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撿到一本三國志

第0876章 為何如此

撿到一本三國志 曆史系之狼 3365 2024-01-31 01:10

  背着鐵鋤,走出了暗無天日的礦洞,就在礦洞的門口,便站着幾個士卒,一一拿走衆人手裡的鐵鋤,這是慣例,尤其是在之前多次出現土著叛亂事件之後,更是如此,對于他們的一切日用品,監察都是非常嚴格的,神色呆滞的勞工走到了門口,正要交出手中的鐵鋤。

  那看守着的士卒笑了笑,揮了揮手,用着蹩腳的土著語說道:“帶走!
你的了!

  勞工驚訝的看着面前的士卒,一時間竟有些不知該如何去做,其實,他心裡也是害怕,拿着這玩意出去,不會在半路上就被抓起來罷,看到他們還在猶豫着,士卒們也就不再客氣了,直接推搡着就将他趕了出去,勞工看着自己手中的鐵鋤,有些不安的走在了道路上。

  這樣的事情,幾乎發生在了建甯長島的各個礦洞之中,這是袁耀趕到此處後的第二天,勞工們顯然已經感受到了與先前皆然不同的局面,或許說是信任,拿着手中的鐵鋤,回到了各自的居住處内,他們忽然發現,原先一直在周圍巡視的士卒們也少了很多。

  他們都是以十五人為一夥住在一個殘破的房屋内,當夥夫送來飯菜的時候,這些人更是震撼,沒有人敢多言語,也沒有人敢多說什麼,他們隻是看着自己手中的飯菜,神色依舊麻木,衆人用餐的時候,袁耀帶着淩統走在接道上,認真的看着這些人。

  “袁君啊...你的策略好像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啊...”

  淩統搖着頭,若不是袁耀先前擔任縣令的時候,的确是做出了不錯的成績,現在他都未必會幫着袁耀,在整個海外,袁耀的支持者非常的少,大多都是反對他的,因大都督的原因,沒有當着面多說什麼,可是在暗地裡,還是有不少人在等着看袁耀的笑話。

  這些人的想法很明确,對付這些土著,不必搞什麼升遷制度,也不必搞什麼關懷,隻要手段足夠的嚴厲,就能保證他們聽話,當然,也有提議在此處施行貴霜的種姓制度的,大都督沒有理會他們,反而是對袁耀這個毛頭小子的懷柔政策情有獨鐘,這自然使得這些人都對袁耀格外的不滿。

  淩統如此詢問,當然不是嘲弄,也絕對沒有諷刺的意思,他與袁耀的關系是真的不錯,他心裡也是有些擔心,建甯長島是海外最大的島嶼之一,這裡的金礦,也是海外府最為重要的産業,在這片島嶼之上,有超過二十萬的土著民。

  若是弄砸了,這可不是小事,隻怕袁耀背景再大,也是要撐不住的。

  不過,袁耀卻是異常的平靜,完全不慌,笑了笑,方才說道:“怎麼會沒有作用呢?
且再等等,我要的人,還未曾趕來,等他們到來之後,這裡的情況就會好上很多,一年的時日,我能保證,這裡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你要知道....”

  “我的一位師君曾告訴我,一味的鞭撻,無論是什麼樣的駿馬,都會擺脫缰繩,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駿馬每趕到一個目的地的時候,就給它喂上一口青草,讓他心滿意足,為了吃到青草,你都不需要鞭撻,它也會自己狂奔的...隻要我們能控制好這個度...”

  淩統皺着眉頭,他也不知道身邊這個青年為何會如此的自信,如此的淡定,他完全不像是一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子,身上的氣質,仿佛就是那些曆經廟堂滄桑的大人物,有一種能讓人信服的特質,淩統漸漸也就安心了,袁耀都不急,自己又在這裡着什麼急呢?

  “不過,不沒收他們的工具,聽袁君的意思,似乎還有意讓他們自己來建房屋...讓管理更加的寬松,這真的沒有問題麽?
若是出事了呢?

  “怎麼?
将軍麾下的幾千精兵,莫非還對付不了這些拿着鋤頭的?

  “這倒不是,可若是出事了,隻怕大都督會責怪啊。

  “不急,管理漸漸寬松,并不是針對每一個人,今天不是以及開始記錄他們的工作了麽?
對那些賣力的,聽話的,就先喂給他們一口青草,讓他們與尋常土著之間拉開距離,如此過上一年時日,既能讓所有人都看到一個前進的動力,何況,這還能讓他們自己人看着自己人,你信麽?
很快,就會有一批說着雅言的土著,幫着我們。

  袁耀微笑着,淩統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他們乃同源,如何會來幫我們?

  “哈哈哈,淩君啊,你勿要跟那些目光短淺的人一樣,我們如今在建甯長島所做的事情啊,也是不遜與律法的大事,若是能夠成功,大漢數百年,都會運用我們如今的政策...以夷制夷...我這盤棋啊,很大,不隻是你如今看到的這一點點,我們精誠合作,隻需一年,淩君便會理解我的。

  淩統無奈的笑了笑,說道:“不必袁君多說,我何時不曾幫你?
少君有事,盡管吩咐...在下定然照辦。
”,袁耀大笑,這才說道:“若是如此,就勞煩淩君能與我在建甯長島各地跑一跑,以免有些蠢物,會壞了我們的大事。

  “好,那這裡的事情...該怎麼辦?

  “守備方面,自然是留下心腹之人,至于政務方面,也不勞煩他人插手,我調來了一些經過教導的土著民,讓他們在各地挂職,就挂個縣令的職,也不必去做什麼,去管着那些土著就好...”

  淩統點了點頭。

  袁耀昔日在擔任海外擔任縣令的時候,花費了不少的心思,大緻上與治理建甯相差不大,很多都是在那時摸索出來的,袁耀在那裡學習了土著語言,同時呢,又召集了一批忠心聽話的土著,派人去教導他們說雅言,學習風俗禮儀之類的。

  淩統當時還不知道這是為什麼,直到今天聽到了袁耀的這些言語,他方才有些驚悚的明白,這小子在一年之前就開始為了此時做準備,現在的年輕人都如此的厲害了麽?
他欲言又止,糾結了片刻,還是問出了一直想要打聽的問題,“袁君啊,你的師君到底是何人啊?

  “師君?
我的師君不少...不過,教導我最久的那位,如今在廟堂居與高位。
”,袁耀笑着回答道。

  “高位?
是哪位仆射?
”,淩統疑惑的問道。

  袁耀笑而不語。

  于是乎,如此過了數天,還是看不到什麼變化,不過,當袁耀要的那一批土著到達此處,并且成為當地的官吏之後,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土著民震撼的看着自己的同族,竟然成為了大漢的官吏,看着他們身上那嶄新的長袍,看着他們那耀武揚威的模樣,看着他們與那些高高在上的漢人聊着天。

  他們被震撼了,尤其是在這些人開始管理他們之後,更是如此,他們再也不敢在私下裡抱怨了,因為這官吏他能聽得懂這些謾罵與不滿。

  不過,他們還是沒能給土著勞工們帶來太大的希望,畢竟,他們看上去便是遙不可及,他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那樣的一天,可是在半個月後,當這些土著官吏們,從他們之中找出了數個平日裡幹活最賣力,性子老實的勞工,并且允許他們修建自己的房屋,給與他們支持,連飯菜都與他們不同之後,他們眼裡方才有了希望。

  原來,他們也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自己,那,下一個獲得特權會不會是自己呢?

  那些獲得特權的土著們,在得到了地位,财富之後,不僅做事更加的用功,甚至是,對于原先的同伴,已經有些不屑了,他們跟着這些官吏們學習雅言,還有幾個竟穿上了一身長袍,偶爾會穿出來,在土著居住區礦上一圈,迎着衆人嫉妒羨慕的眼神。

  随後,袁耀頒發了第二個政策,連坐制度,在那十五個人之内,但凡有一個人犯了錯,其餘人都會斷掉升遷的帶路,這條政令頒發之後,士卒們驚訝的發現,維持秩序,監督衆人,都已需要他們親自來做了,每一日,都會有人告發自己的同伴,因而獲得升遷提拔。

  如今還沒有一個人獲得成為平民的權力,可是,僅僅是靠着一點點的優待,袁耀就成功的在衆人心裡種下了希望,隻要有特權出現了,那就定會造成一個整體的分裂,就算明面上不敢提及,在暗地裡,這種分裂還是存在的,哪怕它是公正的一種升遷制度。

  淩統最先發現了不同,他在建甯長島的各個地區巡視,看到了這些人眼裡漸漸有了希望,幹起活來更是賣力,他們如今好似不再需要鞭撻,他們已經開始了為了吃上一口青草而奔馳了,而對于那些想拉住他們後退的同類,他們是沒有絲毫的憐憫,直接将其作為跳闆。

  原先那團結的諸土著,在短短兩個月内,便是分崩離析,充斥着對彼此的懷疑,充斥着階級分化所帶來的上下層,建甯長島不僅沒有出現動亂,反而是逐漸成為了産量最高,治安最好的島嶼。

  這讓那些等着看袁耀出笑話的人,都是瞪大了雙眼,一臉的困惑,為何會這樣?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