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318章 在時代中寫下屬于自己的一筆
“劉同志,你怎麼什麼都拍呀?
”
陸芳芳一手拎着籃子,一手拿着鹌鹑蛋,有些哭笑不得。
“陸同志,你别動,千萬别動。
”
劉文慧此時還興奮着。
這個場景實在太好了,與陸同志之前的抓特務事件一對比,頗為有種能文能武的感覺。
真不愧是軍嫂模範!
見她後邊的王淑芬,正在往食槽裡放飼料,劉文慧急忙又給兩人合拍了一張。
半晌,她拿着本子,快速寫了起來。
“劉同志,好了沒?
”
陸芳芳一直保持着一個動作,身子還有些酸。
“好了、好了,陸同志,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
劉文慧頭都沒擡,還在快速寫着。
陸芳芳湊上前,好奇地看了一眼。
隻見她的本子上,都是寫的誇自己的話,什麼軍嫂模範,什麼為了給戰士補充營養,文能養鹌鹑,武能抓特務……
哎呦,看得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這也太肉麻了。
擡頭瞧了劉文慧一眼,見人家興奮地寫着,像是來了靈感,她也不好意思打擾。
走到一邊,她繼續撿起了鹌鹑蛋。
等她将接蛋器上的鹌鹑蛋撿完,已經過去了好一會,劉文慧此時也已經寫好了。
“劉同志,寫得是不是太誇張了呀?
”
“嫂子,一點都不誇張,您不知道,咱們軍區協助成都軍區,負責西藏阿裡地區的邊防……”
劉文慧合上本子,講起了之前的一段經曆。
“上次我陪同司令員去巡視,那邊的戰士們,可真是太艱苦了。
”
“咱們軍區在西藏阿裡還有戰士啊。
”
陸芳芳聽着有些震驚。
阿裡地區在祖國的最西邊,那邊海拔高,别說現在了,哪怕是後世都很辛苦。
而且阿裡地區南邊就是印度,是真正的邊疆。
好在前幾年的戰争,教訓了他們一頓,不然他們可不老實。
“是啊,那邊的戰士太辛苦,别說駐防了,我走幾步都要喘氣,去了一趟我還病了一場。
”
“陸同志,他們在高原上,環境很惡劣,物資也不豐富,他們要是每天都能有一枚蛋補充營養,那可真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兒。
”
陸芳芳默默地聽着,心裡還有些酸酸的。
回頭看着籠子裡的鹌鹑,她心中下定了決心,她一定要讓養殖場多養一些鹌鹑。
到時候除了團裡戰士們吃的,剩下的就送到軍區,讓這些蛋支援邊疆的戰士。
旁邊,王淑芬聽得心裡也怪酸澀。
她與妹子都是軍屬,都能體會到這種心情。
這些邊疆的戰士,也有親屬,他們該多擔心啊。
“陸同志,你能跟我介紹一下鹌鹑嗎?
還有養殖的方法,我還是第一次見有養鹌鹑的。
”
劉文慧翻開了本子,又拿起了筆。
剛才接蛋器上的一百多枚鹌鹑蛋,将她震驚到了。
這才養了一排的鹌鹑,籠子裡都還沒滿,一天就下這麼多蛋了。
這要是整個養殖棚的籠子裡,全都養上鹌鹑,這一天還不得幾千枚蛋呀?
劉文慧覺得這東西,也适合别的部隊養,她們宣傳部正好宣傳一下。
“這鹌鹑我們也是才剛開始養,不過還真積累了一些經驗。
”
陸芳芳拉着劉文慧,一邊讓她看着,一邊介紹了起來。
這個年代,每個部隊都會種些糧、菜,後勤更會養些雞、鴨、豬。
有的部隊更是直接轉向了開荒生産,自給自足不說,每年還會上交糧食。
劉文慧向她問鹌鹑的養殖方法,她也理解,并且很樂意分享。
“文慧同志,剛才政治部的劉文濤同志,是你什麼人呀?
我瞧着你們還有些像。
”
“噢,那是我哥,我親哥。
”
“文慧、文濤,怪不得呢。
”
陸芳芳忍不住多看了劉文慧一眼,兄妹倆能一起在軍區任職,這兩人可真是厲害。
介紹了一下養殖大棚,以及喂養的籠子,她又拉着劉文慧,到了外屋。
拉開抽屜,她拿出了自己之前寫的鹌鹑養殖技術。
“劉同志,這個你拿着吧,這是我寫的,都是我養鹌鹑的經驗,看看對你有沒有幫助。
”
劉文慧眼睛一亮,伸手接了過來。
翻開本子,看着裡邊整齊的字迹,她忍不住贊了一聲,這寫的字真好。
“陸同志,這也太詳細了,都可以直接印書了,真是太感謝了。
”
陸芳芳笑了笑,說道:“對你有用就成。
”
劉文慧将本子,小心地收到了挎包裡。
她又問了幾個問題,心中算是有數了。
這鹌鹑确實可以養,不過最好是團一級别的部隊,而且還要規模化養殖。
“陸同志,今天真是麻煩你了,等我的文章發表了,我一定給你寄來一份。
”
“這本養殖技術我也會推薦上去的,要是能印刷出書,軍區會給你寄稿費的。
”
劉文慧心滿意足地合上本子,接着朝她伸出了手。
“劉同志,很高興能認識你。
”
“陸同志,我也是,再次祝你新婚快樂!
”
陸芳芳握住她的手,用力搖了搖,心裡很是期待。
出書拿稿費她是不指望了,能發表一篇她與莊明誠的文章,就已經很好了,這是對她與明誠最好的新婚禮物了。
不,第二好的新婚禮物。
低頭瞧了瞧兇前的绶帶與勳章,她心裡還美滋滋的。
她總算是在這個時代,留下了屬于自己的印記。
她陸芳芳,三等功臣!
軍嫂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