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 440章 歌謠
小青梅以頭伏地,“不是苦肉計。
是奴婢肖想了不該肖想的東西,奴婢知錯了。
求殿下救救奴婢,奴婢願意把手中的東西獻上去。
”
作為隐宗沒有出道的暗衛,是禁止有私情的,特别是這女人竟然還給蘇墨下了軟骨散。
這件事她做得并不私密,為了顧忌太女夫的面子,等到蘇墨氣沖沖離開後,這女人就被隐宗戒律堂當場拿住。
凡是犯了這種錯的,為了以儆效尤,刑法都很嚴厲。
都是被廢除武功後,扔進後山獸院喂野獸的。
女人自恃身手了得,奪路要逃。
但一拳難敵四手,很快她就落了下風。
此時。
死亡的威脅才讓她害怕起來。
本能地,她想找蘇墨求救。
所以拼了命逃出來,可是當她看到宋錦繡的馬車時,突然心頭一動,這才說了那句話。
她很聰明,知道如果向蘇墨求救,可能會罪上加罪。
而皇太女匆匆而來,又匆匆而走。
說是來挑選暗衛的,可是卻隻帶走了一個小丫頭。
甚至這丫頭還是皇太女身邊的一個婢女挑的。
所以,皇太女來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暗衛而來。
這些天,皇太女每天除了視察六道門,就是捧着一些手稿看。
而那些手稿,她也曾經看到過……
自己手裡沒有什麼可以跟皇太女談判的籌碼,不知道這些手稿可不可以……
盡管不知道有沒有用,可她想賭一把。
宋錦繡皺眉,不久前這人還好好的找蘇墨約會,這一眨眼就犯了死罪了?
還說肖想了不該肖想的東西,莫非是她勾引蘇墨的事迹敗露了?
這件事,蘇墨已經放下了心結,對宋錦繡來說就算是解決了,她沒想到這件事竟然還會死人。
對于隐宗的規矩,宋錦繡不予評判。
雖然她覺得暗衛生死不由人,的确可憐,可是暗衛也的确不能有私情。
試想,自己的暗衛喜歡了别的人,他就會分出一份感情給那人。
如果那人還對自己不利?
那她還如何敢信任,敢生死相托?
所以,這隐宗的制度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如果自己不管,可這人是蘇墨的小青梅,這人要是因此而丢了性命,蘇墨好不容易放下的……
宋錦繡看了眉頭瑣成川字紋的蘇墨一眼,這才問道:“廢了武功,做一個平民你可願意?
”
女人眼睛一亮,猛地磕頭,“謝殿下不殺之恩。
奴婢願意。
”
對于暗衛而言,能做一個自由平民,這是最好的結局了。
這隻是一個小插曲,宋錦繡并沒有放在心上。
隻是那女人也是講信譽的,讓隐宗送來了一本手稿書。
宋錦繡打開一看,正是第一任宗主的字迹。
女人說她是在一處石洞中發現的。
應該是第一任宗主在那裡住過,留下來的。
京城。
劉仁修雷厲風行,命人重新雕刻祖宗牌位,然後把祠堂東邊的一個小佛堂暫時充當祠堂,供奉列祖列宗。
然而,當祠堂推倒後,在祠堂房屋的四角發現了四個人的屍骨。
六根盤龍柱下面,發現了大量的蛇骨頭。
誰家祠堂要在四角埋死人呢?
盤龍柱下面埋一堆死蛇?
這一看就是有問題的。
劉仁修被氣得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他真沒想到那一任皇帝如此狠辣,竟然讓人在祖宗祠堂裡動手腳。
自己兢兢業業為國為民,怎麼能有一個如此昏庸的祖宗?
海公公擔心地道:“陛下,您要保重龍體,太女可是說了,皇太孫還等着陛下教導呢!
”
“嗯,既然他如此狠辣,也就莫怪朕挖他墳,爆他骨了。
”
海公公大驚失色,“陛下是想挖地宮?
”
劉仁修眼神冰冷:“地宮裡的盤龍柱和祠堂是一模一樣的,既然這裡有問題,地宮又怎能安然無恙,趁着康樂不在京城,挖吧,祖宗有怨,那就都沖着朕來。
”
海公公歎口氣,也不怪陛下動怒,誰願意挖自家的祖墳,可是那位皇帝做得太過了。
“陛下,那這些人和蛇的屍骨,要怎麼處理?
”
劉仁修道:“康樂走的時候說了,把這些污穢之物都一把火燒了,然後放在陽光下曬上七七四十九天。
”
冬月二十,宋錦繡的馬車剛駛入京城地界,就被兵部尚書周坤然和禮部尚書程規攔住了。
宋錦繡皺眉看着兩位凍得直流鼻涕的老大人,吃驚地問:“兩位老大人等在這裡,可是京城出了何事?
”
周坤然道:“殿下,你可回來了,你走後,陛下他就拆了祠堂,還炸了皇陵地宮。
”
程規擰了一把鼻涕:“陛下雖然瞞着人做的,可是這事是能瞞得住的嗎?
有禦史上奏,還被陛下罷了官。
現在皇城裡人心惶惶,說什麼的都有。
”
宋錦繡皺眉,“所以兩位老大人等在這裡,是聽到什麼不好的傳言了?
”
周坤然歎口氣道:“殿下面前,臣就直話直說,有人說,蒼梧國運被詛咒了,而罪魁禍首就是聖德皇帝。
”
程規也道:“說是聖德皇帝為了長生,向邪神獻祭了蒼梧國運,如今陛下知道了真相,所以一怒之下炸毀了皇陵地宮。
”
周坤然點頭:“如今暗地裡還有人傳言,說蒼梧到了末日了,天狗食日就是預言。
這是有人偷偷散播的歌謠。
”
說着他拿出一個紙條,上面寫着一首歌謠:
荒年歌,唱破喉,十人聽了九人愁;天災人禍連年有,皆因皇帝無德修。
無德修,無德修,萬頃谷子粒無收,你求長生吾命休……
宋錦繡不由沉了臉:“這是從那裡傳出來的?
”
這是一首反動歌謠。
縱觀曆史,但凡傳出這樣的歌謠,那就和起義軍脫不了關系。
老百姓傳歌謠,不會膽大到直接說皇帝不修私德。
他們隻唱自己的苦。
隻有别有用心者,才會鼓動老百姓反對皇家統治。
雖然聖德皇帝的确聖德有虧,可當今陛下可是一心為民着想的,還有自己,嘔心瀝皿不也是為了蒼梧蒼生?
而且,最近雖然天災不斷,可是都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
旱災嚴重,因為有了水車和水渠,卻是個豐收年。
蝗災起來,雖然糧食是受到了減産,可是家家戶戶雞鴨鵝養的膘肥體壯。
宋錦繡還讓官府平價收購這些雞鴨鵝。
不但彌補了糧食的損失,還比往年有盈餘。
也就是說今年雖然有災,可老百姓是豐收的,那這些歌謠又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