
他們都是簡秀培養出來的,這些基礎的知識他們都知道。
“子軒,單從這聲音來聽,他們明顯是已經發現了我們!
”簡明表情凝重的說道。
一旁的張子富與張志勇,還有張海飛與周二山也連忙看向張子軒。
随後張子富也趴下來聽了一下,這才臉色大變,“聽這聲音,他們至少有三萬兵馬。
”
一直沒有開口的周二山:“但是糧草我們還沒毀掉......”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先撤!
”張子軒打斷周二山的話說道。
這話說完,張子軒也不待他們回話,直接就揚起手裡的木棍大喊道:
“所有人聽令,繞着原路往回走!
”
從剛才聽到的聲音來看,他們距離自己的位置,大概也在三四公裡處。
他自己也很清楚,這一戰是在所難免了。
隻是哪怕是交戰,那也不能離他們的營地太近,這對他們來講,太不利了。
離得越遠,那便越好。
衆人聽到張子軒的話,當下便朝着來時的路紛紛走了下去。
比起上來時又是開路,又是爬坡,這下去的路要順利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