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鐵血鑄新明

第四十八節忠義盧象升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 2493 2024-01-31 01:13

  第一卷風起于飄萍之末

  隻不過崇祯的信任有卵用。

  崇祯十一年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極命睿親王多爾衮為奉命大将軍,統左翼軍,貝勒嶽托為揚武大将軍,統右翼軍,貝勒杜度等相副,兩路征明。

  九月二十二日,嶽托從密雲北邊牆子嶺,毀壞長城,破邊牆入邊,斬殺大明薊遼總督吳阿衡。

  多爾衮則于九月二十八日于青山關毀邊牆而入,兩軍在北京郊區通州會師。

  崇祯诏令總督宣、大、山西軍務的盧象升,攜宣、大、山西三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入衛京師。

  以盧象升督天下援兵,第三次賜尚方劍。

  當時崇祯已經有和議的意願,讓兵部尚書陳新甲和滿清在私底下接觸。

  大學士楊嗣昌、總監軍太監高起潛揣測到了崇祯意在和議,對盧象升多方阻撓。

  盧象升名為總督天下兵馬,但根本調動不了其他人的兵馬,他定下的幾條用兵策略一條也沒法實現。

  由于盧象升總督宣、大、山西軍務時,三總兵吃空饷吃得太狠,相比日後楊國柱、王樸參與的松錦之戰,八總兵十三萬,這次三總兵竟不到兩萬人。

  因數量不及來援關甯軍,結果關甯軍宦官監軍高起潛不願接受盧象升指揮。

  崇祯見此,改用内閣首輔劉宇亮節制天下援軍。

  盧象升隻能統領自己的宣、大、山西三總兵,關甯軍則由宦官監軍高起潛指揮。

  因此盧象升雖一度名義上總督天下援兵,實際上不到兩萬。
盧象升由涿州進據保定,命令諸将分道出擊,準備在慶都和清軍作戰。

  可惜就連這樣他也做不到。

  楊嗣昌命令巡撫張其平不發饷,又傳說雲、晉有敵情。

  于是有名的逃跑将軍,大同總兵王樸借機離開盧象升逃走,害得盧象升隻剩下楊國柱和虎大威兩總兵一萬多人馬。

  最後的結果就是楊國柱和虎大威潰圍而逃,盧象升命喪巨鹿賈莊。

  之後太監高起潛随即不戰而潰,七十餘城先後失守,四十六萬人被俘,鞑子搶劫黃金四千餘兩、白銀九十七萬餘兩。

  中原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和财産損失更是無可計量。

  包括德王朱由樞和他的兒子也被俘,直到崇祯十二年(1639年)三月鞑子方才揚長而去。

  可悲嗎?

  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悲的。

  盧象升死後,楊嗣昌怕他沒死,以後會報複他,所以派了三個巡邏兵去查看。

  其中一人叫俞振龍,告訴楊嗣昌,盧象升真的死了。

  對楊嗣昌而言,他是希望手下人說盧象升沒死,這樣他就可以把怯懦畏戰之類的罪名加到盧象升的頭上了。

  順德知府上奏盧象升的死狀時,楊嗣昌還故意刁難,過了八十天盧象升的屍體才得以收斂。

  第二年,盧象升的妻子王氏請恤,第三年,盧象升的弟弟盧象晉、盧象觀又請,楊嗣昌和朝廷“豬公”都不允許。

  直到崇祯十四年楊嗣昌剿張獻忠失敗自殺後,朝廷才追贈盧象升為太子少師、兵部尚書,賜祭葬。

  至于說南明福王時,追谥盧象升忠烈,建祠奉祀,則更加遙遠了。

  後來清兵南下,盧象升的弟弟盧象同起兵抗清而死,盧象同投水死,盧象晉出家為僧,盧家抗清殉難的有百餘人。

  這就是秦浩明之所以想要逆天而行的原因。

  有些東西,他必須堅持,縱死而無悔。

  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忠烈去死而無動于衷,若不然,他秦浩明和其他人等有何區别?

  “浩明想些什麼呢?

  盧欣榮心憂族兄盧象升的生死,躺了一會兒睡不着,索性爬起來。

  “唉,形勢不容樂觀啊!

  秦浩明思來想去,根本不知從而着手。

  “是啊!
如果真如浩明所說,這大明江山确實不亡也得亡啊!

  盧欣榮坐在秦浩明身旁,雙手朝袖口互攏,即使是在火堆邊上,也不能驅除心中的寒意。

  議和失敗,滿清鞑子都已經入侵關内,到處劫掠殘害大明子民。

  崇祯卻把議和派和主和派攪在一起,十幾萬人馬分為幾路,仿佛撒豆子般,這裡一點那裡一點,彼此間還互不統屬。

  就這樣崇祯還覺得不放心,派上太監高起潛為監軍,相互掣肘。

  這種情況,就是兵聖孫子複生也無能為力啊!

  秦浩明苦笑一聲,不知如何作答,唯有長歎。

  明末不是缺乏先進的武器,也不是缺乏英勇善戰之士,而是缺乏敢戰的決心和體制的問題。

  英勇作戰的不一定有好下場,戰功往往被吞沒。
朝堂大佬彼此之間還要争權奪利,沒有一點大局觀念。

  作為老闆的崇祯皇帝又不合格,焉能不亡?

  次日淩晨,幾人吃完昨日剩下的山麂,熄滅火堆,沿着巨鹿方向前行。

  盧象升的具體行軍路線秦浩明并不知道,他隻知道大概範圍及最後盧象升的死亡地點,其他的就要靠四處打探了。

  四人這兩日裡以盧欣榮為主,秦浩明他們則充當家丁。

  越過河北巨鹿,行至真定時,秦浩明心中松了一口氣。

  看來事情大有所為,尚有時間左右騰挪一番,不至于立馬陷入死地。

  “前面有情況,注意防備。
佑漢保護伯玉,長青跟我前面觀看一下。

  前面一個小村莊隐約傳來叱喝聲,秦浩明一夾戰馬,和董長青疾馳而去。

  接近村莊附近,秦浩明打了一個手勢,讓董長青騎在馬上注意警惕,自己則悄然下馬低身前進。

  村口停着七八匹無人的戰馬,看裝備風格明顯屬于明軍。

  秦浩明雖然行動上還保持警惕,其實心裡卻是有些松懈,原來是友軍,那就無傷大雅。

  揮揮手,示意遠處的董長青,不是碰見鞑子。
秦浩明弓着腰緩緩前行。

  不對勁,皿腥味太濃,村子也基本沒有其他雜音,隻有成年男子的獰笑。

  秦浩明臉色一變,迅速朝董長青打了一個準備戰鬥的手勢,自己則貓近村莊一看究竟。

  隻是稍微一瞥,入目的情景已經讓秦浩明心中一萬匹的曹尼馬在奔騰。

  抽出繡春刀,借着房屋的掩護,秦浩明敏捷的朝村中摸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